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世界第一强国 > 第912章 倭国朝局(上)

第912章 倭国朝局(上)


船长不是没有这种想法,一举攻入倭国京都,将狗屁天皇给抓了,也省得麻烦。

  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令如山,他们得到的军令,只是阻拦倭国渔民捕鱼。

  如果他敢违抗军令,不管最后有没有抓到倭国天皇,或者其他功劳,等待他的也只有最严酷的军律。

  何况,只凭他们这些人,想要突破重重阻拦,一举攻入倭国京都,那也是千难万难。

  首先便是炮弹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炮弹为依助,火炮和枪支将会变成废铁,又如何杀人。

  其次,国战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必须服从大局,从大局出发。

  “老子看你是皮痒痒了是吧,滚一边去。”

  船长笑骂了一句,命文书记录此战详细经过。

  “嘿嘿嘿......”

  炮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挠了挠头,去摆弄他的火炮。

  文书拿出纸笔,详细记录着此战经过,提笔写上时间、地点,以及屠杀倭国渔民的经过。

  然而,准备写下船长下令攻击岸上倭国驻军的时候,不由停下笔墨,对船长问道。

  “将军,那个...那个岸上情况如何描述,是如实描述,还是......”

  说着,文书朝硝烟弥漫的岸上指了指。

  “就说一时不慎,不小心将炮弹打到岸上。”

  船长早就想好了对策,听文书问起,随口道来。

  “将军,这恐怕不妥吧,就算瞎子也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文书小心翼翼的提醒着,希望船长换个说法。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要是真这么写了,恐怕定海伯绝不会饶了我。”

  船长暗暗点头,觉得文书提醒的颇有道理,可是,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于是,猛的拍了下文书,笑着说道。

  “你不是北郊书院出来的读书人吗,那你的主意一定非常多,快帮我想想,我那边还有一壶上好的美酒。”

  突然被膀大腰粗的船长拍了一下,文书感觉很疼,耸了耸肩挣脱船长的手臂,提醒道。

  “将军,这可是弄虚作假,后果更严重!”

  闻言,船长顿时不高兴了,妈的,老子和你好说好商量不行,你他妈非要和老子作对是吧。

  于是,双手交叉,在文书面前晃动了几下,威胁道。

  “袁昆,跟在本将军身边不短了吧。”

  闻言,这名叫做袁昆的文书微微一愣,随即看到船长不善的目光,连连后退几步,问道。

  “将军这是何意?”

  “没什么,陛下不是常说,读书人不能只知道读书,也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嘛,所以本将军帮你锻炼锻炼身体啊。”

  船长笑吟吟的说着,一步一步朝袁昆走去。

  “李明达,别以为你是船长,我就怕了你,想让我弄虚作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是你敢动我一下,我就将此事告诉陛下。”

  袁昆倔强的看向李明达,就算打死他,他也不会弄虚作假。

  李明达心里那个气啊,原本他以为威胁几句,袁昆就会按照他的意思办,如今看来,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了。

  于是,脸上堆起灿烂的笑容,分析道。

  “倭国之人利益熏心,毫无信义可言,曾在天津卫造成五万将士死伤,如今仇人近在眼前,要是不打上几炮,本将军实在...实在是良心难安啊!”

  说着说着,李明达眼中挤出泪水。

  看着李明达那副伤心欲绝的模样,袁昆心有不忍,想了想说道。

  “那好吧,我就改成渔民逃向岸边,所以将军才不得已下令开炮。”

  “多谢,多谢,我就知道你小子是自己人,哈哈哈......”

  李明达也不装了,直接笑了起来。

  袁昆突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是,他是读书人,做人讲究诚信,既然答应了,便不会反悔。

  于是,便改成渔民逃向岸边,李明达为完成任务,下令船只开炮。

  ......

  大明共出动四十九艘铁甲船,每七艘铁甲船编为一个船队,奔向倭国各个海域,绞杀倭国渔民。

  其他六处海域发生的情况,和这里差不多,将所有下海捕鱼的倭国渔民全部杀害,甚至都向岸边倭国驻军开炮。

  而倭国官府得到消息的时候,战事早已结束,只留下漫天硝烟和尸体,代表着发生过战事。

  后花园天皇看着呈上来的战报,首先想到的是大明会不会打过来,他会不会有危险。

  至于那些死伤的倭国将士,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其实仔细想想,倒也可以理解他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数百年以来,倭国大权一直掌握在各任幕府将军手中,而他只是名义上的掌权者,傀儡而已。

  就算在吴太妃的帮助下,让他重新获得大权,但一时之间,身份还难以转变。

  “天皇,大明仗着船坚炮利,杀我百姓,毁我家园,我们必须进行反抗,否则,民心不稳,倭国必乱!”

  倭国左大臣建议道,身为倭国百官之首,他必须对此作出判断。

  “臣等附议。”

  倭国其他大臣纷纷附和,双膝跪地。

  “天皇,臣认为此举万万不妥,如今大明船坚炮利,抵抗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臣建议,不如派遣使节前往大明,拜见大明皇帝,言两国互为友邻,应保持友好。”

  倭国右大臣提出了不同见解,觉得倭国地方大明,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自找灭亡。

  “臣等附议。”

  倭国大臣再次附和道。

  倭国所有事务全都出自于幕府,他们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早已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要不侵害他们的利益即可。

  “此乃误国之言,天皇刚刚掌权,理应聚拢民心,扬倭国之风,岂能向大明求和,这不是让大明以为我们好欺负,瞧不起天皇吗!”

  左大臣嘶声揭底,愤怒的喊道。

  “聚拢民心,扬倭国之风?”

  右大臣摇摇头,轻蔑的看了眼左大臣,无语道。

  “一味抵抗,只会惹怒大明,让倭国变得更加民不聊生,又何来聚拢民心,扬倭国之风。”

  “所以当务之急,应遣使入明,方为上上之策!”


  (https://www.02sw.net/3737_3737907/111102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