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慕容家族
说起慕容家族,不得不提他们的老祖。慕容祖上是开国功臣,跟随魏元帝打江山,和元帝生死之交两人还曾结拜兄弟,后元帝称霸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想要封慕容老祖一个异姓王,被慕容老祖拒绝。
飞鸟尽良弓藏,慕容老祖深知激流勇退才能长治久安。他这激退为后世慕容子孙开创了百年基业。先祖皇帝封慕容老祖为靖国公世袭罔替,历代皇朝靖国公都是皇上的心腹。
因为,慕容家族的子孙并没有躺在祖宗的功劳上过奢靡的日子。历代靖国公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大魏国的擎天柱。
慕容狄少年起就去西北建功立业,戎马一生战功赫赫,被先皇封为大魏国神武大将军,这是慕容家族最风光无量之时。
十三年前,先皇突然驾崩,宣帝即位。
慕容狄嗅到了危机,他以受伤为名,请旨回京休养。让自己的长子袭爵去镇守西北边境,又过了两年战事吃紧,他的二儿子也随后去了西北。
去年戎人各大部落集合兵力,在陇西宣战,这场战争十分惨烈,他的长子和二儿子相继战死,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整个大魏国都震荡了。
后来有位少年将军林樾,率领五万军队北上支援,将戎族部落赶回西周,才解了大魏国的危机。
皇帝还是雷霆震怒,并没有奖赏少将军林樾,反而要治罪林樾私自出兵,褫夺他少将军的封号。
而老靖国公在痛失两位儿子的情况下,还被下了大狱。
慕容慈仍是一国皇后,虽然是宣帝用卑劣手段娶进门的,可她从宣帝即位起便统领后宫,贤良淑德温顺恭亲,又因为出身靖国公府,素来受朝臣敬仰。
这次兵败正好给了宣帝扳倒国公府的机会。连皇后都受了牵连,被夺了凤印打入冷宫。
自此靖国公府彻底被扳倒了。可宣帝还不死心,一定要斩草除根他才能心安。
靖国公战死,他的罪名是延误军机,褫夺了他靖国公的封号。而老国公慕容狄被关进天牢是被牵连的罪不至死。靖国公府被查抄了,慕容家族所有人被关入宗人府。因为罪名不够不能获刑。可皇上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依旧在寻找致死他们的罪名。
天不随人愿,钦天监急急上奏,说天象异常,非吉兆,恐国之有殇,若是在此时杀忠臣良将,恐遭天谴。
皇上大怒,说靖国公延误军机伤了大魏国二十万大军,算什么忠臣良将。有天谴也是因为靖国公无能。下旨一定要彻查靖国公府。
就在这时传来北方雪灾的消,本应该阳春三月了万物复苏的季节,北方下起了鹅毛大雪,这场雪灾直接让刚刚出地皮的庄稼都冻死在地里,等秋天还收什么。
北方大灾,最苦的就是百姓,今年魏国百姓都要饿肚子了,粮食价格飞速猛涨,民声怨道,这时传言四起,说靖国公府是国之栋梁,皇帝要杀大魏国的栋梁,那可不是天都要塌了吗,这是老天爷在给他们示警,若是还要一意孤行必遭天谴。
“大魏国要亡了……”不知哪儿来的疯子在街头闹事疯喊。“大魏国要亡了……”这是老天爷在示警吗?靖国公不能倒呀!百姓都恐慌了。
有许多文人学士,读过书又有见识的人,也对当朝不满。靖国公已经战死了,为什么要牵连国公府,国公府又有何罪。人们自发的到宫门前请愿,皇帝更加震怒,并没有因为舆论而放了国公府。
皇上正在焦灼之时,有人揭发靖国公在边疆时就偷偷的和西周人有书信联系,有人冒死从边疆逃回京,带回来了这些书信。
宣帝下旨让刑部务必彻查清楚。
朝臣们心里都明白这些书信是怎么回事,刑部的人也明白皇上的意思,这是一定要把国公府赶尽杀绝呀!可天下百姓人心怎么安抚。
这个案子因为证据不足,一拖就是三个月。
到了六月,南方大雨,长江决堤了,淹了三个州,死了上万的百姓。
朝堂上,朝臣们请旨赶紧去赈灾,可派谁去赈灾呢?赈灾可是个肥差,往年都是二皇子抢着去,哪一趟回来不是金银塞满车,今年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百姓了。
一提到赈灾,果然,还是二皇子抢着去。可吏部站出来了,说今年年初大雪冻死了大片的庄稼, 秋收收不到粮食,国库里的粮食要为以后打算,现在拿不出赈灾物资。如果二皇子想去赈灾就自己想办法吧。
二皇子哪里肯,当场和吏部官员吵了起来。
宣帝心烦的黑了脸。他表面看上去很着急,可心里并不当一回事,这大魏国幅员辽阔,哪一年不发一场大水。
二皇子和吏部因为赈灾的事吵得热闹,宣帝却下旨让刑部赶紧的把国公府的案子了结了,一点都没有要过问灾情的样子。
朝臣们的心寒了,都纷纷闭嘴不再言赈灾的事。只等着事态发展看宣帝怎么收场。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瘟疫开始随着逃难的百姓一路传播,直逼京城而来。
这下宣帝慌了,他没有想着赶紧赈灾,安抚百姓,控制瘟疫。而是想了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镇压。
派地方驻军军队去屠杀驱赶进京的流民。用最血腥的手段,只要是流民聚集的地方就放火烧死他们,对外只说这些人都被瘟疫传染了。
如此,人间真的犹如炼狱。朝臣都没人能劝服住皇上。此时众臣才发现,大魏国不能没有靖国公呀!只有老靖国公才能震慑住皇上。
这就是皇上费尽心机,也要扳倒靖国公府的原因吧!
(https://www.02sw.net/3666_3666321/111111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