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62章 关于食盐

第62章 关于食盐


收拾完后,三人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聊天,圆圆和大黄就围着她们玩它逃她追。

  直播间弹幕也安静很多,只有寥寥几人在说话。

  蓝莓芝士多:我感觉岁月静好在悦悦的直播间具象化了,真的好温馨啊。

  九州一色的霜:给我都看困了,我先午睡了,你们陪她们吧。

  明月松间照:我也睡了,睡醒就能看王维大大的画了,啊,又幸福了。

  林家院子里,俞悦正有些好奇地问秋秋:“秋秋,赶海需要准备什么啊,我们这里离海边远吗,沙滩上真的会有成片的贝壳吗。”

  秋秋快要被好奇宝宝的念经念炸了:“我的好悦悦,你已经问了好多遍了,工具的话就带个桶带把小铲子和足够的盐就好了。

  其他的都用不上,沙滩上不会有成片成片的贝壳,起码你想象中那种漂亮的不行,五颜六色的那种是没有的。

  我们明天白天去赶海,要在退潮之前回来,很好玩的,离我家也不是很远,好啦明天你就可以吃到自己抓的海鲜了。”

  俞悦还是兴奋的不行,抓着秋秋继续问:“为什么要带盐啊,大海里的海水还不够咸吗?”

  秋秋叹了口气,认命的放下手机,给俞悦科普:“带盐是为了抓蛏子,盐捉蛏子就是利用渗透压。

  海水有盐分,蛏子适应了海水环境,如果降低盐浓度,它为了平衡渗透压就会吸入水分,于是就增重了。

  这本来是海洋生物适应海水盐分波动的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

  俞悦点点头,表示明白,不过说到盐,她感慨了一句:“现在我们倒是不缺盐吃了,这要是在古代,用这么多盐就为了抓蛏子,高低得被说两句暴殄天物吧。

  而且我们用的还是提纯过后的细盐,跟古代发黄发苦的粗盐比起来压根不是一回事。”

  天幕下没有午睡习惯的古人都竖起求知的小耳朵,总觉得俞悦接下来要说什么很了不得的东西。

  好多有午休习惯刚眯着的皇帝也被无情叫醒,没办法,盐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民生大计,马虎不得。

  秋秋也道:“对啊,古代科技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发达,沿海城市还好,内陆一般都是开采湖盐或者井盐。

  大多用的是煮盐法,煮出来里面杂质还是很多,盐是黄色的,炒菜也是发苦的,不过这已经算很好了。

  普通人家也就是炒菜的时候加一点点,有个味道就行,不吃也没办法啊,不吃身上就没力气,没力气就干不了活。”

  俞悦点点头:“就这点粗盐还是限量供应呢,古代是盐铁专营,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管仲了。

  那个第一次提出经济战概念的男人,一出齐纨鲁缟差点玩死鲁国,也是他第一个提出‘官山海’。

  官山海就是指海里的盐和山里的铁都应该是官府控制,收归国有,最后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也使国库充盈,自己成为春秋时代的一方霸主。”

  春秋时期管仲正准备向国君献上自己的治国良策,就被天幕提前剧透了,管仲有些哭笑不得,这算不算我抄我自己。

  几位千古一帝则是不约而同的都很是暴躁。

  嬴政奏折也不批了,朝会也不开了,就等着俞悦说后世的盐怎么个吃不完法,结果她倒好,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有的没的。

  刘彻也很捉急,好了好了,大家都知道管仲是千古贤相了,但是你能不能先挑重点说啊,朕要听制盐之法啊!!

  李世民倒是还好,毕竟他大唐现在也算是国库充盈了,甚至都不限制百姓的私盐买卖,他也眼馋制盐之法不过还能忍。

  朱元璋是个急性子,看俞悦说了半天还在春秋战国,嘀咕了一句:“这女娃子怎么不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说起,急死咱了。”

  永乐朱棣狠狠地共情老爹了。

  而各地的盐商则是祈祷俞悦不要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他们知道后世不缺盐了,但是能不能让他们独美啊!

  这主播可别说什么后世制盐法,这跟生生从他们身上割肉有什么区别。

  俞悦可听不到他们的祈祷,听到了也不会在意,她继续科普:“后来历朝历代也大都是由官方垄断盐的经营权,毕竟盐的税收之丰厚令人咂舌。

  不过皇帝们也苦盐商久矣,比如刘野猪,在他之前其实是允许盐商贩盐的,官方并没有垄断。

  但是他要打匈奴的时候,管这些人要钱。结果大家都跟他哭穷,他一生气就收回经营权了,主打一个谈不拢就掀桌子。

  后来唐末开始,大都是盐商产盐,朝廷低价从盐商手里购买,又再发给各个经销商售卖。

  资本家嘛,从古至今都是一路货色,肯定要把从朝廷那里亏损的,加倍在百姓身上讨回来,于是理所应当的,盐价就变成了天价。

  所以其实唐代开始,也有人用醋布来代替盐,吃的时候剪下一小块放在菜里,四舍五入等于放盐了,所以不要小看先民的智慧。”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嗯嗯嗯好好好知道了,所以你们后世到底怎么制盐的你能不能快说啊!你这后辈是不是要急死我们啊!

  俞悦:“说起井盐,就不得不提诸葛武侯了,刘备集团入蜀时,刘备先生和诸葛亮就非常重视盐井生产。

  他们大力提高盐的产量,以确保军需民食日常供应的同时还要设法往邻国卖盐以换取物资,从而扩大财源,使蜀汉无匮盐缺钱之忧。

  诸葛亮当家时,蜀汉的盐井有官办、民办两种:官营者,归盐官直接管理;民营者其产品也一律由盐官统一并购销售,所得盐利酌情分配。

  丞相为了增加盐赋收入,开凿了许多新井来增加产量。不仅在成都附近凿有许多盐井,而且还扩大到巴东地区。

  据后世考证,丞相在产盐工艺上还首创了火井煮盐法,也就是拿天然气替代木炭当燃料,煮盐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天然气还比木炭清洁环保,算是领先世界一千年了。

  丞相虽然要靠国营企业来增加财政收入,但也深知盐对于民间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单纯提高盐价来增加财赋收入会破坏民间生产,降低蜀汉政权在蜀地百姓心中的认同感。

  同时蜀地的盐业多为地方豪族掌控。所以,丞相的官山海政策,其实还有打击敌方豪强加强政府对国家资源的调控能力的意思,为此丞相他老人家采取的途径是降低成本、提质量,从而使产品畅销以保证盈利。

  不得不说,还得是丞相啊。”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好好好,等这么半天就一个火井煮盐是吧,真有你的啊俞悦。

  那他们能怎么办呢,也只能含泪继续等了。

  俞悦:?(???)?。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