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穿越了,开局两亩田一条狗免费阅读小说 > 第9章 小钻蜂巡山 贫瘠土地

第9章 小钻蜂巡山 贫瘠土地


四哥,心情不错嘛”,杜辰宇笑着说道。

  “那当然,老师当官,学生受益,有句话叫鸡犬升天”。胡老四边说边理了理打满补丁小麻褂,把小辫放在前面来。

  “来,少爷,我背你,准备出发走啦。”随即蹲下。

  “终于可以出门啦,哈哈,在屋里都快憋死了,四哥快走”,杜辰宇开心的说道,飞速爬到胡老四背上,搂着他起身就跑了起来。

  父亲整理着小长衫,急忙在后面跟着来了,喊道:“你们慢点,又不是不带你们出门”。

  父亲跟上我们,说道:“虎子,你要收敛一下,别让人看着像怪物”。

  “少爷本来就是怪物,那么小就能说会道,吓死人了”,胡老四接着说道。

  “额,我晓得,我不得随便说话的”。杜辰宇嘟着嘴说道。

  “那我们从河边那几家到开始走走一直到马家梁到赵家湾上去,从银杏树破里往回走,估计也走不完”,父亲安排到。

  沿着水井湾小路一直走大概二十分钟,才走到河边马家湾一带,这个时候大多都在吃早饭,首先看到的是马财主家的瓦房院子,这个房子他认识。

  父亲停下来指着前面几户人家说到:“中间瓦房是马家三兄弟,靠近他们头就是老大马金贵,也就是马财主,上次来他们家,你见过,那头是老二马银贵和老大马铁贵”,挨着这几户草房是,这边是赵瘸子家,马家那边是李仕贵家,她们的娘去世早,屋里有五个弟兄,目前除了老二,其他都还没讨到老婆,日子苦啊,那中环李那个独草屋就是张嫂家,翻过那道梁就是赵家湾”。

  他们接着走,不一会儿就走到赵缺子家门口,三间草屋还比较结实,一子排开,左边门口一个大木桶,用来装水,堂屋门口,一个干廋的老头坐在一条黑色的板凳上,一条破麻布围在腰间,光着脚,黑黝黝小腿和脚背,正在编竹背篼。

  “老赵在家呀,编背篼额”,父亲打招呼问道,并向门口走去。

  “额,是杜秀才啊,这是到哪里去啊,进屋坐会儿”。老赵头放编织背篼,赶忙起身,癫着腿,把身后的这条板凳,顺着放正,让他们坐。

  “你个人在家,吃早饭没了”父亲随后转身坐下,并问道。

  胡老四也把他放下来,把杜辰宇抱在怀里。

  “是啊,狗娃子在马家做活路,他娘在坡里割茅草,给屋顶加一点草料”。老头坐在门口的一个木墩上,说道。

  “今年粮食收完了嘛,收成好不,”?父亲接着问道。

  “哎,不提了,今年雨水多,地里收成还可以,就是马老财又涨地租了,交完地租,留下不到三成左右,明年肯定青黄不接了,农闲时节一天吃一顿就够啦,吃多啦,浪费呀,还早着了,嘿嘿”。老头接干笑着回答。

  “这个是小少爷吧,长的很俊俏啊,你看我这也没啥吃,没啥好玩的给他耍,”站起来搓了搓手,四处看了看说道。

  “小孩子家,不用惯他,在屋里翻精的很(调皮、淘气),所以把他带上,到处走走”,父亲说到。

  “额,虎娃子那天捡了锦鸡毛,我去给小少爷拿去玩,”随后就进屋里去了,一会儿手里拿两根金黄色羽毛,有二十公分长。

  “拿去玩吧”,递给向胡老四怀里的杜辰宇。

  杜辰宇看着很喜欢,就伸手去拿,心想两根羽毛插在帽子上就像美猴王羽翎。

  “你就惯他嘛,你还一点都不客气”,父亲看他一眼,说道。

  “少爷、喜欢就接着玩嘛”,四哥也接口道。

  “小少爷喜欢就好,也不是啥贵重东西”,老赵头坐下,接着编背篼。

  随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家常,赵老头家,这几年还勉强能过日子,他们自己还有一两亩旱地,加之他会编篾,一些木匠活,还有几个女儿家里接济,基本生活还可以过下去,他们也听说了父亲任甲长。

  然后他们就走到下一家李仕贵家,这家只有两间草屋,旁边还有一个人字形小茅草屋,门口板凳都没有,只有几个黑木桩,小院子里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家具,屋里门口一张大床,是四根木头做支架,上面铺稻草,一张竹席子铺上面,

  没有被子,门都竹板编制得那种,院子里一个两个小孩子,大概七、八岁,大冬天光溜溜的,看见他们,小的那个就跑进屋里去了,老大也好奇的看着他们。

  “你是秀才老师,你们找我爹爹嚒,他们干活去了。”那个大一点孩子说道。

  “你是四娃子吧,”父亲问道

  “嗯,我是老四,那是我弟儿”?大一点的说到

  “那你们继续玩”父亲说道。

  然后继续走下一家,路上听父亲说了下李家情况,李家五个孩子,李在田一个带大,老四都十岁了,也不长身高,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姐嫁河对面去了,家里没有一亩地,这一家估计是最困难的了。

  “他们家教如何,我们还是帮帮他吧”,杜辰宇心里有点可怜那几个孩子说。

  “他们外来户,李仕贵他娘是同治年间逃荒上这山里来的,李家收留了他们,李仕贵随李姓,长大娶了姚家哑巴幺女,然后就被分家出来,一直是马家佃户,还比较安分守己”,父亲回答到。

  一路看着才被收割的稻田和玉米地,看着收割的稻草,全是种的高山冷水稻谷,俗称“六百棒”,意思是谷穗很长,很大,有600多颗,但是仅仅不到三分之一颗粒饱满,其余全是空壳,不分苗,没苗也就分两三株苗,株高近一米,栽植密集,没有足够行间距通风,出穗时候风一吹,满田腹倒,导致通风不够,大多数颗粒无法授粉,只能是空壳。玉米地里禾苗枯杆,也是又细又高,老百姓为增加产量,只有密集度,行间距普遍三十公分,与后世玉米行间最低五十公分的要求,差距甚远。

  第七甲还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大多是靠近河边的土地都被耕种,但是水田较少,旱地多。满眼望去杂草丰茂,半坡上各处星星点点分布着茅草屋,大概也有五六户青瓦房,几丝青烟从屋顶飘出,田地里还有几头牛撒欢,几个穿破裤衩小孩在玉米地里寻找甜玉米杆,当做甘蔗啃,看见他们也生份,继续放牛,啃“甘蔗”。

  这样一路聊聊,看看又走了两三户,太阳都到顶了,父亲说:“我们走的也慢,下午这样做,老四你去把几个牌长叫到赵家湾祠堂大院,我们开个小会,商量一下后面的一些事情”。


  (https://www.02sw.net/3621_3621301/111111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