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203章 《史记》5

第203章 《史记》5


地狱笑话过后,众人继续安心看综艺,视频里,青年司马迁拜别父亲,他要去行万里路了。

  临走前,父亲司马谈对他说:“迁儿,用这支笔,记下你看到的一切。”

  司马迁仍旧像小时候那样,双手接过那支笔,他对父亲郑重承诺:“父亲,迁儿记下了。”

  小书童在后面追他:“先生,等等我。”

  主仆二人走出家门,开始他们的壮游之旅。

  九州一色的霜: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意气风发这个词。

  始皇大大的狗:这个词真的好适合形容他们。

  草莓奶糖:开始了开始了,这何尝不是古人们另一种形式的龙场悟道呢。

  唐—李白:龙场悟道?

  俞悦:“这个龙场悟道说来话也挺长的,是明代王守仁先生的人生经历,他也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以后有机会我们也说一下他。”

  明朝以前老祖宗们倒吸一口凉气,千古第一完人,这个王守仁得是什么人才能有这种称号啊。

  朱元璋听了这么多天天幕,可算露出点笑意,天幕总算又提到他大明了,还是千古第一完人。

  俞悦直播了这么久,大家大概也知道文德和武德相比一样重要,Judy和他爹一样,总算开心了。

  王守仁听到天幕说自己是千古第一完人,也有些惊讶,不过惊讶过后,他马上想到华夏名人定律。

  看来他也是要历经磨难才能在这龙场悟道成功了,王守仁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话说龙场在哪来着,要不他先提前去踩踩点?

  明朝的陛下们开开心心地接受了这位大家是大明生人,阳明先生则是心中忐忑不知前路,也算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而这边的天幕上,司马迁主仆离家以后,四处游历。主仆二人走着走着,走到了九嶷山。

  书童有些疑惑,他问自家先生:“先生,这里就是九嶷山了,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来这儿呢?”

  司马迁温和地答到:“追怀瞬帝的美德。”

  舞台随着他的这句话缓缓拉开帷幕,是一群上古先民,他们正追随着大舜:“大舜,大舜,等等我们。”

  舜正背着一位老者前行,他看着追来的人们,有些惊讶:“舜何德何能,值得诸位舍家追随。”

  先民甲:“因您有忠孝的美德。”

  先民乙:“因您有礼让的美德。”

  先民丙:“因您有这些美德,所以追随您。”

  旁白声音响起,是司马迁的声音:“舜帝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而闻名,他走到哪里,美德就在哪里流传。

  相传,一年的时间,舜帝居住的地方,就会成为一个村落。”

  撒贝宁接到:“两年,就会成为一个小城邑。”

  两人一起到:“三年,就变成了大都城。”二人相视一笑。

  司马迁欣慰地嘉赏撒贝宁道:“你读书,记得很牢。”

  小撒老师又是那副一脸骄傲的小表情:“谢谢先生夸奖。”

  上古时期,先民们追随大舜而去,他们对大舜说道:“追随您,我们会过上好日子。”

  大舜对大家郑重承诺:“我一定努力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会对待你们的亲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我们把每个小家,聚合成一个大家,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先民们齐声:“对,咱们就是一家人。”

  青年司马迁追怀舜帝,他对自家书童道:“以忠孝传善天下,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老年司马迁:“《五帝本纪》,我写舜帝的文字总得最多,就是想把舜帝的忠孝。”

  撒贝宁:“百行孝为先。忠孝传家后来成为了世代相传的华夏家风,这要感谢您的记述。”

  司马迁摇摇头:“要感谢大舜。”他向天长长一礼。

  这时,先民们也向大舜齐齐行礼:“谢大舜。”

  九州一色的霜:这里的《书》是《尚书》,和第一期联动起来了。

  始皇大大的狗:脑子里自动响起: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草莓奶糖:话说这种综艺真的很适合当做儿童启蒙来看吧。

  唐—韩愈:没错。

  韩愈边上课边在教室里转悠,他把书卷起来,敲一敲正在打瞌睡的学生的头,给那个学生吓一激灵。

  学生猛地从坐垫上站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先生,这题我会解,我真会。”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韩愈摇头:“你们平时觉得先生们讲课枯燥无味,如今悦娘子播放的综艺如此解读《史记》,生动有趣,你又文地不学?”

  学生挠头:“先生,学生,学生不是故意的。”

  韩愈:“那你为什么不做学问,而是要在课堂上睡觉,你这个年纪你怎么睡得着的?”

  韩老师手中的戒尺蠢蠢欲动,看来这位倒霉蛋今天是免不了手肿了。

  综艺里,告别九嶷山后,青年司马迁又和书童一起登上了会稽山巅,追怀大禹:“遥想大禹会盟诸侯盛况。”

  画面转到大禹的舞台。

  大禹:“诸位都是一方诸侯,今日召集大家会盟,共同祭祀天地,是为了合为一体,安定家园。”

  诸侯:“合为一体,安定家园。”

  撒贝宁:“大禹的事迹,我记得您在《夏本纪》中做了记载。”

  老年司马迁:“我记大禹,很多出自《书》中的《禹贡》一篇。”

  另一个舞台上,青年司马迁对小书童说到:“会稽山不仅是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也是他的后世子孙越王勾践被困之地。”

  画面转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携族人,在会稽山祭拜祖先大禹,他们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礼毕后,勾践的儿子问他到:“父王,祖先为什么葬在会稽山?”

  勾践对小公子道:“他治国有方,天下安定,在此会盟诸侯,功成而崩,就地安葬于会稽山。”

  小公子:“先祖崇高。”

  勾践回忆起往事:“我曾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从一国之君沦为奴仆,我那时时常感慨‘吾终于此乎?’”

  小公子也想起吴越往事,他对父王道:“父王卧薪尝胆,终一雪前耻,护住了越国。”

  越王勾践对着祭坛的方向道:“越国还在,家国无恙。后世子孙勾践携族人,再拜,先祖!”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0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