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最新 > 第55章 李隆基西逃,二凤气炸了

第55章 李隆基西逃,二凤气炸了


蓝星,系统直播间内。

  秦明继续说道:“不料高仙芝率领大军才行至半路时  ,便传来了前线洛阳防守封常清于汜水关战败的消息。”

  “而仅仅过了两日,便又传来了安史叛军已经攻破东都洛阳的噩耗。这下,不等高仙芝大军前去救援洛阳,洛阳便已经陷入敌手。”

  “无奈之下,高仙芝只得率领大军前往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驻守。”

  秦明说话间,天幕上,画面已经转换为安史叛军一路南下,率军猛攻洛阳的场景。

  那场面,怎一个惨字了得。

  驻守洛阳的大唐守军,在安史叛军精锐之师的面前,就好似一头弱小的绵羊,只能够被如狼似虎的叛军无情的碾压。

  洛阳城破后,安禄山紧接着继续派兵继续追击撤退的唐军。

  一路上,叛军所到之处,从陕郡到潼关绵延数百里的路上,随处可见逃散的唐军与丢弃的粮草辎重。

  秦明:“好在高仙芝率军退到潼关后,一直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唐军凭借着潼关天险的优势,一连坚持数月,这才勉强挡住了叛军进攻的攻势。”

  …………

  “呼!”

  看到这里,大唐,李世民提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

  他拍拍胸脯,长出一口气道:“还好还好,虽然撤军损失有点大,但至少大军退到了以天险闻名的潼关以内。凭借着潼关天险的优势,我大唐终于是抵挡住了叛军进攻的步伐。”

  “如此一来,只要当时的皇帝不是太过昏庸,召令天下兵马勤王。只等各地勤王兵马赶到,我大唐便能一鼓作气,出关剿灭叛军,收复东都洛阳。”

  李世民的想法很不错,事实也证明,只要唐军一直坚守,便有击败叛军,反败为胜的可能。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差点把他这位太宗皇帝气得眼珠子都掉出来。

  秦明道:“本来高仙芝率军驻守潼关,凭借地利,便可令叛军前进不得。如此,唐军只需坚守待援,便是最稳妥的办法。”

  “但是,就在此时,玄宗派来的监军太监边令诚的一番骚操作,却害了高仙芝的同时,也间接的害了整个大唐。”

  “边令诚者,唐天宝年间宦官也。曾与高仙芝一起,在安西参与过唐击小勃律之战,是与高仙芝并肩作战过一时的亲密战友。”

  “本来按常理来说,身为同袍的边令诚没理由要害高仙芝。可就在潼关军中,边令诚却突然一改往常,一再向高仙芝索求贿赂。”

  “高仙芝因为为人正直,没钱给他受贿。于是就遭到了边令诚向唐玄宗进献的谗言。”

  “边令诚以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为名,先后赐死封常清、高仙芝二将。”

  “二将既死,玄宗又以哥舒翰代替高仙芝守潼关。此时,因为国舅杨国忠与哥舒翰有隙,于是其便向玄宗进言,要求玄宗命令哥舒翰率军出关,收复陕州洛阳等地。”

  “玄宗最终听从了杨国忠的意见,命令哥舒翰出关与叛军交战。最终,哥舒翰中叛军计谋被俘,二十万唐军全军溃败。玄宗也因此闻寻大惊,仓皇间率领宗室百官,一路逃出长安,向西逃窜。”

  …………

  大唐,贞观三年。

  李世民再也忍不了了。

  看着李隆基听信谗言,一顿瞎几把指挥的操作后。终于,他这个一向以好脾气着称的皇帝再也忍不住爆出一句脏话。

  “艹!”

  “这个唐玄宗,究竟是谁的后代,朕的大唐,何时竟会有如此昏聩无能的皇帝!!!”

  “还有这杨国忠,此人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人,懂个屁就敢向天子谏言出兵,此贼该死!”

  李世民怒不可遏,环顾四周,满腔的怒火竟找不到一处地方发泄。

  在他的下方,群臣见状,一个个的更是被吓得颤抖不止。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世民如此暴怒的模样。

  长孙无忌赶紧道:“陛下息怒,息怒啊,切不可因为后世之事,而气坏了龙体。那就得不偿失了呀。”

  “是啊!陛下你可要息怒啊。”

  “息怒……”群臣跟着纷纷劝谏。

  半晌,李世民才缓过劲来,深吸一口气。

  尽量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后,他抬头再次看向天幕。只见此时的天幕中,正在播放着潼关战败后,玄宗一行人西逃蜀地的画面。

  看着仓皇出逃的皇室众人,李世民再次忍不住痛心道:“耻辱啊,这简直就是耻辱。想朕一世英明,何曾想,我大唐日后,竟然会出现弃国而逃的天子,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李唐皇室吗?”

  李世民捶胸顿足,那叫一个气愤。

  若是可以穿越时空,他恨不得现在就跑到李隆基位面,狠狠的抽死这个不孝子孙。

  丢人,简直太丢他大唐皇帝的脸了。

  …………

  而与此同时的明朝这边。

  朱元璋看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则不由叹息道:“安史之乱,是大唐乃至整个汉人王朝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叛乱。”

  “从此后,大唐王朝国力自此由盛转衰,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唐末五代十国,也终不复盛唐模样。惜哉!”

  朱元璋身边李善长接过话茬道:“上位说得没错。安史之乱固然事大唐由盛转衰,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还不远只如此。”

  “譬如那赵宋一朝。只因有鉴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诸侯将领时常篡位的教训,便一味的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这样做的后果固然使宋朝避免了将领发生叛乱的危险。但是同样的,也造成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朝廷无将可用,靖康之耻的惨烈教训。”

  “是啊。”朱元璋叹道:“靖康之耻后,便是宋高宗赵构建炎南渡,冤杀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向异族金人称臣纳贡。最终南宋沦陷,致使我华夏三百年来,一直饱受着来自异族的屈辱。”

  “一直到朕建立大明之后,我华夏子孙,才终于在朕的带领下,又一次的站了起来。”

  说到这些过往种种,朱元璋也是感慨不已。而越是感慨,他就越发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

  整个大明的国运在他手上。整个汉人的命运,同样也在他朱元璋的手上。

  “我朱元璋向天立誓,终我大明一朝,绝不会再让我汉家子孙,沦落到被异族欺负的地步。”朱元璋暗暗在心中发誓。

  这是他向自己许下的一个承诺  ,不仅他要遵守,后世大明世世代代的皇帝,都要遵守。


  (https://www.02sw.net/3663_3663412/111110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