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19章 安仁坊

第119章 安仁坊


俞悦来到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后,对直播间的观众们道:“我还以为安仁坊就是单纯的一条小街呢,没想到它是唐长安的一个坊市,还是挺大的。

  整个场馆是搭建在原遗址的基础上,做了悬空玻璃,脚下是真正的安仁坊宅邸遗址,

  甚至还能看到保留完整的花纹砖;漫步在上面就好像穿越了千年历史走在安仁坊的街道上。

  它通过诗、乐、衣、住、灯、茶等,全方位呈现盛唐时期长安城的市井生活,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大唐文化风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读懂千年前长安城的故事。

  那我们就进去看一看吧,不过估计也逛不完,毕竟我逛完安仁坊以后还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一看。”

  俞悦说完又掏出手机找到安仁坊的讲解视频,道:“老规矩,我们还是直接在小破站上找讲解视频,边听边看。

  而且我刚刚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是西安市的拍照打卡胜地,大家来的时候可以顺路来逛一逛。

  记得穿新中式或者马面裙,或者是其他唐制宋制曲裾旗袍之类的传统服饰都会很出片。

  就一走进这里我感觉我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人都文静两分,再随意凹个造型,那不得被自己迷死啊。”

  九州一色的霜:现代女性旅游必备项目之一:化妆拍照。

  草莓奶糖:也还好吧,我就不喜欢拍照,拍也是只拍风景照。

  蓝莓芝士多:但感觉这里拍照真的很好看,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书卷气。

  俞悦:“问题不大,旅游嘛,爱拍照的就和爱拍照的人一起玩,不爱拍的就跟不爱拍的一起玩,现在我先带你们云逛一圈再说。”

  耳机里传来解说老师的声音,他没有急着直接讲解,而是先开始对安仁坊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安仁坊是唐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之一,是属于唐长安城皇城以南三十六坊之一。

  整个唐长安城分为比较长的一百零八个大坊和小坊,安仁坊就属于其中的一个小坊。它处于朱雀大街以东。

  安仁坊外有一个雕塑群,那个雕塑群就属于朱雀大街的遗址所在。

  安仁坊实际范围非常之大,往北像现在西安小雁塔以北的那条路其实都是属于安仁坊的范围。

  除了小雁塔以外,其他的位置主要是属于住宅区,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很多当时的房屋住宅遗址所在,能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房屋构建。

  整个安仁坊遗址馆除了底下的考古的遗址遗存之外,我们在上面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唐代的文化展示。”

  明月松间照:好家伙,原来它真的很大,我感觉悦悦你今天这一层都未必能看完。

  俞悦无所谓:“没关系,大不了就在往后推一天,反正我不赶时间,我在这待一年半载都行。”

  九州一色的霜:这个直播间只有我在上班是吗!

  墨家/公输家/少府/工部:不,你不是一个人,还有我们!!!

  唐人有些奇怪,难道千年之后的后世,长安城规划与现在差距如此之大吗,他们竟然连这个都要特意讲解。

  不过想想那是遥远的一千多年之后,众人也就释然了,嗐,管他呢,他们且随这后辈的视角看看自己生活的长安城好了。

  介绍完安仁坊的大致情况,解说老师开始解说安仁坊内的一些详细的历史文化知识:

  “刚刚我说在安仁坊内有着非常丰富的唐朝人衣食住行相关的一些展示。

  唐朝的文化生活还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其中有很多和我们现代很相似,当然也有很多具有他们当时的特征。

  我们知道,唐朝这个朝代的特点就是非常开放,非常包容。所以既有我们的中原文化,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是外国的文化特点在里面。

  关于唐朝文化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唐诗了,毕竟是从小学到大的,比如《全唐诗》啊,《唐诗三百首》之类的。

  我前面的一个展示区展示的主要内容就是唐代的关于诗歌和其他文学。”

  俞悦就跟着解说老师的指引一路走到他说的那个展区,解说老师解释说这些展示品都是根据现有的文物进行的场景复原。

  解说老师镜头转向一卷书,介绍道:“这个是属于唐代比较常见的书以及文件的装订形式。

  一想到古代书籍可能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那种蓝色封皮的线装书,但其实那种线装书的形式是宋代以后才见得比较多的,唐代主要还是这样的卷轴装。

  旁边的线装书呢。则主要是为了体现出后世很多朝代整理出来的唐代的诗歌文献的形式。”

  九州一色的霜:托古装剧的福,我以前一直以为古代所有书都是蓝色封皮的那种线装书。

  草莓奶糖:+1

  始皇大大的狗:+1

  俞悦:“+1,不过以前的古装剧虽然很多剧情离谱造型拉胯,但还是好看的,近几年的古装剧我都没看过了。

  而且古装剧的布景妆造再考究也比不上这里的一比一还原,我们还是继续参观吧。”

  俞悦继续播放视频。

  解说老师:“我们经常有个说法就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唐代当时其实也是一样的。

  当时唐人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案头工作的时候其实也都是使用和后来的文房四宝类似的一些器具。

  比如这种毛笔,但它和我们后来看到的毛笔样式不太一样,这支毛笔是有笔盖,笔身和笔筒。

  这种样式的毛笔其实是皇家使用更多一些,这些器物在世界上是有原件的,在日本的正仓院就保留了很多这样的器物。

  历史原因我们也都知道,当时日本有很多遣唐使,他们来到唐朝之后呢买了很多东西回到日本。

  或者干脆就是唐朝的皇室赏赐给日本,然后日本人对这些御赐品进行仿制后保留下来的。

  虽然它是属于日本的文物,但在器物器形上,很多都是属于我们唐朝的工艺。”

  草莓奶糖:如果我能穿越,我一定要大声对二凤说:让日本人滚出拆那!

  始皇大大的狗:顺便对女帝说:倭国这名字就挺适合他们的,别改了!

  唐—太宗—李世民:就按你们说的做。

  武周—女帝—武则天:那么朕也跟太宗陛下一样听你们的吧。

  俞悦:“要是这些都是真的就好了,不过原来唐朝的毛笔就有笔帽了吗,我还以为直到现在才有那种塑料的呢。”

  ”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