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男知青,带着系统下乡改造去 > 第179章 境随心变——天大地大,活着最大

第179章 境随心变——天大地大,活着最大


真人更加的生动年轻美丽。

  也许是因为劳作的原因,脸上浮现着疲惫感,一个优雅的美人……

  唉。

  沈建设止不住的惋惜。

  “冯奶奶,你别担心,爷爷已经没事了现在他农场员工宿舍那边休息。

  杨场长说,我们因为昨天的事,受伤了,牛棚这边的环境并不是特别的好。

  不利于我们身体的康复,所以就让我们住到员工宿舍那边去,等身子好了再搬回来。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就先住员工宿舍那,爷爷也让我跟您说,让您别担心他。”

  冯奶奶听了这话,松了一口气,“你爷爷没事就好。

  伤的重不重?我昨天没去牛场,去田地那边采摘瓜果了。

  回来才知道这件事……”

  “伤筋动骨100天,爷爷年纪大了,比不了我们年轻人。

  腿骨折了,打了石膏,医生说好好休息就成。”

  “行……那我就放心了。这位是……”冯奶奶这才注意到,跟着齐鸣回来的,还有另外一位小伙子。

  在这位小伙子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眉眼之间气宇轩昂,一看就是正人君子。

  “冯奶奶,我跟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沈建设沈知青。

  他是……”齐鸣解释了一番,她们就理解了。

  “冯奶奶,我们刚去了后山那边,抓了一些鱼回来。

  宿舍那边没有锅和灶火,就只能拿回来来煮了。

  您也知道我这厨艺实在是不行,平日里都是爷爷做的,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们做顿饭。”

  沈建设站在旁边,跟他们打了招呼,就没出声了。

  “这么多东西,都是你们俩弄回来的?”

  “嗯,在外面没有锅炉,不方便烧热水烫毛,所以我们就只能把皮给剥了,也省得带回来,惹麻烦。

  这两只野鸡野兔,都是建设哥打到的……”

  说话的时候,就走进了旁边的屋子,一个小厨房,二十平方不到。

  有点狭小,沈建设撸起袖子,打算帮忙。

  “小伙子,你看你这架势,平时没少下厨吧。

  下乡这日子,是不是不好过?”冯奶奶也是个热络的人,知道沈建设不是那些人,也跟他说起话。

  “嗯,一开始从城里下来确实是有一些不适应乡下的生活,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觉得现在的日子也挺好的,自己学会了洗衣做饭,能把自己给养活好,也算是一种独立了。

  没下乡的时候,在家里面确实是一个大少爷。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现在自食其力,这种日子也挺不错。”沈建设将鸡和兔切成小块。

  旁边的灶台已经升腾起了火苗,熟练的引火,塞柴。

  “这些肉准备怎么做?”冯奶奶做饭也并不精通,只是会一些家常便饭。

  以往没下放之前,在家里也不怎么动手做饭,都是家里的阿姨做。

  下乡以后,就得慢慢学着做了。

  “齐爷爷腿受伤了,不能重油重盐,医生建议吃一些有营养的汤水炖肉。

  鱼头炖汤,加点野菜,冯奶奶,你们这有米面吗?

  若是没有,我回去取一些。”

  “我们平日里,都是去食堂打的饭菜。一日三餐,食堂都会给我们准备好。

  米面这些,我们都没办法采买,只能跟食堂换一些……

  只剩下一些小米,还是我胃不好,我孙女给我去换的。

  要,我现在就去取?”

  沈建设明白了,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食堂怕是没东西吃了。

  “不要紧,我从家里带了,我让齐鸣去取一趟。”

  像昨天遇到了突发的情况,就不可能回去。

  所以沈建设也学聪明了,就准备了另外一个计划,带了一些吃食过来。

  米面粮油,锅碗瓢盆都准备了,装在一个行军袋里。

  齐鸣回去取了一趟,沈建设打开行军袋,像是变魔术一样,保温桶,米面粮油,都拿了出来。

  “这么一只小包,能塞这么多东西!”三个人都有些吃惊。

  沈建设笑而不语。

  蒸了荞麦白面馒头,发酵过后,上锅蒸,屋内弥漫着麦香。

  一份碳烤鱼,红烧兔肉,黄焖鸡,一盘白面馒头。

  做好以后,沈建设先给在宿舍的人送了过去。

  再折回去牛棚,跟他们一块吃饭。

  热气腾腾,芬香扑鼻的肉香,闻着就让人上头!

  白乎乎圆润的大馒头,带着麦子醇香的味道,口感绵软,一点也不噎,组织细腻柔软,没有加额外的糖,越咀嚼,口中越有麦糖的香甜。

  混合着荞麦粉制作出来的荞麦馒头,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却藏着让人惊艳的口感。

  刚出锅的馒头,弥漫着清甜的麦子香,搭配着碳烤鱼的酱汁或是红烧兔肉,一口下去,都是满足感。

  冯奶奶特别贴心的给他们冲泡了一壶的菊花茶。

  这些菊花,都是在农场的野地里采摘回来的。

  优雅的人,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都不会让自己颓废。

  沈建设喝着菊花茶,能感受到独属于这一群人的信仰和魅力。

  “冯奶奶,你们下来以后,觉得还能适应这边的日子吗?”

  冯雅安看着沈建设,手里端着杯子,闻着菊花的清香,笑道,“  一开始的时候,那肯定是不能适应的。

  从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毕竟差距如此大。

  但随着心境的不同,慢慢也就适应了眼下的生活。

  来到这里,杨厂长也并不会为难我们,看我们年纪大了,也尽量给我们安排把一些轻省的活计。

  跟着农场里面的工人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体验。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冯奶奶冷不丁来了这么一段话。

  起初一听,还真有些懵,随后也反应过来。

  “人活着,就还有希望。眼下,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活着更重要的。”冯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抱怨,表情恬淡平静。

  在当下,他们已经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https://www.02sw.net/3662_3662381/111109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