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112章 关于内阁

第112章 关于内阁


朱棣交给妙锦一个任务,跟朱有炖探讨一番内阁之事。

  内阁?妙锦从没听过这个词,不明所以,一窍不通,又怎么去和别人探讨?

  关于内阁,朱棣想获得更具体的设想,自己又拉不下脸来向朱有炖请教。只能让妙锦去。

  只要妙锦一开口,朱有炖必然知道是他的意思。

  在朱有炖面前,他总是无端想起先帝对朱有炖的偏爱,内心总是不平衡,不能心平气和地求教。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认为这些本事,都是父皇教的。

  父皇把这些珍贵的知识都教给了朱有炖,却没有教给他,这让他心里无比酸涩。

  夫妻一体同心,对于朱棣心中的这些曲曲折折,妙锦慢慢体会到一些。

  妙锦对内阁丝毫不懂,要想把这个问题讲明白,朱有炖颇费了一番脑筋。

  思忖了片刻,朱有炖决定从妙锦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说起。

  同上次一样,他在纸上列了几个问题,让妙锦挑选。

  妙锦选中了年号这一项,这是她心中的一个疑问,尚未向朱棣求证,

  她推测,永乐这个年号来自于长乐宫的“长乐”二字,朱棣之所以选定这个年号,是为了生母碽妃。

  长乐宫是碽妃生前居住的宫殿。

  朱有炖理顺了一下思路,耐心解释道。

  今年本是建文四年,根据传统规定,今上选定的年号要到第二年才使用。

  那么,改元之前的这几个月,使用什么年号呢?今上十分纠结。

  继续使用建文年号,让他感觉相当尴尬。

  倘若不使用建文年号,应该怎么办呢?

  大臣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废去建文年号,称为洪武三十五年,表明今上的皇位继承于太祖,而非建文帝。

  这样一来,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建文元年、建文二年、建文三年是否改为洪武纪年呢?

  今上的本意,只是改今年这一年。

  为了避免引起今上的不快,一些大臣开始在奏对时把建文元年称为洪武三十二年,建文二年称为洪武三十三年,建文三年称为洪武三十四年。

  后来,其他大臣纷纷效仿,渐渐成了朝中一种通行的做法,今上没有反对,算作了默许了。

  这样一来,建文年号,在朝廷当下的各种文书中彻底消失了。

  关于年号的这些事,妙锦从没细想过,现在听朱有炖说完,似乎有那么飘飘渺渺的一点儿开悟,也许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听课时渐入状态的感觉。

  朱有炖接下来讲解,先帝在位期间的决策流程。

  上朝时,群臣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先帝决策,形成旨意。

  随后,负责此事的部门,把先帝的圣旨下发执行。

  这就好比书店的经营,一些大事,妙锦拍板后,交给朱有炖去办,朱有炖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再分别交给熊宁杉或者书店夏掌柜去办。

  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下执行。

  对于书店的运转,妙锦自然上心。

  “有没有可能记录出错呢?”妙锦问,“如果有人故意欺瞒,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先帝设立六科给事中,分别是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正好与六部对应。

  一项政务,涉及到六部中的哪个部门,便由这个部门对应的给事中,负责记录在案。

  这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和两名给事中同时执笔,形成三份记录,相互对照,防止出错或者蓄意欺瞒。

  “那书店是否也可以设置给事中这样的职位,进行监督?”妙锦问道。

  “这样互相牵制的机制,可以适当变化后,用到书店的日常管理中”,朱有炖点点头。

  小丫头片子心里只装着赚钱的事儿,不管说起什么问题,都能触类旁通到书店的生意上,朱有炖心中感慨不已。

  “此外,先帝还让司礼监的宦官同时记录,并且追踪文件的下发情况,进一步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朱有炖说完这句话,起身宣布,“下课”。

  “你可以一直连着讲,我不累”,妙锦有点儿心急,她想让朱有炖多说些干货,以便她交差。

  当然,凡是与赚钱有关的事儿,妙锦都听得入迷。

  朱有炖打着哈哈道,“我还没想好怎么讲”。

  稍事休息后,继续上课。

  记录圣旨的文件一共留存五份,分别由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各科给事中的官员和司礼监宦官阁抄录一份,形成一个相互监督、核查的体系,以保证旨意的顺畅执行。

  御史台是负责监督百官的监察部门。

  听到这里,妙锦似有所悟,“刘伯温先生曾担任御史中丞”。

  “没错儿”,朱有炖点点头道。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先帝废除丞相,直接掌管六部,重大政务全都由先帝亲自处理。

  工作量陡然增加,遇重大事情也需要找人商量,先帝除了让翰林院、左春坊、右春坊的官员帮忙查阅奏章外,又设置了四辅官,协助处理政务,但是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不久后,先帝宣布废除。

  洪武十五年,先帝又参照宋朝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随侍左右,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一些政务处理上提供参考意见。

  殿阁大学士的职责仅限于辩论思考,不负责决策。

  先帝每天废寝忘食,工作量最大时,每天处理的政务多达四百余件,公文二百多份。

  提起先帝,朱有炖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思绪波动起伏,他端起茶杯,轻啜了两口,平缓一下情绪,继续讲解。

  今上让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是有意扩大他们的权限,让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辅助决策群体和机制。

  形成一整套流程后,大幅提升决策效率。

  “今上是想放权给解缙他们?”妙锦问道。

  “只是让他们提出备选方案,最终决策权仍在今上手中”,朱有炖答道。

  就比如,那么多店铺,涉及各行各业,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过问。

  妙锦精力有限,分身乏术,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跟在身边,帮妙锦出主意、想办法。

  只要能与生意的事儿联系到一起,妙锦便能理解得相当透彻。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