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太玄道尊完整版 > 第124章 试论百家,夫子东来

第124章 试论百家,夫子东来


“天道平分昼夜,人则焚膏继晷以襄事矣。炎黄以来,先是使用天火,后便燃材取火,自周以降,渐渐开始了使用牲油、菜油点火,豪富权贵之家使用蜡膏。你这电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算是最顶级的夜明珠我也曾见过,绝不是这般模样,或许真的只能以神力来解释了。”

  吕不韦感慨得很。

  当今天下,吕不韦已经说的上是最有见识的那批人了,本身便是杂家掌门,还曾经行商天下。就算是他这种顶尖的见识,竟然都完全辨认不出,眼前之灯光,究竟是如何之原理。

  嬴政也再一次感到麻木。

  或许是王陈带给秦国的新气象越来越多,如今哪怕王陈说自己是神仙转世他们也会相信几分。

  王陈没有向他们解释电灯的原理,因为没有必要,其实告诉他们电灯使用的是神力,更好接受一些。

  “大哥,相国大人,这个电灯以后会推向全国的,如今我们还是商量正事吧。”

  王陈阻止了两人继续发呆。

  “对,还是大王安排的事情更要紧。”

  吕不韦也回过神来,作为百官之首的职业素养很快就展露无遗。

  一行人来到造纸术的生产基地,王陈让相里刑一一演示全部工艺流程,吕不韦也会时不时就成本和效率问题发问,嬴政和王陈就走在后面。

  “二公子,哦,不,应该称你长安君,还没习惯改口。”吕不韦道歉。

  “无妨,相国有话不妨直说。”王陈摆摆手。

  “长安君,大公子,我的意见是找一处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是大湖,或者是河流,快速建立一个造纸坊。”吕不韦踱步几下,便快速说道。

  “可以就建立在渭河或者泾河旁边,便于控制。”王陈点头认可,嬴政纯粹就是跟着来学习的,对于这种事情不方便发表不成熟的意见。

  “那就渭水,出了咸阳就是。造纸坊建成之后,其他的墨坊,笔坊、以及印刷场地,都要相应的建立起来,为了确保造纸术短时间内不会泄露出去,这些作坊必须分开来,造纸坊秘密等级最高,可以挑选死刑犯以及斩监决的犯人,去从事劳作。明确赏罚制度,告知不可偷跑。只要不偷跑,满一年者都可以减刑。只要妄图偷跑,抓住就死立执。而墨坊、笔坊,则可以设在城内,或者附近城市。”吕不韦快速头脑风暴,能臣风范扑面而来。

  “这样还不保险,这种靠技术领先的事情,保守秘密才是第一生命线。因此,我建议,在造纸坊的四周都要有军营驻扎,日夜都要有军队巡逻。明哨要有,暗哨更是要比明哨还多。这样才能确保秦国能多一点时间向六国输出自己的内容。”王陈也提出自己的想法。

  “动用军队?会不会太浪费了。”嬴政不太理解,在他心中,国之大事,在祭在戎。军队是国家最后的保障,一旦动用就是最后的手段了。

  “大公子有所不知,除了明面上的战争和权术外,在黑暗中还有更险恶的隐蔽战线。而我们如今要做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商事活动,更是一种阳谋,对于那些国家而言,无异于一场更加恐怖的战争,所以,不管是谁都要全力以赴,我们作为攻击方,当然也要动用一切来确保胜利的天平更快的倒向我们秦国。”吕不韦随时都在为嬴政授课。

  “那是不是还可以动用罗网?”嬴政建议。

  “孺子可教也。”吕不韦点点头。

  “如今的罗网鱼龙混杂,此刻本就是刀口舔血,只要筹码足够,很容易就会背叛。我建议罗网不必参与到保卫工作,可以让他们带着任务渗透到六国去。罗网这些人神通广大,而且执行力极强,不如派他们将印刷好的书籍,带到关东六国各个城池之中,确保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知道秦国的文化和制度。”王陈补充。

  “可以。”

  “我也觉得好。”

  ……

  时光匆匆,庄襄王三年已经走过小半。

  李青衣主事的大型水利,已经初见脉络,除了极少部分比较难得地方还没有开通外,整个关中平原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工地。关中百姓也听说是长安君、天策公子在为他们解决作物灌溉的千年难题,纷纷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官民一家,只是苦了从太原郡迁徙过来的豪门大族了。是的,此时太原地区,已经彻底被秦国消化,成为秦国的第五个郡。

  至于由相里刑主事的造纸坊,已经彻底成为整个天下最耀眼和神秘的地方。天下有学之士,第一次看到《三字经》《百家姓》《说文解字》《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天策论法》《天策论商》《天策论儒》《天策论墨》《天策论史》《天策论逻辑》《周易参同契》《秦律疏义》《师说》《劝学》之时,尤其是全部署名作者是天策公子时,内心是何等的懵逼。

  哪怕是秦国本地人,也对自家这位妖孽的长安君,深感震撼。这是何等的才华,这是何等的疯狂,才能作出这些文章。

  他不累吗?

  其实,王陈不累,真的不累,他只是嘴干。

  累的是惊鲵、姬绯焱、姬如月。

  这几个月,王陈彻底把她们三个干废了,别误解,就是把她们三彻底累瘫了。

  而能支撑她们这么疯狂的,除了王陈的无耻忽悠和武力压制外,就是她们三个发誓要把王陈掏空。

  王陈被掏空了,不是身体,而是他脑海中的所有金系武学。

  好在,笔墨纸砚出现的及时,不然,这三个少女恐怕手真的废了。

  其中,《天策论法》除了重申法家一贯的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外,王陈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的主张,明确提出法律只是国民行为的底线,而道德才是国民行为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出,选贤任能,除了遵纪守法外,更要看道德水平。并且,王陈还在后面附上了商鞅的《商君书》,李悝《法经》等。

  《天策论儒》,王陈明确支持了荀子的性恶论,支持“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重新论证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大道,呼吁不要空谈,而应该身体力行,以身入局。当然,这只是后世心学的简要介绍,如果全部写出来,就是鸿篇巨着了,没必要这么做。但哪怕只是开个头,提个醒,也是一个全新的框架,远在齐国的小圣贤庄,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之产生振动,其中,尤以荀夫子为最。

  荀子本来就对如今的儒家不太满意,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变儒家的风向,他甚至为此针锋相对的跟孟子对着干,如今看到更加彻底的儒学框架,他当即不再犹豫,带着自己的几个弟子,收拾收拾行礼,开始直奔咸阳。这些弟子中,就有那几个传奇的人物,这些人物后面再说。

  其他的诸如《天策论商》《天策论墨》《天策论史》《天策论逻辑》是王陈自己结合后世所学,规划了自己对未来商务管理、科学研究、以史鉴今、逻辑演绎等方面的蓝图。其实暗中的意思,就是告诉各方这是以后秦国在商、墨、史、名家等各派的要实施的政策,各家如果觉得合适,就可以提前过来投奔了,我们这里的前景是远大和明确的,我们这里有真实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后续培养方案。只要你真的有本事,我秦国就能给你合适的平台的去尽情施展。

  这无疑触及到了诸子百家的内心和灵魂,因为,秦国只要真的按照王陈写的这样做,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国度,也不可能有别的国家可以战胜。

  很多百家之人,心中都就此埋下了一颗种子,就等着某些事情去推动。

  目前,秦国还在大量向外输出王陈写下的这些着作,这段时间,秦国和王陈成了最大的赢家。

  至于那些《道德经》《山海经》《周易》《论语》《诗经》《墨子》《庄周》《吕氏春秋》等百家经典,王陈已经和秦王、吕不韦等人商量好了,为了避免六国之人分散注意力,就暂时不印刷推广了。待到天下一统之后,再来做这些事。


  (https://www.02sw.net/3620_3620502/111110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