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免费阅读 > 第72章 刘彻的主张,崇儒废道

第72章 刘彻的主张,崇儒废道


他跟着对群臣道:“仙人说得不错,朕最初出生之时,爵位不过一藩王。是后来父皇废大哥刘荣太子之位,又立母后为皇后,朕才得以正位东宫。”

  秦明:“然而事情的转机很快就出现了。前元三年,景帝刘启先是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刘荣母亲栗姬母以子贵,很快便恃宠而骄,引起景帝的不满。”

  “就在此时,景帝之妹馆陶公主刘嫖,为了能让女儿成为未来的太子妃,便向栗姬表示,愿为其女儿陈氏提亲,不料却遭到栗姬拒绝。刘嫖由此记恨栗姬,一直故意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

  “而另一边,武帝的生母王娡则瞅准这个机会,便趁机向长公主刘嫖表示,只要刘嫖能助其子刘彻当上太子之位。那她则愿与刘嫖结为亲家。于是二人一拍即合,随即很快结为政治上的同盟。”

  “对此,景帝刘启心知肚明,但他却没有戳破,只因他本人也有改立太子的心思。”

  “时间来到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刘启废刘荣为临江王。四月十七日,改立王娡为皇后。二十五日,立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没有一丝阻力。”

  秦明说话间,诸天万界天幕上,开始显现出汉武大帝少年时期的画面。

  出生时红光照室,深受父皇刘启喜爱。三岁时被封为胶东王,七岁时,母亲王娡荣升皇后,他也被父皇改立为皇太子。

  可谓少年得志!

  时间一晃来到景帝后元三年,四十八岁的刘启去世,太子刘彻即位。

  一代雄主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然而,继位初期的刘彻,手中却并无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大权,都掌握在以太皇太后窦氏,和太后王氏所代表的外戚势力手里。

  秦明:“似乎是历代继承皇位的雄主,都要经历的通病,刘彻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即位初期,国家大权一直掌握在以刘彻祖母太皇太后窦氏为首的外戚势力的手里。而少年的刘彻,则更多的像是一个坐在皇位上的提线木偶。”

  秦朝。

  始皇嬴政虽然不喜天幕上上榜的皇帝不是自己。但听着秦明讲述刘彻少年时期的经历。

  不由得还是让他想到了自己。

  始皇叹道:“汉武帝刘彻,和寡人一样,都是少年继位,初期,大权都不由自己做主。”

  “想朕少年时,大权一直掌握在太后和仲父吕不韦的手里。期间还有朕的弟弟成蟜和长信侯和嫪毐发动叛乱。朕也是废了好大的力,才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的。”

  “而今,这个刘彻,和寡人少年时期,同病相怜。在他身上,寡人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事实也如嬴政所说的一样。

  秦明继续道:“在讲述武帝接下来如何夺权亲政之前,我们得先说说,汉朝初年,国家所实行的政治方针。由此,也便于之后大家能够理解武帝时期的主要政治矛盾。”

  “汉朝初年,由于继承的是从战国末年以来,社会动荡的局面。因此,从太祖刘邦立国,一直到景帝时期,政府为了使得社会能够重新恢复稳定,故而一直都崇尚以道家黄老之学治理天下。也由此,诞生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听到文景之治,也不由得面露憧憬道:“文景之治,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盛世。也是朕毕生所追究的最高目标。”

  “三代以下,唯汉之文帝,宣帝,光武,及明帝,可称贤主尔!”

  提起文景之治,纵是强如二凤皇帝,对此都表示称赞不已。

  最强太宗都无比感叹,其他位面的皇帝,自不必说。

  然而,这却并非是秦明所为了称赞文景之治,才这样说。

  他接着道:“诚然,文景之治固然使社会进入了安定的局面。但这对于刚继位的刘彻来说,一味的推崇无为而治,却并非是他所想要看到的局面。”

  “刘彻真正推崇的,是与黄老之学相对立的另一派学说,儒家学说。所谓儒家者,便是讲究纲常伦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一套。”

  “再加上,自汉代以来的儒家学说,学者们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还揉杂了一部分阴阳家天人感应的理论进去。主张君权神授,皇帝,是天下至高无上的主宰。”

  “这一主张,恰恰与年轻气盛,渴望独掌大权的刘彻,有着不谋而合的想法。因此,从刘彻继位时开始,这位年轻的帝王,就一直在谋求着以儒家学说取代道家黄老之学的想法。”

  汉朝,元狩二年。

  眼看秦明将自己内心集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刘彻该说不说,还是感到有些尴尬。

  但是他很快就平复内心,暗暗在心头道:“仙人所言,虽然说出了朕内心的想法。但却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

  “朕之所以推崇儒家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稳固我大汉的统治。”

  “前者先祖先帝崇尚道家时,是因社会战乱,人口稀少,不得不为。而到了朕继位时,却是有不少打着以推崇无为而治思想的人,在其位上尸位素餐,不谋其政。”

  “以致上行下效,官员因循守旧,呆板古化。而其时我大汉外部,匈奴单于正欲南下,内部诸侯,又有蠢蠢欲动之心。”

  “若朕不借助儒家手段来加强君权,就无法推行新政,使官风民风重新振作。”

  “亦无法震慑那些隐藏在暗处,心怀鬼胎的刘氏诸侯王们。这,才是朕崇儒的目的所在。”

  至于这个原因,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出口的。

  秦明:“要说武帝崇儒废道的第一个标志事件,毫无疑问就是在他继位后的第二年,便罢黜了一向以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的丞相卫绾及御史大夫直不疑二人。改任崇儒派的外戚窦婴和田蚡,分别担任丞相和太尉。”

  “同时武帝还分别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此举,不仅仅是向天下人表明新君崇儒废道的决心。更是少年天子,在暗地里,对崇尚黄老之学,并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窦氏,所进行的第一次反击。”


  (https://www.02sw.net/3663_3663413/111110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