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105章 皇长女对妙锦恶意尽显

第105章 皇长女对妙锦恶意尽显


阿楹进宫的消息,是朱有炖专门派人跟玉英说的。

  送信之人并非宫人,而是做生意的小贩,这是熊宁杉的关系。

  昨天的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玉英完全可以说是一场误会,毕竟她只是让女医给妙锦把脉。

  得让四伯亲眼目睹她女儿的恶意,触目惊心,才会重罚,否则很可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轻轻斥责了事。

  若是犯错成本如此低,朱玉英肯定还会再犯,得让她触怒龙颜,四伯才会舍得给长女点儿颜色看看。

  玉英是四伯的女儿,别人出面收拾不合适。

  只能给她制造机会,助她犯更大的错。

  玉英担心失去父皇的宠爱,很怕很怕。

  就连母妃回京这样重要的时刻,父皇都不肯屈尊留宿一晚,父母之间的感情当真已经寡淡如水,仅仅维持着表面形式而已。

  她心痛父皇和母后之间的疏离,父母感情弥补无望,她只想报复,让徐妙锦得到应有的惩罚。

  她不相信徐妙锦对父皇情有独钟,她要揭开徐妙锦的丑陋面目,让世人都瞧瞧。

  她从没想过,徐妙锦的面子和他父皇其实是一体的。

  妙锦在昭仁殿的消息,是雪见说的。

  妙锦走后没多久,雪见就接到了朱有炖传来的讯息,她不露声色地向朱玉英坦诚相告。

  朱有炖在宫外买了五六份早点,让宫人分别给长乐宫和坤宁宫送去,以尽孝心。

  长乐宫那一份是三保亲自送过去的。

  为了避免被盘问,玉英特地换上宦官服饰来到昭仁殿。

  她早已盘算好了,告诉徐妙锦一个惊天内幕就马上撤。

  这个消息,是通过收买朱权府上的宫人得知的,徐妙锦仍是处子之身。

  玉英只是过来告诉徐妙锦:所有人都知道了,父皇从未临幸过你。

  这个消息的爆炸点不在于徐妙锦是否被临幸过,而在于所有人都知道了。

  所有人都会因此看轻徐妙锦,所有人都对会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就算不宣之于口,光眼神的交流就足够有杀伤力,这才是吸引玉英挺而冒险的关键。

  害一个人,不需要有多高的天赋,只要无限制地突破底限即可。

  作恶不难,难的是不作恶。

  朱玉英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御前总管太监汪景弘出宫去梅殷驸马府传旨,正巧不在。

  如果汪景弘在的话,或许能拦下玉英。

  别的宦官认出了玉英的身份,不敢拦,只是进到乾清宫里面,打算回禀。

  解缙正唾沫横飞地谈论修书一事,今上听得十分入迷,宫人不敢打扰。

  昭仁殿的大门打开时,妙锦以为,是朱棣过来看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起身迎过去。

  见到朱玉英的一刹那,妙锦的笑脸僵住了。

  这尊瘟神怎么找到了这儿?

  朱玉英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关严门后立即开口,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但足以让徐妙锦听清楚。

  “父皇从没临幸过你,你至今仍是处子之身,你这个恬不知耻的女人,仗着父皇的宽仁到处招摇撞骗。知道父皇为何没幸了你吗?他对你根本毫无兴趣,更不想让你生孩子,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你的笑话,你活着就是笑话,早晚有一天,父皇会厌弃你,把你像破抹布一样丢开”,朱玉英气势凌人地说完,转过身,打算扬长而去,没想到撞见父皇怒气冲冲的脸。

  朱玉英心如擂鼓,脸色苍白,父皇何时来的,他听到了多少?怎么开门没声儿呢?

  “马顺”,朱棣压着怒气,唤了一声。

  马顺应声出现,他是锦衣卫正四品指挥佥事。

  “送郡主回府,无旨不得外出”,朱棣语气淡淡地吩咐道。

  马顺领命候在门外。

  被父皇抓了个现形,再也无法狡辩,朱玉英的腿脚犹如千斤重,一步一步挪出门外。

  “狗儿”,朱棣又唤了声,“去坤宁宫把黄俨叫来。

  宦官王彦领命而去。

  妙锦呆呆地站在原地,朱玉英的话,她没听明白。

  她天天和朱棣宿在一起,怎么可能还是处子之身?朱玉英是失心疯了吧。

  这种事儿,没法问别人,只能求助于朱棣,她热切的目光探入他眼底,想找寻一个答案。

  他的双眸润泽如水,深情地凝视着她。

  她受不了他这样的目光,每次都被其轻松俘获,蓦然垂眸,耳尖微红,面颊发烫,绯色尽染。

  “还有些政务没处理完,先跟我去乾清宫”,他与她十指交缠,拉着她去乾清宫。

  她神情恍惚地跟着。

  吏部左侍郎蹇义正等在乾清宫,等着商议科举取士之事。

  蹇义比朱棣小三岁,深得先帝信任,侍从先帝多年,处理过很多机要文件。

  朱棣带着妙锦坐下,示意蹇义继续说。

  妙锦起初脑子里嗡嗡作响,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后来才听出些来龙去脉。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臣被处死后,其他很多文臣惶恐不安,心存观望。

  为了安抚文臣,让他们专心办差,朱棣特地把蹇义叫来,起草一份诏书,安抚人心,并且商议筹备明年乡试。

  蹇义坐下来一丝不苟地写着,殿内静得只剩下细微的笔触声。

  朱棣在看另一份奏疏,妙锦凑过来一起看,但是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不知不觉中还有些困倦,只得拿了一块杏脯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提神。

  她对政务实在不感兴趣。

  蹇义写罢快速检查一番,呈交御览。

  文字对于蹇义,如同食材对于妙锦,信手拈来,即成佳作。

  妙锦叹为观止,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棣通读一遍后随即用印。

  君臣二人高度默契,妙锦显然是个多余的人。但朱棣不肯放她走,她也不知能躲去哪里,  索性拿起本书来读,是旧汉书。

  翻开的这一页正好是汉文帝的故事,这是朱棣正在读的。

  妙锦曾听他多次在面前提起“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她听得似懂非懂,现在亲眼看见政务处理过程,似乎有所悟,却又说不上来悟到了什么,朦朦胧胧,似有还无。

  一份差事,只有真正用心,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微妙之处。

  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若论敬业,朱棣鲜有人能及,妙锦这样想着,不由得心生佩服。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