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测字有道最新更新 > 第202章 难舍难分

第202章 难舍难分


拉哈尔教授

  对我所说的故事

  表现出来了极大的兴趣。

  我就故作神秘地给他讲述了起来:

  说起来茅台酒的酿造历史,那可是流传久远了。

  “茅台酒,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盛于当代”

  生活中,在中国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国酒茅台,玉液之冠"。

  对于中国人来说,“茅台”酒不仅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酒中极品,也是体现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参照物。

  茅台酒是中国几千年酒文化的优秀代表。

  贵州茅台酒原产于中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

  它与苏格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国酒。

  说到茅台,历史上还有一则关于它的小故事。

  《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

  中国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

  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

  武帝饮而“甘美之”,并将其列为宫廷御酒。

  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几千年过去了,当年的枸酱酒从果汁酒逐渐发展到发酵酒。

  然后演变为蒸馏酒,摇身一变成为当今举世闻名的国酒茅台。

  茅台酒具有口感优雅、酱香突出、醇香细腻、调和丰富、好喝不上头、回味悠长等特点。

  就算酒杯空了,其酒香依然会长时间地留在空气中,令人有种特别舒适的感觉。

  茅台酒内不添加任何香料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因它拥有上述优点,所以茅台被称为“国酒”,是中国传统白酒业的-座标杆。

  在所有酒类当中,茅台出口的时间最早、出口的地区最多。

  为国家创造的外汇收益最多,是中国白酒的代表作与佼佼者。

  在中国,茅台不仅是种酒那么简单,  而是种文化现象。

  其实,世界上每一种美酒的背后,  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

  对茅台酒的品味过程,其实也是对神秘中华文化的一次追根溯源。

  早在清代,茅台就有了“盐登赤虺河,酒冠黔人国”的美誉。

  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代表中国参展而受冷遇。

  期间中国代表佯装失手将酒掉在地上摔碎,瞬间酒香四溢,在场人士无不动容。

  茅台于是一举跻身“世界三大名酒”之列,这就是“怒掷酒瓶震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故事。

  1935年3月,中央工农红军长征期间进入仁怀地区,于茅台镇成功地渡过赤水河。

  这也是“四渡赤水”当中的第三次。

  在茅台镇期间,红军将士们曾经用茅台酒疗伤养病,迅速恢复了士气,重新走上革命战争第一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茅台成为中国的标志性礼品之一。

  见证了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等社会生活中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它作为宴客之宝,在各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启了历史性的访华之旅。

  尼克松与毛主席、周总理的会见,成为中美两国关系的里程碑。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的晚宴上,周总理特地安排了一种珍贵的酒,那就是贮存30多年的茅台。

  当晚,宴会的氛围格外激昂。

  茅台被端上桌,酒香弥漫在整个厅堂,令在场的美国客人感到匪夷所思。

  他们惊叹不已,连连称赞着这些酒的香醇。

  在品酒之后,尼克松突然向周总理开玩笑道:

  “我听说您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喝多了茅台酒,想要点燃一根烟,可是在火柴摩擦时自己却先爆炸了!”

  听到这个,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笑声,连周总理也跟着开怀大笑。

  这时,周总理示意手下找来一根火柴,点燃之后,走到酒杯旁,轻轻伸入茅台之中。

  随着火柴的接触,酒杯内瞬间升起了一条淡蓝色的火焰。

  周总理眼睛盯着火焰,接着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那可不是个笑话。

  你看,茅台确实可以点燃。”

  尼克松目不转睛地看着燃烧的茅台酒,心生敬畏之情。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场面后来却成为尼克松撒谎的材料?

  尼克松在回国后,拿出他从中国带回来的茅台,在白宫炫耀给他的助手和朋友们看。

  不幸的是,当他倒酒的时候,不小心洒出了一些酒。

  尼克松并未在意,继续展示中国茅台的奇妙之处。

  然而,当他试图点燃酒杯里的茅台时,闪电般的火光瞬间将酒杯的茅台点燃,火焰迅速蔓延至桌布和整个桌子。

  情急之下,尼克松的身边的保安人员立即赶来,使用了多个灭火器才最终将火灾扑灭。

  这一幕令人咋舌,也成为让尼克松感到尴尬的笑谈。

  其实,不单单是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也对茅台酒钟爱有加。

  1992年,叶利钦正式担任俄罗斯总统。

  作为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首位领导人,叶利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时俄罗斯经济处于衰退状态,面对西方的制裁和压力,叶利钦急需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

  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利钦决定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中国当时正处于与西方关系紧张的阶段,双方的共同利益使他们成为了天然的合作伙伴。

  叶利钦的第一次访华,成为了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茅台酒的陪伴下,叶利钦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密的交流。

  茅台酒的香气,不仅让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也带来了一份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叶利钦也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有了一场私人对话。

  在克林顿的领导下,美国一直试图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俄罗斯顺从于西方的利益。

  然而,在茅台酒的作用下,叶利钦与克林顿建立了真正的友谊。

  茅台酒成为了叶利钦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友谊的见证者。

  茅台酒的香醇口感和悠久历史,让叶利钦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他对茅台酒的钟爱,也代表了他对中俄友谊的真诚。

  茅台酒的故事,不仅是中俄友谊的见证,也是中俄关系发展的象征。

  茅台酒成为了两国人民心中的琼浆玉液,通过共同品尝茅台酒,中俄两国的友谊与合作日益深化。

  如今,茅台酒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

  茅台酒的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品味其中的醇香和情感。

  中俄友谊将继续在茅台酒的陪伴下不断开花结果。茅台酒见证了中俄友谊的深厚,也将成为中俄人民心中永久的符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茅台酒的魅力将永远在中俄两国之间流传。

  至于中国传奇将领:许世友将军,也特别爱喝茅台酒。

  在中国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

  他出身少林寺,后来一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并且嗜酒如命,最爱喝茅台。

  但是他以前经常以喝酒多少论英雄,还逼着别人喝酒。

  所以很多将领就跑到周总理哪里告状。

  后来周总理就把许世友邀请进北京,和许世友两人喝了一次酒。

  酒桌上周总理不动声色,喝了几瓶茅台,面不改色。

  许世友彻底被喝服气了,周总理又教育他“每个人酒量有大小,不能因为人家不能喝酒就发脾气。”

  从此以后,许将军在酒桌上,才收敛很多。

  他去世以后,墓碑前面,很多过去部下,人民给他送去祭奠的茅台酒。

  拉哈尔教授听完,深深点头。

  他命仆人取来年份茅台,举起来酒瓶,给我个卡吉娜都倒上。

  “钱先生,谢谢你分享的精彩酒文化的故事,我又一次加深了印象。

  来,让我们一起举杯,为我们跨国的文化友谊干杯!”

  我也举起来酒杯,和拉哈尔教授碰杯。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酒逢知己千杯少’”。

  让我们一起举杯,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一醉方休!

  晚宴上,欢声笑语不停,拉哈尔不出意外地喝得非常尽兴。

  卡吉娜呢?

  也被热情氛围感染了。

  最后深情地依偎在我的怀里,还说了让我脸红耳热的情话……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812/111109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