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35章 韩文公祠

第35章 韩文公祠


俞悦到了韩文公祠的门口,先给直播间的观众们打了个预防针:“没错,韩文公祠就是我要来潮汕的八成理由。

  就是为了来瞻仰一下这位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主人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昌黎公,韩愈先生。

  这个凭一己之力让韩非从韩子变成韩非子的男人。

  接下来我要开始吹他了。”

  唐朝之后的文人们并不意外,听到俞悦说怼天怼地怼鳄鱼的时候,就猜到她要说谁了。

  天幕下正在为学生李贺奔波的韩愈闻言一愣,韩昌黎是他的自号没错,可是,他真的能比肩韩子吗。

  九州一色的霜:《师说》、《马说》、《谏佛骨表》、《讳辩》,韩文公传世名篇实在太多了。

  咪咪是只小猫:文科生DNA动了,那可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啊。

  俞悦把镜头转向身后的韩文公祠大门,向直播间观众介绍道:“这里是韩文公祠的广场,这本书上写的是韩愈《劝学解》里的名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俞悦进入韩文公祠正门后,看到一条小路,她驻足良久,随后边行边道:“这条石梯一共有51阶,这是因为韩愈到任潮州刺史时是51岁。”

  她进入主祠后,看见左边有一块写着“功不在禹下”的石碑,笑着道:“这是韩文公称赞孟子的话,没想到被后人反拿过来赞他了。”

  俞悦悠悠道:“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好的品质都需要用苦难浇灌,所以好像我们所熟知的名人们大都各有各的不幸。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韩愈。

  他三岁时就父母双亡,之后由兄嫂抚养,没多久哥哥也撒手人寰,嫂嫂一个人拉扯他和侄子十二郎长大。

  年少的韩愈立志要出人头地,奉养长嫂,于是更加刻苦读书。

  然而事情却没有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天幕下白居易和元稹叹息一声,安史之乱啊。

  俞悦继续道:“韩愈科举之时的唐朝,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内斗,宦官乱权,称得上一句内忧外患。”

  开元年间的李隆基杀了俞悦的心都有了,能不能住嘴啊!怎么老提他的安史之乱呢,呸,什么他的,明明是安禄山史思明胆大包天竟然敢造反。

  这下好了,太宗皇帝肯定又要骂他了。

  李世民已经骂累了,他吩咐房玄龄:“通知李亨,让他动手吧。就做成暴毙吧,朕一想到李隆基这三个字就犯恶心。”

  贞观群臣除了房玄龄,眼观鼻鼻观心,个个低着头在腹诽,陛下不愧是他们的陛下,爽了。

  俞悦并不知道这一小插曲,只是继续道:“而且那个时候,科举是不糊名的,也就是说,考官是能看见考生的名字的。

  这就意味着,上升通道基本都是掌握在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手里,所以我们说,古代寒门难出贵子。

  于是韩愈一连三次科考不第,然而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参加第四次科举。

  讽刺的是他第四次仅仅是将第三次的文章改了改就交卷了,这一次他因为有陆贽的慧眼识珠而成功考中进士。

  他以为他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可他的长嫂却在这个时候去世了。那个为他和侄子十二郎操劳了一生的女人。还是没有等到他的结草衔环。

  他也只能把所有的遗憾写进那篇《祭郑夫人文》:绝而复苏,伏惟尚飨。”

  天幕下韩愈听到这里,久久地沉默下来,好久没有人与他说起过长嫂了,还有十二郎,他有些盼望今夜故人入梦。

  李贺躺在床上,听天幕说到这里也是苦笑一声,他的老师和他,看来都不是什么好命之人。

  俞悦有些想伸手抚摸石碑又不太敢,干脆直接摸了摸镜头才继续说道:“韩愈于是回乡为长嫂守丧五个月,之后回到长安参加吏部试。

  熟悉的三次又三次来了,他三次吏部试不中后,想给当朝宰相毛遂自荐,这事很多大佬都干过,比如李白杜甫。

  但丞相也不理他,韩愈苦于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于是他写下千古名篇:《马说》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辗转到了而立之年,韩愈于出仕一事上却还是没有进益,迫于生计,他只能无奈投奔藩镇节度使,做了幕僚。”

  苏轼和弟弟苏辙听到这里,也在为偶像鸣不平:“昌黎公当世大才,竟也六试不第,真是令人不解。”

  苏辙点头赞同,谁说不是呢。

  这次没等玄宗赐金放还自己主动辞职的李白提前和小迷弟杜甫会师,以前是为了修仙,现在纯粹是游山玩水。

  李白听到这里也有些物伤其类之感,对杜甫道:“料想这位昌黎公也是郁郁不得志。”

  还年轻的杜甫比较气盛,他道:“我倒觉得,他不会就这么认输的。”不然可担不得韩子两个字。

  刘禹锡此时正和好友柳宗元坐在一起看天幕直播,听到这里也是摇头:“这个韩昌黎,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才刚刚开始呢。”

  面色难掩苦闷的柳宗元闻言也微微露出一丝笑意,他点点头:“正是如此。”

  俞悦:“但是,他毕竟是韩昌黎,那个南墙见了他都回头的百代文宗。

  贞元十六年,32岁的韩愈被召回长安,经过第四次吏部试后,终于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也开始了他的怼怼之旅。

  通过铨选后,韩愈被唐德宗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国子监在当时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韩愈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老师。”

  草莓奶糖:要来了要来了,一堆千古名篇向你走来了。

  九州一色的霜:他是教书的,我也是教书的,四舍五入我和昌黎公是同事,给自己贴金.jpg

  唐—韩愈:韩某并无甚金可贴,亦是一行路人矣。

  九州一色的霜:这就是韩子的格局吗,完了,我要陷入韩文公的人格魅力里了,救救。

  明月松间照:没救了,给你把土踩实了,安心待坑底吧。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1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