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86章 吕武反应

第186章 吕武反应


始皇大大自觉美梦被好大儿打断了,非常不爽,他表示让扶苏看完今晚的天幕回去肝一篇策论出来,他明天就要看。

  扶苏:......

  扶苏哭哭,但该写的作业还是要写。

  其他朝代,俞悦说完赵恒封禅的荒唐事,无论是宋朝之前还是之后的朝代都沉默了,宋朝人自己也沉默了。

  有那听天幕凑趣的读书人三五凑在一起言辞模糊:“按后人的话来说,上位为了封禅真的好努力。”

  他的同窗附和他:“真的,本来我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我以为儒道本该如此。

  我等读书人如此努力,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

  可如今,看我大宋被悦娘子和后人如此贬低,太宗陛下的生平又被他们如此解读,我突然有些心生疑惑。”

  方才的朋友听到这里也附和道:“是啊,难道我大宋的文人后人真就如此看不上吗。

  悦娘子自从开始直播,带到大宋官家就没两句好话,文人们也就是三苏和王荆公有些正面评价。

  唉,我这心里,真是难受。”

  也有人不以为然:“她一个女子能懂什么政治,太祖皇帝说与士大夫共天下,才有我大宋如此繁荣昌盛。

  待到哪日你我金榜题名,扶摇直上之后,自会为生民计,为家国计。”

  之前的两名书生对视一眼,都没有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坚定,而是质疑,大宋真会如此吗,他们又能坚守本心吗。

  一开始出言的书生拍了拍同窗的肩膀:“且先听完吧,明早我们上孔夫子的早课,到时候请诸位大儒为我们答疑解惑便是。”

  同窗点点头,也只能是如此了。

  赵恒这边,继弘历以后,又一个皇帝被俞悦生生气到吐血,他砸碎了宫里所有能砸的东西。

  赵恒目眦欲裂:“朕之功绩,又岂是尔等贱民配评说的?更何况你们跟朕隔了一千多年,你们怎么敢!”

  他狠狠擦去嘴角血迹:“打仗打仗!就知道打仗!如今我大宋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有什么不好!”

  最后赵恒干脆自欺欺人:“朕虽不及秦皇汉武,可泰山封禅朕如何去不得?!真是不知所谓。”

  还好这会儿没到上朝时间,不然不知道文武群臣听到他这话会不会有人忍不住笑出声,即使他们受过专业训练。

  俞悦是不知道赵恒已经气冒烟了。不过就算她知道了估计也是:对不起,我错了,下次还敢.jpg

  俞悦继续说宋朝后面的事儿:“其实刘娥这个人也很有意思,既然话赶话说到这里了,我们也浅浅说一下好了。

  刘娥是968到1933年生人,很巧,她也是四川人,祖籍益州华阳,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人。

  他是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史书上说她‘有吕武之能,无吕武之恶。’

  当然了,这个‘无吕武之恶’大概率是因为刘娥并没有真的登基称帝,最后还政赵宋,所以官僚集团对她风评不错。

  刘娥出身寒微,十五岁入襄王府,后被迫离开,寄居襄王府给事张耆家中。宋真宗即位后,进入宫廷,其从美人升至德妃。

  郭皇后死后,真宗册立刘娥为后。刘娥机敏聪慧、通晓史书,颇具政治才干,为真宗所倚重。

  1020年,真宗病重,朝政多由刘娥裁决。宋真宗病逝时,遗命刘娥为皇太后,权同听政,辅佐仁宗。

  仁宗即位时,年龄幼小,刘娥垂帘听政。听政期间,听从王曾和吕夷简等人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

  设置谏院以了解下情,严惩贪污以澄清吏治,重视水利以发展农业,发行官交子以通天下之有无。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崩,享年六十四岁。

  刘娥终结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存在十年之久的‘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国版灰姑娘,刘娥可比灰姑娘励志得多,不仅二婚嫁给了皇帝,更是在皇帝时候成为了大宋第一位社政太后。

  刘娥垂帘听政十余年,直到她死后宋仁宗才得以亲政。”

  被评为‘恶’的吕武二人不约而同嘴角都挂上一丝讽刺的笑容,如果是宋朝文人写的史书,她们倒也不意外。

  听完俞悦的这番话,吕雉第一次仔细思考自己的将来,以前她都是为了儿子,为了吕家谋划。

  但这巍巍江山,岂不让人留恋?想到后世的武则天,自己做了几十年皇帝又还政李唐......

  再想到自己不靠谱的丈夫和胳膊肘往外拐的不如叉烧儿子,吕雉觉得自己需要和薄姬走动一下了。

  武周时期,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真在一起处理政事,太平公主无所事事地坐在母亲身边,给她剥水果。

  武则天不动声色:“这宫人又不是摆设,怎的还要你亲自动手,仔细一会别伤了指甲。”

  太平公主自己吃了一颗葡萄,她慢条斯理地把葡萄籽吐出来,才道:“东西嘛,总还得自己动手来的有趣。”

  武则天挑挑眉:“哦?”

  太平又剥了一颗递到母亲嘴边,她没说什么俞悦说了男女平等的屁话,毕竟她们现在是在唐朝。

  即使是以包容开放着称的大唐,距离俞悦也还有一千多年的时光,太平公主只是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我可以。”

  武则天最近也想了很久,李隆基死了,剩下的儿孙一个争气的都没有,见到她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反正俞悦她最后也会还政李唐,李显姓李,难道太平就不姓李了吗,还政太平就不是还政李唐了吗。

  武则天正胡思乱想呢,突然看到自己天幕私信亮了,她点开一看,是李治。

  [私信]唐—高宗—李治:你准备立太平为皇太女,是不是。

  武则天有惊讶,但不多,毕竟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更了解李治和她。也就只有他们彼此了。

  [私信]武周—女帝—武则天:是又如何?

  李治揉揉眉心,觉得还是还在做皇后的自己身边的这个媚娘可爱一些,毕竟自己可以拿捏。

  这个做了女帝的媚娘,一开口就是呛他,荔枝:无奈.jpg

  [私信]唐—高宗—李治:朕可以给她找老师,朕同耶耶说了,武德群臣,只要太平喜欢,随她挑选。

  武则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平公主,饶是太平再沉稳,也被这个消息砸晕了,她半晌没反应过来。

  武则天让她别高兴太早,毕竟太宗陛下说了,他也是有考核的,考核不过照样不行。

  太平敷衍点头,根本没听母亲说什么,区区考核她必定拿下,她跑去私信跟自家阿翁交流感情去了。

  [私信]唐—太平公主:太平谢谢阿翁,阿翁最好啦!

  李世民看到这条消息,觉得虎躯一震,来了来了,那种隔辈亲的感觉他来了!就这短短几个字,二凤陛下来来回回看了十几遍。

  啧,不愧是朕的孙女,看这标点符号用的,一看就给她高兴坏了,女孩怎么了,他姐姐平阳昭公主不也是女孩吗,可这影响她建功立业吗。

  反正太平的几个兄弟都不堪大用,稚奴也说了太平天资聪颖,那就让她试试怎么不行呢。

  二凤想了一堆有的没的,回过神来在天幕上删删减减,最终高冷敲出一个字。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嗯。

  可谓傲娇到极致了。

  太平公主也不在意,感情嘛,慢慢培养总会有的。

  全程被老爹和女儿忽略的李治:???那我呢?所以爱会消失对吗?你们让我拿什么理智?!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09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