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测字有道免费 > 第189章 造访天竺

第189章 造访天竺


电话是印度的朋友:

  卡吉娜打来的。

  因为几年前,我经过周蓉推荐,应敦煌石窟研究院邀请,参加“传统佛道儒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交流会”。

  作为与会嘉宾的联络处负责人,我接触了很多,喜欢敦煌文化和佛道学文化的各国学者嘉宾。

  因为当时,主办方的意思,是想邀请一些熟悉多语言的传统文化学者,向外宾推介传统中国佛道教文化。

  周蓉了解我对这些都有深入研究,还发表过一些专业论文,重要我通晓英语,法语,俄语和印地语。

  所以当时就跟组委会推荐了我。

  因为在研讨会举行期间,我深度参与了接待,讲解,探讨,服务。

  中间还应各国专家邀请,最后进行了专场学术总结发言。

  引起了现场专家学者的好评,获得了良好社会影响。

  在这次研讨会上,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后面大家也有一些后续深入合作。

  卡吉娜就是其中优秀的一位。

  卡吉娜出身在印度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对佛教文化研究颇有兴趣。

  他也跟随亲戚,经常去寺庙礼佛,接受文化熏陶。

  据说,卡吉娜的舅舅,还参与了印度着名佛教文化遗址:“那烂陀寺”的发掘。

  卡吉娜敦煌之行后的一年,她再次到访中国,她还给我提前发了信息。

  她提出,想重走玄奘之路,看看沿途这些国家发展的现状。

  也想看看古代玄奘大师西行求法,那种路途的艰辛,是怎么样的精神动力,支撑他走完漫漫征途。

  我告诉卡吉娜:“寻找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得先寻找他的根在哪里。”

  卡吉娜点头表示认可。

  卡吉娜蹬着大眼睛,求知若渴第问我:“那向东,你可以给我讲述下玄奘大师更多的故事吗?

  因为我从国外资料了解的角度,可能和你在中国了解角度不同。”

  “当然可以!My  pleasure!”

  我望着卡吉娜求知的眼神,给她详细讲解了玄奘大师的一些故事:

  “玄奘大师的老家,其实就是古代的河南洛阳偃师县缑氏镇。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隋朝仁寿二年(602年)玄奘大师生于偃师县南缑氏镇东北陈河村。

  这个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玄奘的父亲陈惠一生好佛,二哥陈素被父亲送洛阳净土寺当和尚。

  天性聪颖的陈祎,自幼接触佛典,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一岁那年,玄奘随史到净土寺当和尚,取名玄奘。

  他不满足于在洛阳学到的佛学知识,遂到长安遍访名师,执经问难,锐意钻研经典。

  他博览众书,发觉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奥秘。

  唐贞观三年(629年),二十七岁的玄奘,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途。

  从此五年间,玄奘全面理解了佛教之渊源。

  在此期间,他怀念自己的祖国,于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带着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启程,于贞观十九年返回故土。

  自此,开始在弘福寺整理、翻译带回的经典。

  唐太宗专门召见了玄奘,表彰了他不辞劳苦西行取经的业绩。

  还为他在长安建了大慈恩寺,成为玄奘译经和着述的经院。

  九年中译经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基斯但及中亚的重要文献,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在讲经、译经、传播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

  卡吉娜听得入迷,我顿了顿,喝了一口水,继续跟她讲道: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玄奘法师从小礼佛,颇有慧根!

  但是他修行非常认真,也喜欢刨根问底。

  玄奘法师修行中发现,佛教经典中有很多的错误,他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寻取真经。

  他就向唐太宗李世民申请出国,一直都没有批准。

  为什么李世民不批准玄奘法师去印度求取真经呢?

  我们要知道和尚在那个时候中国,可是一个国家的人才,不会轻易让人才出国的。

  唐朝的皇家寺庙里面,只有五个和尚的名额,和尚是有特殊才能的。

  有一种叫做音巧明,也叫音明或者声明,就是学语言,外语。

  唐朝的和尚至少要会三种外语,像什么印度语、吐火罗语、巴罗语。

  还有工巧明,就是工艺、算法、历法、建筑方面的知识。

  当时的和尚中,除了很多数学家、历法家,还有建筑大师,西安的大雁塔就是玄奘法师主持设计并修建的。

  还有医方明,医方明就是要会看病,而且要看很多疑难杂症。

  佛教里面有一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叫做针拨白内障。

  还有因明,因明就是哲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内明,就是佛教方面的知识。

  唐太宗不批准,玄奘法师就偷渡出境。

  他从长安一路向西,在大唐的国土内一路都有贵人相助。

  到了瓜州之后,也就是大唐王朝最西的边境城市,被瓜州的州县抓住了。

  他要把玄奘法师送回长安,最终他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感动了,并护送玄奘法师出了瓜州城。

  过了瓜州之后会有八百里的漫漫黄沙,在这漫漫黄沙之中,可以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草木。

  玄奘法师走到一百里地的时候,他的水囊打翻在地,也就意味着后面的七百里地他将没有水源。

  当时玄奘法师想回到瓜州补给水源,再继续前进。

  而就在此时,他想起了他的誓言,宁可西行而死,不可东归一步。

  就这样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玄奘法师走了五天四夜,人困马乏,玄奘法师晕倒在沙漠之中。

  隐约中他看到了一片泉水,起来之后竟然发现一片绿洲,这个绿洲就是野马泉。

  他补给了水源之后,继续西行。

  到了高昌国,也就是现在的吐鲁番一带。高昌国的国王叫做鞠文泰。

  麴文泰看到玄奘法师之后,非常钦佩他,就和玄奘法师结拜为金兰,并让玄奘法师留下来做自己国家的国师。

  但是玄奘法师一心向西,一心向印度求取真经,他拒绝了鞠文泰。

  鞠文泰就把玄奘法师给关了起来,玄奘以绝食向鞠文泰表示自己的决心。

  最终麴文泰也被玄奘法师所打动,并且给玄奘法师派了人护送。

  还给玄奘法师要经过的沿线国家的国王都写了一封信,让他们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弟弟。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通关文牒。

  御弟哥哥的名字也就是来源于此。

  从高昌国去往印度的路上,又经历了一段大雪山。

  当时一行三十多人,有的人被冻死,有的人被大雪压死,还有的人掉入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经历了种种灾难之后,玄奘法师来到印度的那烂陀寺……

  我讲到这里,卡吉娜迫不及待想知道后面的故事……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830/111109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