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测字有道最新更新 > 第42章 序论青城

第42章 序论青城


我和三舅一边品茶

  一边欣赏着山顶美丽风光。

  这饮茶之处,祥云翻滚,宛若惊龙,山峦叠嶂,树木丛生,茂林修竹,百鸟齐鸣,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在眼前,古筝悠扬,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品茶论道,洗涤心灵,开悟智慧,好不快活!

  云通师叔不愧为当年三舅他们那一波道长中的翘楚。

  他论道机锋又鞭辟入里,让人听了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我们一边继续喝茶,一边云通师叔接着论道:

  接上段,说到第五读书,则古人云: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古人把读书看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许多人一生都以读书为乐事。

  古时侯读"四书”,“五经”,读《道德经》,《南华经》,读《法华经》,《金刚经》,皆是读书。到了今天,读近现代名着,也是读书。

  青年时读科学,可以为将来打好基础;中年时读儒家,领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老年时读道家,希望延年益寿;晚年时读佛,现世的繁华已无意义,明确灵魂去往何方。

  于自己,于他人,于社会,“读经都是件有意义的事。

  接下来,就论到了所谓“六名.”

  姓名是生命的代号,隐含着许多信息密码。中国自古就有“不怕生错儿,就怕起错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名”的说法。

  好名字,对一个人的婚姻、事业、健康有促进作用,起名不当则会对个人的命运起阻碍作用。

  别看名字只是简单的两三个字,其中的学问却很大。

  好名字要与生辰八字中的阴阳五行相协调,这样可以弥补八字的先天不足,生财旺运。起名字不应该与生肖相冲。

  说完名字,咱们再说说:“七相”

  人的骨骼定一生之荣枯,气色看行年之运势。体态丰满、红光满面、目光炯炯、吐词清晰、声如洪钟,此为易得人缘的好相;

  印堂发黑、两目无神、语无伦次、东倒西歪、尖嘴猴腮,此为讨人嫌的霉相。

  相学博大精深,包括面相、手相、身相、动相、心相、衣相等。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有什么样的面相、手相。

  提高修养、调整心态、升华思想,都能改变一个人的相貌。

  作风正派,是君子相;嘴歪眼斜之相必然心术不正;断掌之人,头脑简单;指缝空隙大,是散财之兆。

  察言观色,可识人相背后的人心。伪君子、真小人最怕相面高手。人的伪装能力再强,也躲不过相术的科学判断。

  说完面相,我们再论所谓“八敬神。”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透露出古人对于天、地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后来各种宗教的发展中,又产生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神。我们所说的“敬神”是强调人要对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

  一旦失去了这种敬畏,我们就会在茫茫人世间不知所为,无所依归。

  说完敬神,我们再论下“九交贵人”。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人际交往的层次,直接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素质高低。

  有道德,有知识,有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者、贵人也、勤交;酒内朋友、狐朋狗友者、少交;为非作歹者,不交。

  现实生活中,不是很多人都可以交到自己的“贵人”,这是为什么呢?“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交贵人是要看缘分的。

  人与人之间,由于各自命局不同,会有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存在。认清谁是自己的贵人,当然是更为重要的事。

  说完贵人,咱们再谈一下第十“养生”。

  健康是生命之本,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身心健康是影响个人能力的前提,只有思维平衡、头脑冷静,才能产生正确的计划与行为。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步,养生即是修身的基础,身心健康才有快乐和福分。

  按传统的五行命理,"五脏"心肝脾胃肾,对应着“五行”金木水火土,每个器官的好坏,病理根源是五行生克的结果。

  熟知个人命理,就能做好器官的护理。如金命之人应该做好肺总保健,缺木之人要注意肝脏的调养等。

  从风水时令的角度出发,个人应按照自然和五行的规律活动,这样才能保持健康。

  向东,你看过《黄帝内经》没有?

  见师叔问我,我抬头说道:“略有粗读,不求甚解,还请师叔见教!”

  师叔说:“《黄帝内经》它可是咱们中国中医文化的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在这部经典中,有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适寒温,无暴欲,无厚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句古语深刻地总结了健康生活的要诀,其意义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尤显珍贵。

  云通师叔一通精辟论述,让我连连点头称赞。

  再加上仙境瑶台,佳茗闻香,不觉之间,已经坠入空灵虚无之心境。

  少时,有道人过来轻声通知,宴品齐备,邀请远道嘉宾入席。

  云通师叔轻松站起,抬起左手示意:

  “师兄,向东,你们这次远道而来,时间仓促,我这边也没有珍馐海味,今天就请大家品尝青城山珍吧。”

  三舅颔首:“师弟近期云游布道传法,辛苦非常,我等还有讨扰,还望海涵。”

  师兄言重了,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再说你我也分别多年,我也早期待与师兄冲锋。

  遥想当年,你我正值少年,犹记得师兄经常关怀下弟,循循善诱,无私奉献。

  至今回忆,仍让人记忆犹新”

  三舅拱手行礼,谦言说:“那都是贤弟你种有慧根,触类旁通,又勤奋好学,聪明礼让,得师傅和众道同门的一致认可。”

  师叔和三舅彼此拉着手,相互寒暄叙旧,追忆一起学道时光,感叹世间机遇巧合,事事变迁。

  我也起身整理了下衣襟,随着三舅,在道童的指引下,迈步向宴会厅走去……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812/111111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