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之建国后我是大资本家完整版 > 第22章 人情冷暖

第22章 人情冷暖


李子航听着易中海的话心里冷哼着。

  李子航:“一大爷,您这话说的是没错,我家是过得好一些,但那些是我爷爷奶奶的钱。我总不能跟我爷爷说,我问他要钱给你们拍照洗照片吧!”

  “再说要是三五千,我还能用我的零花钱打发一下。可这是二十多万。都能买几十斤猪肉了。您觉得我掏的出来嘛我。”

  然后又对着三大妈说:“三大妈,我听说三大爷教书一个月就三十多万。您说要是让您掏出二十多万做好事,您愿意吗?”

  三大爷憋的脸红,支支吾吾没话说。

  旁边的刘铁牛,傻柱还有几家人跟着说就是。

  一大爷在旁听着讽刺的话也没再道德绑架。随后说了句:“都别在这瞎起哄。愿意拍的就拿钱。不愿意拍的就回家。”

  不过相对于照相馆,李子航只收了个本钱。那也便宜不少。院子里的住户都愿意拍。不过大多数一家人就只拍了个全家福。也没在那想着占便宜多拍几张了。

  这其中最不高兴的就属贾家和三大爷一家,原本能免费拍几张照片,搞得现在要掏钱。二张底片加洗照片,贾家更是不情不愿的掏出1万8给李子航。

  再忙活一个多钟头后,才把所有照片拍完。

  李子航:“各位叔叔伯伯,这照片我洗好了后给大家伙送过来。但照片有点多,可能要多等几天。”

  院子里的住户经过了刚才那回事,也没有那么开心了。都应付一下,就各回各家了。

  有良知的还对着李子航说声谢谢。像易中海那样的仗着自己年纪大,还对着李子航说:“大家都是一个大院子里的住户,你家又这么富裕,以后要多帮帮大伙。要发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

  李子航听到那话,心里直无语。随口应了句:“那一大爷,银行这么有钱,要不您也让银行领导也发扬一下这种精神。给困难的群众发点钱。”

  易中海听完,摆着个脸对着李子航说:“小少爷!我看你是被老爷子宠的一点家教都没有了。对着长辈就这么说话的。”

  这边刘铁牛才想上前跟易中海理论。就让外出回来的老爷子拉住了。

  老爷子怒气的说:“易中海,我怎么教孙子还轮得到你来说。你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别以为当个一大爷,就可以对着我家指手画脚。我家墙上挂的功勋牌,随便一块也不是你能比的。以后对着我孙子说话注意点。别给我摆谱!”

  说完又扭头看着还没走的住户,说了句白眼狼。

  “孙子,还不回家,在这等什么呢!”

  老爷子说完就扭头走了。李子航也跟着自己爷爷屁股后面回家了。

  院子里没走的住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说话。

  易中海铁青着脸说了句:“都不回家在这等什么呢。”说完背着手走了。其他人也鸟兽四散。

  其实院子里的住户,十家有九家都受过老爷子的恩惠,再加上老爷子的年纪,身份地位。不管骂谁他们只有低头认错的份。

  贾家客厅里,贾张氏骂骂咧咧的在那对着贾东旭和秦淮茹抱怨着:“都怪院子里的那些落魄户,都是一群穷酸样。害的咱家掏钱。”

  秦淮茹:“妈,您喝口水。就算咱掏钱,咱家不也赚了嘛!这照相馆拍两张照片,可得要4万块呢。这里外里咱家可省了二万二。这省的钱都快买3斤猪肉了。”

  另一边三大爷家也在那抱怨着院子里的住户。

  易中海家,一大妈看着坐在中堂生闷气的一大爷,在那安慰着他。

  回到家的李子航被老爷子叫到书房,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开始给他上课。

  “孙子,今天这件事,你有什么感悟。”

  李子航:“爷爷其实这一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我知道易中海喜欢摆架子,拿捏人。但我没想到他这么不要脸。”

  老爷子,看着孙子的样子,面无表情的说“还有呢?”

  李子航:“贾家,三大爷一家,和易中海的反应我心里是有些底的。可我没想到院子里受过,我们家恩惠的几户人家,今天居然不帮着我说话,还在那跟着起哄。”

  “至于帮着我说话的几家,我心里也有数。但是另外几家我确实没想到。平常他们有困难时,我们家可没少帮忙。”

  老爷子:“想不到没关系,以后这种事还会经常发生。孙子你通过今天这件事,我再教你一个道理。”

  “这不管再社会上还是院子里,这人性,它就像一个筛选机器。跟你接触的人再相处中,会被时间和经历过的事,筛选出亲疏远近,善恶美丑。人性也会被发生的一件件事,给暴露出来。一件小事就会让一个人暴露本性,让他们原形毕露。”

  “所以人生的这条路上,我们只会越走越窄,陪在自己身边的人越走越少。那些能交的人我们继续交往下去。而不能深交的人就让他待到一边去。有用了可以给点好处利用一下。”

  “今天那些没帮着你说话反而起哄的。以后也不用再照顾他们了。就当个普通的邻居。见面打个招呼就行了。至于像易中海那种的,给脸不要脸的货。你不用理,有事推到我身上。毕竟你还太小,一些话轮不到你来说。”

  李子航听完老爷子的话也有些感触。这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像这种大杂院,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那是天天都在上演。

  那种豪门大宅里的龌龊事更多,只不过层次不同,上演的戏码也不一样罢了。

  老爷子拿着紫砂壶,坐在摇椅上,品着茶,看着孙子。若有所思的问“孙子!最近瓷器活,学的怎么样了。”

  李子航坐在书房罗汉床上,把玩着一块和田玉籽料手把件。听见老爷子的话回道:“爷爷,你给我的那几本书,我看的也差不多了。再加上咱家的那些瓶瓶罐罐,我都是边看边拿着对照。别的不敢说,但一眼假的货,我还是能看的出。清3代的新老物件,也大差不差的,学个囫囵吞枣。”

  老爷子的听着孙子说的话面带微笑的说:“好孙子。没事咱不着急,慢慢学。有啥不懂的来问我。这玩瓷器,就得先把理论知识学扎实了,然后再上手玩实物。看的多了,接触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把眼力见练出来了”

  “这每个朝代,背景年代,国家当时的国力,不同时期的风格,工艺材料,窑口,审美,器型,还有底款。干什么用的。你只要把这些掌握了,这一些小把戏就骗不到你了。”……


  (https://www.02sw.net/3608_3608957/111111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