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101章 王妃到京师

第101章 王妃到京师


“会不会不让我出宫了?”这是妙锦眼下最关心的问题。

  “不会”,他语气笃定,令她安心不少。

  “皇长孙也来?”妙锦又问道,人生第一次当老师,内心十分忐忑。

  “没错”,他伸手勾了勾她的手指,随即紧紧握了一下,让她安心。

  京师是人口百万级的大城市,而北平的人口只有三十多万,教育资源远不能与京师相比,王妃此举甚为精明。

  妙锦觉得,王妃的一举一动都是理性决策。

  这样出色的女子,凡人是不能与之相互比较的。

  越比越苦闷,索性不去想。

  在王妃面前,妙锦是平凡渺小到尘埃的女子。

  朱棣喜欢王妃是理所当然的。

  妙锦的心莫名不安,低头捏着手指,歪在他背上,他回身抱住她,紧紧搂着。

  妙锦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滔天的权势,除了皇上没到,京师全部最有权势的人都到了。

  在京皇室宗亲以今上的亲弟弟宁王朱权为首,朝中大臣以曹国公李景隆为首,全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东水关码头,迎接大明帝国新一任皇后,今上的正妻。

  就连平时吊儿郎当的朱有炖,都换上了朝服,与皇室宗亲在一起。

  今上只准了定远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的假,其他在京四品以上官员悉数到场。

  妙锦今天穿的也是朝服,参考前朝仪制紧急赶制的皇贵妃朝服。一旦册封,她将是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皇贵妃。

  按规矩,妙锦理应站在最前面,垂手肃立,遥望那越来越近的船帆。

  无奈天气太热了,今上特许她坐在轿子里等。

  轿内有限的空间里,塞满了油布包裹的冰块。

  在场的其他人是无法享受这份待遇的,即使朝服再厚热,也不挪动丝毫。

  他们屏息凝气,齐刷刷望向远方,眼神热切而欢喜。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到了。

  还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妙锦心里有点儿小怨气。

  王妃从小在京师长大,城里哪条路她不认识?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干等一上午吗?

  妙锦跪地行礼的时候,她心里的牢骚就没停过。

  王妃走下船,伸手把妙锦扶起来,不是虚扶,实打实地用劲了。

  后面的王公贵族、朝廷大臣在王妃的“免礼”声中纷纷起身。

  面对黑压压一片人,皇长孙朱瞻基毫不怯场,有板有眼地向妙锦行礼,口称“师父”。

  随后,王妃左手拉着妙锦,右手牵着朱瞻基,走在最前面,神情端正而坦荡。

  三人上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内,不必再装样子。

  妙锦长长地吐了口气,王妃目光柔和,笑嗔道:“都多大了,还像个小孩子”。

  妙锦吐吐舌头,给朱瞻基递过去一包奶片,一包杏脯,把一包核桃仁给了王妃。

  王妃往嘴里接连塞了两块杏脯,半个核桃仁,用力地嚼着,向妙锦点点头道:“味道不错”。

  朱瞻基小朋友只吃奶片。

  妙锦的心不由得放松下来,她们本就是一家人,就算没有朱棣的关系,她们也是一家人,血脉相连。

  今上在宫里准备了家庭私宴。

  所谓私宴,就是只有皇室宗亲在场,包括驸马。

  这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场面颇为壮观。

  朱瞻基在众目睽睽之下,正式行了拜师礼。

  从此以后,如果朱瞻基大逆不道,妙锦就得接受最严厉的处罚。

  秦惠文王嬴驷当太子期间,触犯了禁律,他的师傅公子虔被处以墨刑。

  往后,妙锦的人身安危不再仅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朱瞻基有没有犯错。

  这个师父当得有点儿不太划算,但是悔之晚矣。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就算想反悔,也不敢说呀。

  朱棣这是闹得哪一出啊?小范围告知一下不就行了?

  妙锦叫苦不迭,连饭都没怎么吃。

  妙锦以为朱棣今晚不会再回长乐宫了,但是朱棣只是去坤宁宫走了个过场。

  脱去繁琐的朝服之后,又把脸上厚厚的胭脂水粉清洗干净,妙锦窝在软榻喘息了好一会儿才去了浴室。

  这一天累得呀,腰酸背痛腿抽筋,浑身上下,酸痛难忍。

  换上月白色软纱袍,吃着冰镇的荔枝,妙锦的魂魄才渐渐归位。

  朱棣把她抱到膝上,为她轻柔地按着双肩。

  妙锦闭着眼指挥道:“这儿,还有这儿,再用力些”。

  经络疏通的感觉太美妙了,酸酸麻麻,清清爽爽,朱棣真算得上是按摩专业的天才,对穴位的掌握特别准。

  不知道过了多久,妙锦甜甜地睡着了。

  朱棣没被抢走,  妙锦的心又回到了肚子里。

  她有情饮水饱,只要朱棣在他身边,别的都可以商量。

  皇位、储君这些事,她根本不在乎。

  当前,她最在乎的事只有两件,其一,朱棣,其二,钱。

  宫宴过后,朱有炖又添了一个新身份,皇孙师助理。

  今上和王妃,不,皇后,都是聪明人,怎么可能把皇孙的前程完全交托于读书不多的妙锦身上。

  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妙锦之所以有幸当上这个幌子,还有赖于和朱棣的特殊关系。

  皇长孙的教学重任几乎完全落到了朱有炖助理身上。

  当然,在照顾皇长孙吃喝等生活细节方面,妙锦必定会全力以赴做好的。

  在皇长孙的教育问题上,皇上和皇后两口子出奇地步调一致。

  几乎都不用商量,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个默契度,让妙锦心里直冒酸水。

  皇长孙的就学地点选在梅园。

  妙锦心里老大不乐意,有种私有财产被无偿征用的感觉。

  皇宫那么大地方不选,偏偏相中了妙锦这一亩三分地。

  妙锦不是没有提出过反对的声音,她拐弯抹角地给朱棣提醒:去梅园读书的话,离皇家图书馆——大本堂太远了。

  孰料,朱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梅园的藏书就足够皇长孙学习了。

  反对无效,妙锦的心别提多郁闷了。

  梅园的书再多,那是你的吗?那是我的呀,我徐妙锦一个人的呀。

  这还不算完,朱棣还让妙锦把梅园的书全都整理一遍,以备皇长孙学习。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