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97章 颜真卿2

第97章 颜真卿2


天幕上俞悦还在为古今的观众们拼凑颜真卿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站在离碑文稍远的地方,确保不会打扰到其他游客,然后继续开口:

  “颜杲卿夺回土门关后,派他的儿子颜泉明送叛将的首级去长安,但是却在途中经过太原时除了意外。

  由于袭杀叛将夺回要塞是非常大的功劳,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将颜泉明扣在了太原,他自己派人将叛将首级送往长安冒功。

  果然,其本人及帐下的蒋校都获得了李隆基的嘉奖。

  颜杲卿当时并没有把抢功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当时的情况真的是万分危急,他没有顾得上这件事情。

  等到天宝十五年正月,叛将史思明部率领精兵攻打常山,颜杲卿再派颜泉明到太原请发援兵,因为常山距离太原比较近。

  但是王承业拒不发兵,这也就是颜真卿在《祭侄季明文稿》里说的‘贼臣不救,孤城围逼’了。”

  九州一色的霜:有时候真的好希望历史就停留在大团圆的结局。

  咪咪是只小猫:是啊,如果故事的结局是他们成功平复叛乱然后在长安相聚终老该多好。

  明月松间照: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俞悦:“是啊,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常山郡被史思明叛军重重围困,双方兵力极其悬殊,颜杲卿率部与叛军激战六个昼夜。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八,常山城破。

  颜杲卿全家以及部将全部被俘,叛军让颜杲卿立即投降并招抚诸郡。颜杲卿始终一言不发。

  于是,叛军把刀架在他的小儿子颜季明脖子上,颜杲卿依然拒绝投降。

  最后,叛军又让颜季明劝父亲改变主意,颜季明誓死不从,当场被叛军杀害。

  颜杲卿则被押往洛阳面见安禄山,安禄山当场质问他,安禄山说是他保举的颜杲卿,颜杲卿才能任常山太守,他问颜杲卿为何反叛。

  颜杲卿一直怒骂不止,安禄山命令士兵勾出了颜杲卿的舌头,他含含糊糊已经说不清话,但仍然朝着安禄山的方向大骂。

  最终颜杲卿全家以及部将全部在洛阳遇害。只有他的儿子颜泉明和颜威明当时不在场才得以幸免。

  这也就是《祭侄季明文稿》里说的‘父死子陷,巢倾卵覆’了。

  乾元元年五月,唐廷为颜杲卿追赠谥号‘忠节’。

  颜季明被害以后,身体碎成了好多块,颜杲卿以及他的宗人部将其实也同样如此。所以颜真卿一直想找回他们的身体好好安葬。

  直到乾元元年,他出任蒲州刺史,才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他派颜季明的哥哥颜泉明再次到常山,把已经找到的遗骨带回家。

  但是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想,颜季明的遗骨只寻到了头骨。

  他是在常山郡被害的,所以他的遗骨是在常山找到的,而颜杲卿的遗骨是在洛阳找到的。

  找到侄子颜季明的遗骨,也算是了了颜真卿的一个心愿。他将侄子重新寻了一处风水宝地安葬。

  可斯人已逝说得容易,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看开呢,何况堂兄一家死得这样惨烈,于是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那篇《祭侄季明文稿》。”

  九州一色的霜: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草莓奶糖:他们从小学的就是孔孟之道,就是舍生取义,他怎么能不去呢。

  就要芋泥波波:说起《祭侄文稿》我就生气,弯弯领导人竟然把这种传世国宝拿到日本展出,真是蛇鼠一窝。

  咪咪是只小猫:结果小日本竟然把《祭侄文稿》原文做成食品包装袋,果然倭寇就是倭寇。

  始皇大大的狗:抗战时期他们不知道抢走我国多少国宝文物,但是却从来不展出,他们自己也知道见不得人。

  今天阳光:真的很讽刺,自己的国宝全是抢的别人的,他们这样抢着霸着又有什么意义。

  武则天听到这里眉头一挑:“日本?”

  好像是她刚准备赐名的倭国来着,在她这里装得倒是乖觉,却原来是狼子野心踩到她的后人头上了吗,那就还是叫倭国吧。

  始皇大大的狗:我们直播间这么多老祖宗,要是真能穿越我恨不得拉着他们的耳朵大声喊。

  始皇大大的狗:老祖宗们,日本就是倭国啊!他们那边有世界第一的银矿储量,缺钱就打啊!

  始皇大大的狗:最好打断他们的脊梁,打到他们亡国灭种啊呜呜呜。

  老祖宗们:很好,安排。

  俞悦也笑了,她道:“如果老祖宗们真能听见就好了。

  长安陷落后,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宝宣布即位,史称唐肃宗。

  颜真卿率部前往投奔,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之后他又奉命整顿朝堂律令,惩治了一大批不守法度的官员,而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等到长安光复之后,文武百官皆有封赏,而刚正不阿的颜真卿却受到了排挤,又再次被调离京城。

  直到唐代宗李豫即位后,颜真卿才再次被调回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右丞。

  等唐代宗李豫去世后,颜真卿又继续辅佐唐德宗李适,此时的他,已经是官至一品的四朝元老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刚正一生的颜真卿最终还是死在了奸臣的手上。

  公元783年,也就是唐德宗建中四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

  奸相卢启竟然打着安抚叛将的旗号,让德高望重的颜真卿前往叛军营中招抚叛军,这明明就是要将颜真卿置之于死地,却被唐德宗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许多大臣连夜上书劝皇帝收回成命,他们还纷纷劝颜真卿不要过去。

  可是他是颜真卿啊,他一辈子为国尽忠,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大唐,又怎么会向一个奸佞小人低头呢。

  他毅然决然地去了。

  已经古稀之年的颜真卿一进叛军军营就遭到了叛军的百般刁难,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干脆派人架起干柴要烧死他。

  颜真卿却自己站起来,自己要往火里跳,最终被人拉住。

  公元784年,李希烈又想要矫诏赐死颜真卿,却被颜真卿识破,在对使者破口大骂后,最终以死明志,终年76岁。”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