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212章 《史记》13

第212章 《史记》13


听到韩愈说要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现代观众们不约而同都倒吸一口凉气,这真的能看吗这。

  九州一色的霜:韩愈大大黑色的字越看越红啊。

  草莓奶糖:咱就是说读完能不能发表点读后感什么的,就喜欢看老祖宗们一脸震撼的样子。

  明月松间照:嘶,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不兴在你们那个朝代看啊韩愈大大,搞不好你要被查水表的。

  唐—韩愈:???

  给韩文公整不会了,不是这位鲁迅先生写的是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东西啊,能让后人如此评价。

  他正摸不着头脑呢,就看到私信有小红点,点开一看,正是刚才的明月松间照,他发起了交易请求。

  [私信]明月松间照:大大,我偷偷给你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你可要藏好了。

  此时的韩愈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就一本书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还是答应明月松间照不告诉别人。

  韩文公开始了他的鲁迅先生作品拜读之旅。综艺里这时也出现了那位身着长衫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读历史者,不可不读《史记》,《史记》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老年司马迁:“这位先生过誉了。”

  小撒老师:“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国家非常重视历史,学生入学,历史是必修课,而且《史记》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年司马迁:“好!”

  司马迁说完,缓缓向前走去,好像又要走进那道历史的洪流,撒贝宁最后一次叫住他:“先生。”

  司马迁缓缓回望,撒贝宁:“感谢先生,书写青史,写的精彩!请受,炎黄子孙一拜!”

  司马迁于是缓缓绽出一个笑容,然后再次转身,重新投身到历史洪流中去。大幕落下,《史记》剧终。

  画面又转回蒙曼等几位老师这里,观众们掌声雷动,老师们最后对刚才的戏剧作最后的点评和总结。

  张大可:“王学圻老师绝对是演绎出了司马迁特有的风骨。”

  蒙曼:“虽然王学圻老师扮演的司马迁,以不可能的方式走到了当代,但是我觉得我们当代应该给太史公这样一个走入我们历史的机会。

  让他看一看,也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书写那些人物,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成为了孩子们从小就在阅读的人物。

  他们一直都活在我的生命当中,并且因为这些人物,我们活得更精彩,更提气,更有壮志。

  我觉得这是对于司马迁一个特别好的报答。

  就是我们没有愧对他的这一番苦心,和当年的这个孤独的沉重的,甚至是屈辱的那一段岁月的熬过。”

  张大可:“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部青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

  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他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有贩夫走卒。

  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张大可:“我是《史记》研究的,我认为这个戏剧,把炎黄两个部落的联盟放到结尾,与开头黄帝首尾呼应起来是一个很巧妙的舞台设计。

  这样的设计,把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与家国情怀,这两个特殊的民族感情处理的非常得当。

  现在《史记》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它把这个家国情怀,深深地注入了每一个华夏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

  蒙曼:“鲁迅先生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历史和传承历史是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

  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

  我想这就是我们永远都要读《史记》的原因。谢谢大家。”

  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小撒老师感谢金主爸爸赞助的时间。

  又来了又来了,皇帝们觉得这后世综艺哪哪都好,就是太过强调人民的重要性,那人民重不重要他们能不知道吗?

  但是他们知道就好了呀,为什么要让百姓们自己也知道呢,不少表带可都是实行愚民、疲民政策的。

  他们并不觉得天幕上所谓的人民觉醒对于巩固自己的统治有什么正面影响,甚至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不可控的事来。

  俞悦:不爱看可以不看哦亲。

  她边吭哧吭哧啃薯片边感叹:“我觉得不说其他的,太史公光是文笔就已经甩其他人几十条街了。

  而且他确确实实是以人民为视角的,后来班固写史虽然继承了他的纪传体,但是货殖啊贩夫走卒什么的并没有续写。”

  落枕大王: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我超级爱司马迁,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来说明太史公有多可爱吧。

  落枕大王:首先,依照人物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又将传主分纳于本纪、世家、列传。

  落枕大王:帝王在本纪,诸侯在世家,其它倜傥非常之人进列传。特别是《世家》这一类目,班固没有继承下去,而是取缔掉了。

  落枕大王:但实际上其创设却寓意深长。比如孔子一介布衣,传十余世。其入《世家》的依据是什么?肯定不是活着时的社会身份,而是一种“历史地位”。

  落枕大王:这反映的是司马迁对历史的思考。后来也确实证明这种思考是真知灼见。

  落枕大王:再比如项羽、吕后入本纪,这俩都不是帝王,后来因同样的原因被班固请了出来。

  落枕大王: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项羽在秦汉之际的功业,吕后时以太后临朝,孝惠帝并不真的掌权。

  落枕大王:很明显司马迁的做法才是贴合政治现实的,是一种有主张的“看法”,而不是沿循照旧,单纯的照坑塞萝卜。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0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