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200章 《史记》2

第200章 《史记》2


无论天幕下老祖宗们如何议论纷纷,天幕上综艺还在继续播放,小撒老师开场过后,是四位当代读书人解读《史记》。

  张大可:“《史记》是记载三千年历史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刚才几位出场的历史人物,烘托出了《史记》里两大要素和特点。

  一个是纪传体,一个是通史。从黄帝到秦始皇,到张骞,它贯通了三千年。

  《史记》它是有五体构成,《本纪》十二篇,是写帝王的;《世家》三十篇,是写诸侯的;《列传》七十篇,是写名臣将相和社会各界代表人物的。

  这三体在一百三十篇中,占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

  蒙曼:“其实最好的一点在哪儿呢,《史记》以人物为中心。

  它写了四千多人物,精雕细刻的人物就有三百多。

  比方说,我们知道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什么样的志节,有着什么样的遭遇。

  那是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所以它是一个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的,如同刚才演绎的那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张大可:“《史记》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录,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把项羽塑造成一个传奇英雄的形象。

  可是在《史记》的其他篇目里面,比如说,《高祖本纪》《陈丞相世家》里又补叙了项羽的性情比较残忍的一面。

  《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对《史记》有这么一个评价:不虚美、不隐恶,这就是写史的实录精神。”

  九州一色的霜:虽然司马迁黑卫霍,把他们写进《佞幸列传》里,但是在众多修史的史官里,他算是比较客观的了。

  草莓奶糖:毕竟卫青骑奴出身,本来就不被当时世人所喜,司马迁又跟李广一家私交不错嘛。

  始皇大大的狗:辩证看待吧,说实话是我我高低要偷摸写点坏话,他其实已经算收敛了。

  刘彻眉头一皱,什么玩意儿,他的卫霍被司马迁写进《佞幸列传》了?他又不是不想给李广封侯,自己不争气能怪谁。

  猪猪陛下暗想,这次可不兴这么写了啊,他的帝国双璧值得最好的。

  卫青霍去病倒是无所谓,放在哪里都行,起码司马迁是如实把他们的功绩写下来的,朝中不知多少人就盼着拉他们下马。

  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出游的司马迁听到这里,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看来以后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那这次他要不再看看?好像后人对他把卫霍放在《佞幸列传》里还挺不满,他的《太史公书》得力求完美。

  天幕上,读书人们还在继续解读《史记》: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的时代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统一。

  司马迁是站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的时代,叙写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历史。”

  蒙曼:“是的,这个戏剧中出场的第一个历史人物是黄帝,《史记》把华夏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

  黄帝统一诸侯,立家建国,家国一体的产生是黄帝的功绩,这就是司马迁以大一统历史观,站在华夏民族历史的坐标系上给出的一个起点。”

  张大可:“对,这个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华夏民族共同体,一个大家庭,就这样构建出来了。”

  九州一色的霜:感谢始皇,感谢太史公,所以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民族。

  草莓奶糖:想想现在,天南海北,幅员辽阔的祖国,我一辈子都逛不完,真的是太幸福了。

  唐—李白:有生之年,李某希望能看遍名山大川,海洋大漠,歌我华夏,颂我炎黄。

  明—徐霞客:徐某毕生所愿与诗仙一样,徐某已经在路上了,这一路虽艰难险阻,却也其乐无穷。

  明月松间照:看得我都想辞职了。

  草莓奶糖:嘿嘿,我马上毕业了,毕业第一件事先出去玩一圈。

  观众们蠢蠢欲动,老师们还在继续:“《史记》首创了民族史传,里面有《匈奴列传》,《东越》列传,《南越》列传等等。

  司马迁写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历史,这就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修史观念,其内核就是多元包容的大一统思想。”

  蒙曼:“那么很多人只知道司马迁,其实《史记》的总设计师是他的父亲——司马谈。”

  蒙曼老师:“司马谈就是想要写《太史公书》的,司马谈说,汉兴海内为一统。

  那这时候明主贤君、忠臣义士,这些事情是我们应该记录下来的。”

  张大可:“司马谈临死的时候,就是让司马迁修这个千年之史,他爸爸没有写完,他要写完的,他不能辜负的。

  是这样的一个信念,所以就是父子两代人这样的一个精神传承,也支撑着他在困境中写完了这样一部巨着。”

  蒙曼老师:“司马迁生逢其时,他不仅游历大汉的江山,而且他的父亲口传身授,他自己又转益多师。

  其实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就是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诵读国文,他跟孔安国学,跟董仲舒学,这是当时最厉害的学者。

  然后行万里路就是,他二十岁的时候,那是他爸爸资助他壮游,这个就为这部伟大的着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州一色的霜:好好好,原来大家没成名都是啃老族。

  明月松间照:杜甫/苏洵:你心脏谁呢。

  杜甫/苏洵:不是你们后人什么毛病,就非得说出来让我们社死是吧!

  明月松间照:嘿嘿。

  张大可:“所以他最终才能写出这样一步,究天人之际、通比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着。”

  最后,张大可老师总结到:“聊了这么多,我们也非常期待主创人员的典读会,是怎么来识读《史记》的。”

  视频这时画面一转,又来到了主创门的典读会。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09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