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15章 冶铁

第115章 冶铁


老祖宗们就觉得,这鸡血打是打了,但是总有点不对劲,为什么努力的是他们,享福的是后世人?

  不过转念一想,后世子孙经历了百年屈辱,得被打的多疼有多怕才会有之前俞悦说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啊。

  那也行吧,谁让天幕上的是他们的后人呢,那他们累点就累点吧,等真的称霸世界了自然有人为他们负重前行。

  后人要是知道老祖宗们是这么想的估计得感动哭了,果然会自我攻略自我脑补的老祖宗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

  多说点,我们爱听。

  俞悦:“一言蔽之,四大发明是华夏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的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雕版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在这些华夏先民的发明中受益无穷,当然,华夏的伟大发明远不止如此。”

  嬴政听俞悦的语气颇为自豪,他也罕见地露出一些笑意,有这些就够大秦研究好一阵子了。

  本来他是想让那些方士都滚去修长城的,天幕这么一说,还是物尽其用让他们去研究火药吧,正好俞悦说火药危险,省得他再浪费其他人了。

  说到人,始皇陛下又开始犯愁了,他大秦怎么就那么缺人呢,要不让李斯动一动商君的法典?

  但是想想现在看似烈火烹油的大秦,嬴政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等什么时候六国遗民不再作乱,才是真正与民休息的时候。

  要是他大秦能够无缘无故多出几十万黔首就好了,始皇陛下开始做梦了。

  俞悦并不知道始皇陛下的天马行空,她想起来刚才王老将军问的马镫,道:“四大发明说完了,那我们就说一下刚刚王老将军问的问题吧。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

  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

  最早的马镫是单边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双边,进一步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它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华夏最迟在西汉时期就有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从西汉壁画中可见一斑。

  西方人在经过东方游牧民族入侵后逐渐装备马镫,从而诞生了新的社会阶级——中世纪的骑士贵族阶级。

  秦汉时,更加灵活机动的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

  至唐朝,骑兵成为主战兵种,用在大规模作战。

  唐王朝正是凭借强大的骑兵一举击败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周边游牧民族,创造了农业民族大规模战胜游牧民族的战争奇迹。

  马镫大多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镫更牢固,不被脱落。

  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镫的民族。

  马镫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并可能依此击败汉朝人。

  西晋时有单蹬,东晋十六国时有双镫。图片我放在旁边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从先秦到三国,几乎所有人在看到马镫长什么样子的那一瞬间就意识到它的出现意义有多么重大。

  王翦本人更是直接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神情激动难以自抑地对嬴政道:“陛下!老臣恳请陛下令墨家公输家优先建造此物!”

  嬴政并没有在意他的失态,他摆摆手示意老将军先不要着急:“悦娘子方才说马镫的建造跟冶铁有关,且先听下去。”

  王翦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东西好是好,可也得先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做出来。

  俞悦:“其实不止马镫,南北朝时期给坐骑发明的配件已经相当多了。

  小时候学《木兰辞》里不是有这么两句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鞍鞯就是马鞍和衬在马鞍下面的垫子了,辔头是驾驭牲口用的嚼头和缰绳,非要类比的话,大概相当于今天汽车的方向盘?

  总之教于秦汉的飞身上马,南北朝时期华夏人驭马之术精进了不是一星半点。

  与之相对的,是兵器的演变,华夏古代兵器经历了从石器到青铜器到铁器再到冷兵器时代结束,火药登上历史舞台。”

  九州一色的霜:从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飞速进步以后,铁器发展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已经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草莓奶糖:从管仲提出“官山海”以后,古代就一直是盐铁专营了。

  明月松间照:毕竟这些东西在古代都是妥妥的战略物资嘛,不过铁直到今天也是战略物资吧。

  俞悦:“对,从管仲提出‘官山海’开始,铁矿就逐渐由官方掌握,专人开采。

  华夏铁器的起源与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从商代的陨铁使用到春秋时期的冶铁技术掌握,再到战国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后来的炼铁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铁器在更广泛地区的传播。

  商代,中国先民已经接触了金属铁,并开始将铁加热锻打后制成器件加以利用。

  春秋时期,中国先民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开始使用铁器。这一时期,铁器多为小型工具,如削、凹口锄、刀等,但也有经锻制而成的中碳钢剑和白口生铁铸造的铁鼎等制品。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中逐渐取得支配地位,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中晚期炼铁技术进一步提高,铁器的出土已遍及七国地区,并见于北方的东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

  炼铁技术在春秋以前就有了,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生铁冶炼工艺才出现,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人工铁”即“铸造铁”。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可锻铸铁和炒钢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铁器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华夏在商代已知用陨铁加工制作铁器,西周晚期出现人工冶铁制品。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中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

  不过古代冶铁技术飞速发展,还要等到煤炭被发现以后了。”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