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166章 短篇征文结束,评比开始

第166章 短篇征文结束,评比开始


许参看到钱守仁的来电,心想:“看来,是被我说中了!”

  电话接通,钱守仁开门见山地问道:“许先生,当初你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是指你搞康辉的事情,会无疾而终吗?”

  钱守仁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对方居然还记得。

  那么,也就是说,许参的那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很简单,你知道帝王之术吗!”

  一句话,像是敲在了钱守仁的麻筋儿上。

  钱守仁大概理解了。

  但在钱守仁眼里,许参根本没有见过杨先玉,怎么可能就凭推测就知晓这样的结果。

  在这点上,钱守仁是不相信的。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什么意思?”

  “你和康辉属于不同派系,但在老板眼里,你们的存在,就是用来相互制约的,所以,你们老总是不会允许一方独揽大权的,这也是你当初被空降过来的原因吧!”

  经许参这样说,钱守仁顿感头皮发麻。

  他没有想到许参真的一开始就料到了结局。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分析能力。

  同时,他也对许参掌握的情报叹服,居然连自己空降的事都知道。

  虽然这不是什么秘密,但谁会没事查这些东西呢?

  再看看他对许参的了解,仅限于网上公开的那些信息,其余的一概不知。

  “许先生还真是目光如炬,你看得比我透彻!”

  讲真,这句话是钱守仁发自内心说的。

  许参说:“钱总编,不是我看得清,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我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谢谢了,许先生!”

  “不用那么客气,你我说不定还能一起共事呢!”

  对于许参最后一句话,钱守仁听得莫名其妙。

  虽然觉得许参是在客气,但有了刚刚的事情,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这句话。

  钱守仁在心里嘀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经过这件事情,康辉和钱守仁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两人谁也干不掉谁。

  话虽如此,但换个角度来看,两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搞事了。

  尤其是康辉,虽然被钱守仁摆了一道。

  正是如此,他由之前的偷偷摸摸,变成了明目张胆。

  当然了,并不是说他可以明目张胆地找作者拿回扣,而是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抢人!

  比如,他之前抢人还是有所顾忌的。

  但现在不同了,他再也不用担心钱守仁会打小报告了。

  在这方面,钱守仁就很被动了。

  康辉属于社会派的人,但钱守仁属于学院派的。

  科班出身的人,在这点上还是比较含蓄的。

  干什么事都讲究个你情我愿。

  正因如此,他的手段,比不上康辉的简单粗暴。

  董事长杨先玉虽然知道他们在私底下的小动作,但他并没有制止。

  在他眼里,他是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等他们没得人争了,自然会去外面争!”

  这就是杨先玉的打算。

  其实,在杨先玉的眼里,钱守仁还是太保守了。

  他这样做,有点逼钱守仁下狠心的意思。

  甚至将此归类为狼性文化。

  经历了此事之后,钱守仁越发厌烦现在的工作了。

  康辉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算是与钱守仁和午言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毕竟,他的一个亲信王凯算是被干掉了。

  他把造成这一切的后果,算到了钱守仁和午言的身上。

  现在他通过各种手段到处在查午言的消息。

  “既然得不到,就毁掉!”

  这是康辉的信条。

  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找到午言的相关信息。

  他也知道,之前那个人是假的了。

  康辉和钱守仁在一个公司,低头不见抬头见,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否则,他早就逼钱守仁交人了。

  现在是12月份。

  短篇的征文活动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比拼环节。

  所有作者的作品,都是匿名参赛,最终由观众投票进行作品排名。

  作品正式上线的时候,那些文学爱好者还是很兴奋的。

  “终于来了,我都等了好久了!”

  “听说这次有很多大佬都来了,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上次看完午言老贼的《活着》,我现在还没有缓过来,正好让这次短篇洗涤下心灵!”

  ……

  其实,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文学比拼。

  平台也是五花八门。

  除了官方之外,就属众阅网举办的规模比较大了。

  大家都在第一时间登录到了众阅网的平台。

  一篇篇地看着。

  作家协会的会长安文礼,也在浏览着这些作品。

  “唉,现在的作品质量真是一言难尽啊!”

  安文礼活动了下身体,然后打开一篇名为《一碗阳春面》的文章。

  很朴素的名字。

  原本是发生在日本北海道一家面馆的故事,许参把地点改成了京都。

  故事开场,地点是一家面馆。

  时间是大年夜。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个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

  故事偏叙事风格。

  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很朴素。

  安文礼继续往下读。

  【“欢迎光临!”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啊,……阳春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大年夜来到面馆,结果只点了一碗面。

  老板一眼就看出了这家人生活的窘迫。

  但老板的举动却很暖心。

  【案板上早就准备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面条,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了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

  安文礼看到这样的描写,有些动容。

  朴实无华的文字,描写着简单的镜头,但却给人一种人间温暖的感觉。

  安文礼想到了他小的时候,家里也很穷,但父母却从没有亏待过他们兄弟姐妹。

  他能有现在的成就,都得益于从小的耳濡目染。

  他见过太多的善良,所以内心也是善良的。

  当看到老板的举动,有种看到当年父母的感觉。


  (https://www.02sw.net/3659_3659292/111109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