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52章 国无大学,乃可耻耳!

第152章 国无大学,乃可耻耳!


看完辜鸿铭先生的演讲以后,俞悦也觉得热血沸腾:“其实对于民国这样一个和春秋时期同样百家争鸣的特殊时期,我们对它的了解始终太浅薄。

  辜鸿铭先生固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比如清廷并不能代表整个华夏。但当时的大家们哪一个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而且这些大佬们其实都挺可爱的,比如鲁迅先生的‘不干了’,钱玄同先生的破窗之说,陈李两位先生的‘闹钟与炸弹’之辩。

  又比如蔡元培先生在当北大校长之前其实还搞过刺杀,黄侃其实是位国学大师,‘她’这个字就是刘半农先生创造的等等。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搜索原片观看,虽然这部剧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过度美化陈家父子的关系,强行加感情线等等,但是我还是觉得入股不亏。

  先辈们都在上下求索救国之道,用血泪换取了无数的失败经验才总结变成如今的华夏,其中之一就是教育。

  我国全民扫盲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再给大家看个胡适的《国无大学,乃可耻耳!》吧。

  虽然他人不怎么行,但是新文化运动他也确实能称得上一句‘先驱’的。”

  草莓奶糖:虽然打牌居士后期没眼看,但前期一篇《文学改良刍议》还是可以称道的。

  始皇大大的狗:然后写完就怂了,打牌居士可以称为公蜘鼻祖了吧。

  就要芋泥波波:其实导演镜头语言也很强啊,有一幕我记得是他早上出门晨跑遇到蔡元培。

  九州一色的霜:对对对,当时他那个不伦不类的着装就看得我好别扭,衬衫加发带还是什么,中西合璧,太强了。

  明月松间照:还是这帮搞文艺的行啊,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俞悦:“来看看他为数不多当人的时候吧。”

  视频一开始,还是熟悉的北大礼堂,中年胡适西装革履地站在台上,镜头扫过台下,陈仲甫等北大教授都是身着中式长衫。

  胡适上来就说了句美式英语,然后问大家是什么意思,结果马上就被辜鸿铭指出这句话出自《荷马史诗》。

  辜鸿铭用正宗米字旗老伦敦腔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然后毫不留情地嘲笑胡适是下等人的发音,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九州一色的霜:救命,他自己不尬的吗,装逼失败真的我都替他难受。

  明月松间照:毕竟是学心理学的,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

  始皇大大的狗:我心理素质不行,脚趾已经在抠三室一厅了。

  老祖宗们也是默然无语,这胡适心理素质确实强大,就这样都还能面不改色地继续他的表演。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

  辜先生,这句话也是我想对您说的,这句话,也是我想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北大学人的。

  这句话,也是我们北大学人对一个旧的华夏,一个旧的文化的宣言,也是我们对于办好新北大的一个郑重的承诺。”

  台下一时掌声雷动,学生们脸上都带着振奋人心的笑容,胡适环视一圈后,又继续说到:“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刚刚蔡先生问到乱世之中北大将怎么办?这的确是我们每一个北大学人殚精竭虑的问题吧。

  还记得是在一九一五年的一月,我和竺可桢谈过,创办国内着名大学的强烈愿望。后来我又和英语教学亚舟,谈到过在华夏无着名大学的耻辱。

  在当天的日记当中,我大发感叹的写道:

  ‘吾他日能见华夏有一着名的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牛津剑桥,德国之柏林,法国之巴黎,吾死,瞑目矣。’

  第二天我仍觉意犹未尽,又在日记当中写到:

  ‘国无大学,无国家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

  今天,我终于回来了。我胡适回到华夏别无奢望,但求一张苦口,一支秃笔献身于北大迈向世界着名大学的进程。’”

  于是以蔡元培陈仲甫为首的一批支持新文化运动的大佬们听到这里,都站起身来,为他鼓掌。

  刘师培本来也想站起来,不过辜鸿铭和黄侃一左一右夹在他身边,都是一脸不以为然,刘师培犹豫了一下,又默默坐回去。

  草莓奶糖:笑死了,刘师培:弱小,可怜,又无助。

  九州一色的霜:别说胡适这段话放在当时确实挺厉害的。

  明月松间照:毕竟陈仲甫先生一开始可是把他引以为治理,伯牙子期的。

  蓝莓芝士多:可惜了,后来还是分道扬镳,胡适有胡适的独木桥,我们有我们的阳关道。

  相较于现代观众们讨论地热火朝天,古代观众们这次罕见地安静了下来。

  皇帝们尽管有了猜测,可是当真的听到后世之人人人都能读书上学的时候,还是无法形容自己的震撼。

  底层庶民们也是一样,他们听到这里,满怀希冀地想当朝陛下会不会也在本朝大开学们,让所有人也都如后世一般。

  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且不说让人人都受教育,人人有书可读会动摇多少世家的根本,得先问问他们答不答应。

  就单单现在秦汉这两个时间线比较靠前的朝代,造纸术还没研究明白呢,全民读书简直痴人说梦。

  而且真要全民读书,那谁来种地呢,谁来供养贵族呢。

  不少贵族阶级觉得,还是民智不开比较符合他们的利益,之前俞悦所说的各种科技发明,说到底可以让他们过得更好,那么他们也不介意世界上多几个天才工匠。

  可是今天播放的这个视频,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暴论,如果俞悦在古代,已经被当成蛊惑人心的妖女烧死不知道多少次了。

  汉朝的诸国,魏晋的豪族和隋唐的世家们都或多或少地动了自己埋在宫里的钉子,去探明自家陛下的心思。

  “陛下如果乖觉些,那自然天下太平。如果陛下听信谗言...”唐朝某世家家主扔了手中的棋子:“那我等再推一个皇帝也不是不行。”

  皇帝们权衡利弊过后,自然也知道如今说什么全民教育简直痴人说梦,后世如今都才普及教育几十年,更何况他们。

  一场场波云诡谲的政治风暴就这样在帝王和贵族们的博弈中或是消弭于无形,或是彻底爆发开来。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0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