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男知青,带着系统下乡改造去 > 第137章 招工指标

第137章 招工指标


“托人办事,不一定就能行得通的,有些人收了你的礼,但事没给你办成。

  这回头,东西也都不会再还给你了,里面的水深着呢。

  你们要不着急回去,不要走这种捷径。”赵雅丽提醒了他们一句。

  “雅丽姐,你难道不想要招工名额吗?”

  “想啊,但光靠想有什么用。我什么都没有……”

  “9号桌,你们的菜好了。”

  服务员喊了一声,话题也就随之终结了。

  “老马,你哪来的这么多钱?纳闷了就,前几天,不跟我哭穷么?

  刚才,唰……两张大团结出去。”李国强刚才就想问了。

  但事关面子问题,没当着大家伙的面问出口。

  “话说,小马同志,最近怎么不见那佟雷军来找你了?

  怕不是,忘了你这人了吧。”

  “去去去,啥主意都是你们出的,我可按照你们的方法来做的。

  前几天,佟雷军是来找我过我一趟,给我塞了一把钱,我说我不要,他非得给我。

  说是让我过好一些,他要离开了,出去闯,等有钱了再回来。

  冷不丁送上门的钱,我自己心里面用着也不踏实。

  心慌慌的,万一来路不正,回头我也得蹲局子去。

  握着这些钱,我去公安局,找警察同志做过备案了啊。

  警察局同志了解了情况,说这钱既然是人家给你的,那就收着把钱收着。

  没什么事情……”

  几个人听着这话,看着眼前的马建军就没有说话,第一时间是觉得这马建军真的是走了狗屎。

  遇到佟雷军这么一个傻小子,第二是觉得这马建军真的是不带一点思考的。

  直接把这钱给花了,一点都不想一想,要是出了点啥事,该咋整。

  但佟雷军应该不能坑人,还扬言要回来的人。

  一回到村,就听到了婶子们讨论今年招工的事情。

  “没想到,今年招工的单位居然这么的大方,一次性给了五个指标哈。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咱们村的……咱们村去年才一个名额。

  还是工农兵大学的,要我说,这书读的再多,都没有钱来的重要。

  还不如去单位上班呢,那日子才过的舒服。”

  “桂花婶,银杏婶,你们说啥呢?”

  “沈建设,呦,这是去镇上啦。我们再说今年上头招工的事情呢。

  你们新来的可能不知道,就是……晓得了吧。

  今年安阳钢厂下了五个指标。每个大队都在抢呢。

  不知道咱们大队,有没有这个机会。”

  “管它有没有机会呢?反正啊,这名额也落不到咱们头上。

  名额和机会,都是给那些老知青的,我可瞧不上。

  但凡你要是给新知青,那我没话说。”

  “有啥便宜的,是你要想,这些知青到咱们大队是来插队的,他们的户口那还落在咱们村呢。

  户口不跟着他们的工作单位走,那这样的话,这个……城里面的粮食供应和各种补贴,不也没有吗。

  你是不是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大部分的吃喝,都得靠他们自己呢,一个月赚的都不够自己花的。

  有啥好的,又不是我们自家娃,我们不缺粮食,缺钱花。”

  这种就是‘亦工亦农’,不享有城市户口的福利,也不享有农村户口的福利,一切都得靠自己兜里有没有钱。

  亦工亦农也可以指:“在农闲的时候,工厂开班。

  农民到工厂接受训练,教他们使用机器。

  各厂可以在农民不耕种时,吸收农民,进行生产培训。

  在农业忙的时候,再把他们放回去。”

  〔在人民公社时期,伟大的领袖同志提出了亦工亦农。

  于1958年提议这种用工制度,即从固定工制向合同制改革。是一种新的尝试。

  同时,在这一制度下,获得名额的人员不改变他们的户籍性质及社会福利关系。

  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进厂做工,暂时改变职业身份。

  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工,期满返农。

  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编外合同工制度,合同日期截止,就停止!

  而下乡的知青,就成为了一批吃螃蟹的人。

  进入工厂的期间,如果表现好,受领导的赏识,就可以破格转为正式。

  工随可以将他们的户籍转入城市。

  重新过的城市户口的福利。

  这次安阳钢厂给了指标,让村里人都有一些眼红,钢厂的待遇,是各大厂里最好的。

  一个月正式工人的工资就有三十多,还不算逢年过节,厂里给的补贴。

  羡煞旁人。

  这次安阳钢厂的招收的人员,就要求他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不是文盲。

  初中知青那都够不上。

  必须得是高中毕业的知识男青年,只要男,不要女。

  性别就卡的死死的,主要是钢厂不比寻常的工作,搬卸东西都是正常的。

  女同志力气小,就不可能把东西搬卸下来。

  “这事儿,你们可不能到处嚷嚷,我从娘家听到的小道消息。

  大队长还不知道呢。”

  大家伙儿:……

  人多力量大,这些婶子的传播能力堪比大喇叭。

  效果是杠杠的,不出半会儿不让全村的人知道,都有一些困难。

  在农村,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做到保密的。

  一传十,十传百。

  大队长开完会回来,通知大家伙儿,这次没有工农兵的名额,只有钢厂的招工。

  郑娟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风中凌乱,她都不知道为什么……

  明明,今年应该有的。

  他们放的名额,是交错着的,一年工农兵,一年招工,就是为了保证,各个大队的平衡。

  不至于闹腾起来。

  如今……她的希望磨灭了。

  用心如死灰来形容,半分都不带差劲儿的。

  符合条件的知青不多,就三个男知青。

  但另外一个表现差,直接就被淘汰了。

  大队长和村里干部开会,“这徐春祥给了医院的证明。

  怕是这次招工,体检这块就过不了了。

  现在就只剩下一个谢东升了。你们怎么看?”

  “大队长,这谢东升……”王伟国话说半路,就停了下来。

  “他咋了?有话直接说,别绕圈子。”


  (https://www.02sw.net/3662_3662381/1111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