02书屋 > 测字有道全文免费阅读 > 第190章 论那烂陀

第190章 论那烂陀


我又喝了一口水

  望着卡吉娜求知的眼神。

  我提议:“要不我带你去龙鼎石窟去看看吧,那周边有个不错的茶馆。

  环境非常清幽,我经常和朋友去那里喝茶,咱们可以边喝边聊。”

  卡吉娜高兴地快要蹦起来,开心说道:“我也早听舅舅说过,你们龙鼎石窟,也很有名。

  在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是我之前还没去参观过。”

  我听完,莞尔一笑。

  “那还不好办,我曾经受聘参加过龙鼎石窟举行的‘国际佛像展高峰论坛。

  我是他们龙鼎石窟研究院的特邀嘉宾,你什么时候想去参观,到时候我都可以陪你去。”

  我驾车载着卡吉娜来到了石窟周边的“栖隐茶馆”。

  这是洛城餐饮集团老板娘:孙晓兰孙姐投资的系列茶馆之一。

  这个茶馆,就在龙鼎石窟西边古街里面,周边苍松翠柏环绕,环境清雅。

  我平时也喜欢邀请朋友来这里小聚,品茶论道,享受这种难得的宁静。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品茶,谈天论地,也是中国文人活动的一件雅事。

  这次来带着国际友人,也让她们领略下传统中国文化的厚重和友谊。

  我引领卡吉娜走进茶馆,茶馆馆长蔡晓薇女士提前已经在门外迎候了。

  我用中文打了招呼,向她介绍了卡吉。

  卡吉娜也礼貌回礼。

  蔡姐就把我们引领到了我看经常坐的309房间。

  这个房间,视野开阔,推开窗户,就见青山,龙鼎石窟西山,犹如一条蜿蜒盘旋巨龙。

  周边暮夜降临,中式灯笼亮起来了,光影交错之间,仿佛梦回千年前。

  我和卡吉娜坐定,工作人员询问喝什么茶?

  我贴心问询了卡吉娜的口味,向他推荐了“信城红茶”。

  我告诉她:“这个红茶,从种植纬度来讲,比较接近你们印度大吉岭的红茶产区。

  是类似纬度,差不多的产茶带,但是风味却是迥异。

  你可以尝试一下。”

  工作人员根据我们的要求,备好了上好的“信城红茶”。

  待汤色清透红润,我端起茶壶,给卡吉娜斟上一杯。

  卡吉娜微笑端起来茶杯,轻轻啜了一小口。

  表情惊讶地说:“It's  so  delicious!”

  我继续给她普及信城茶文化知识:

  信城地处东经114.06,北纬32.125,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上。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

  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

  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

  信城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

  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名传千古的信城毛尖。

  早在唐代,中国着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淮南茶,光州上”。

  中国宋代诗人苏轼,一生爱茶如命,他更是发出了“淮南茶,信城第一”的感叹。

  在清代,信城毛尖茶已为全国名茶之一。

  信城是名茶的故乡,茶是信城的象征,信城毛尖以优良的品质享誉海内外,屡获国内外殊荣。

  自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信城毛尖殊荣不断:

  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

  1990年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

  1982年、1986年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在全国100多种绿茶中,获国优金奖的唯有西湖龙井和信城毛尖两种。

  自古品质出众的信城毛尖多出产在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的高山峻岭间。

  这样的地方气候昼夜温差大,茶叶生长期长,有机物质含量丰富,造就了品质优异的茶叶。

  “云雾高山出好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后来人们在信城毛尖种植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改良制作工艺,发明了“信城红茶”。”

  卡吉娜一边品茶,一边听我分享悠久的茶文化,禁不住赞叹中国的文化丰厚!

  她邀请我,接着给她分享,刚才我没有讲完的,玄奘大师那烂陀寺的经历。

  我听完以后,给她添上一杯茶,继续跟她娓娓道来:

  “玄奘法师到达你们那里时候,那烂陀寺是当时全世界佛教的最高学府。

  那烂陀寺的住持叫戒贤,此时的戒贤已经一百多岁了,他早已经不收徒了。

  当戒贤法师得知玄奘法师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时候。

  他破例收了玄奘为学生,并且为他传授《瑜伽师地论》。

  玄奘法师用了十年时间把佛教最高论藏经典融会贯通,并且圆满毕业。

  在那烂陀寺有一万余名僧众,只有十个人可以骑着白象自由出入,其中就玄奘法师。

  印度的戒日王听说从大唐来的玄奘法师佛法非常厉害,就为玄奘法师举办了一场无遮大会。

  无遮大会就是把全国非常有名的高僧还有知识分子集中到一起来进行辩法。

  当时辩法的一共有三千余人,主辩就是玄奘法师。

  经过十八天的辩经,玄奘法师征服了所有的人,你们印度人把玄奘法师尊称为解脱天、大乘天,也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玄奘法师学成之后,周游印度列国,但是他不忘使命,最终他带着657部佛经回到了长安城。

  在长安城的弘福寺译经,他一共译了48部佛经1335卷。

  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圆寂于玉华宫,灵骨最初安葬于白鹿原上。

  唐高宗李治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上,每每望向东边的白鹿原,他都不能自已,潸然泪下。

  让他想起了和玄奘法师在一起的往事。

  武则天看到他老公如此的伤心,就把玄奘法师的灵骨迁葬于少陵塬畔,并且修建了一座护国兴教寺……

  卡吉娜听到这里,说道:“我想起来了,我舅舅曾经讲过这段历史。

  他还跟我讲过,我们国家发掘那烂陀寺遗址,还是受到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启发。”

  我说:“没错,这背后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811/111109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