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85章 朱棣登基

第85章 朱棣登基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燕王朱棣拜谒明孝陵后,接受群臣劝进,在奉天殿登基称帝。

  妙锦在朱有炖的陪同下了,回了徐府,在三哥徐增寿灵前上香后,径直去了祠堂。

  徐辉祖带兵抵抗燕军失败后,就一直跪在祖宗祠堂,谁叫都不肯出来。

  今天是第四天,是朱棣登基的日子,也是表忠心的最佳时机。

  徐辉祖如果去参加了朱棣的即位仪式,可能过往种种会一笔勾销。

  可是他脊背挺直地跪在父亲的神位前,连盔甲都没脱,上面的斑斑血迹已变得暗红。

  “大哥”,妙锦走进祠堂,跪到大哥身边。

  画像上的父亲威严地向下注视着,似乎在无声的指责。

  妙锦心虚,不敢抬头。

  她因为一己喜爱,抢了长姐的丈夫,她帮朱棣夺了皇位。

  无论哪一件,都难以得到父亲的原谅。

  她应该请罪,受家法。

  她没资格劝说大哥明哲保身,见风使舵。

  父亲和大哥追求的是俯仰无愧于天地,她在他们面前自惭形秽。

  朱棣就藩二十年,拼死戍边,有功于社稷,凭什么就凭建文帝一句话,他就得被削被废?

  建文帝在削藩之前,有想过要善待他的叔叔们吗?

  她想不明白,凭直觉站在了朱棣一边。

  “是来给燕王当说客的吧?”大哥的声音无情而冰冷。

  “我只是来陪陪大哥”,妙锦摇摇头。

  “回去告诉他,谁劝都没用”,徐辉祖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哥保重”,妙锦行礼告退。

  从徐府出来,见妙锦心情低落,朱有炖带着她去了街边一家书肆。

  四方柜台后面站着的老板,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手里领着一个五六岁清秀脱俗的小姑娘。

  两位衣着靓丽的少女正在游记、神话、民间故事那架书前挑选。

  “这本《芭蕉秋雨》我找了好久,想不到这儿有。”

  “哇,《云微草堂记》!终于找到了,文笔细腻而生动”。

  妙锦在一排科举考试用书前停下。

  “夫人来陪相公买书吗?这些都是最新刊印出来的”。

  妙锦和朱有炖的衣着低调中一股清贵,老板不敢怠慢,热情介绍道。

  妙锦闻言一愣,她和朱有炖像夫妻吗?

  朱有炖比妙锦大一岁,两人年龄相仿,而且妙锦今天梳的是妇人发式,难怪老板会把他们当作夫妇。

  自从跟着朱棣拜祭祖陵后,只要不穿男装,她便是妇人装扮。

  她已嫁为人妇,不希望再有朱权那样的闹剧发生。

  朱有炖也不解释,只是儒雅一笑。

  妙锦打量了一下书店,四周全是书,只是中间空出了一块地儿,放了一张正方形木桌,上面摆放着纸张和文房四宝,四面各有四五个矮凳,以便于顾客誊写、抄录。

  京师最繁华的地带,寸土寸金,书店面积虽不大,要把铺面盘下来,也得花费不少银子。

  得回去计算一番,看看还有多少存银。

  书肆老板大概想不到,妙锦不是来买书的,她想买的是整个书肆。

  战事结束,不用再做沙盘,心里总得有点儿寄托,妙锦想尽快理顺店铺的经营。

  生意一开张,便有源源不断的银子。

  再多的烦心事,只要看到成箱子的金银,也能减少大半。

  回了梅园,朱有炖便自顾自地喝茶倒水,吃女卫端上来的点心,还让随身护卫把一袋子药材倒在

  石桌上,时不时地随手拿起一撮闻闻,然后又放回去。

  妙锦换了件常服出来,坐到形如巨伞的桂花树下。

  “大小姐想开书肆?”朱有炖这人属妖精的,太善于洞察人心。

  “怎的?你要赞助些银子?”妙锦仍背对他坐着,头都没转。

  “我哪儿有银子?”朱有炖苦哈哈地说

  堂堂周王世子怎么可能没银子?妙锦不信。

  采琪端来一盆切好的西瓜,朱有炖拿起一块,毫不客气地冷声道,“全都退下”。

  一个藩王世子,怎么敢对今上的女卫发号施令?

  被惊到的不只是采琪,还有妙锦。

  但是朱有炖不是朱权,朱权在妙锦面前完全处于弱势,而朱有炖一直占主导地位。

  他要么不说,说了妙锦就得听他的。

  虽然他的话很少,但他说出的话不容反驳。

  他总有办法让今上对他言听计从,或者无可奈何。

  一旦发生冲突,他不会像朱权那样手下留情,就算他先斩后奏处置了采琪,也能让今上不怪罪。

  这个温文尔雅的朱有炖内里蕴藏着一股狠劲,令人不敢轻视。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太聪明了。

  听说他过目不忘,任何书籍看一遍便能牢记。

  听说他讲的很多道理,在书上都找不到。

  听说他带兵打仗,比今上还凶悍。

  今上是人,而他近乎神,一个并不慈眉善目的神,一个气定神闲、无欲无求的神。

  听说他至今成亲多年,至今没有儿子。

  听说今上不会让他离开京师。

  采琪不敢对他亮鞭子,见妙锦没出声,便带着女卫退下了。

  梅园内,只剩下妙锦和朱有炖。

  “你有话要说?”妙锦坐到朱有炖对面。

  朱有炖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问道:“你现在有多少金银?”

  “你有什么用?”妙锦知道他必然有用钱之处。

  “把你所有的金银清点一下,都给我”,朱有炖拿出一张纸,“这上面的所有人都会被罚入教坊司,我要为他们赎身”。

  “你得继续想办法挣银子,直到他们所有人都被救出来”,朱有炖把西瓜放到石桌上,“他们家中的男丁,已经帮着逃了一部分,到处都需要花银子打点,只有动你这儿的钱,四伯不会疑心,就算以后四伯知道了,也不会迁怒于你。你和四伯已经成为一体,你做的所有善事,他都会受到福报。”

  纸上写的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等官员的家眷。

  “银子可以给,但是有条件”,妙锦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朱棣。

  “什么条件?”朱有炖问道。

  “你留在京师,甘愿受今上驱使,随叫随到,真心真意地唯命是从,不得违抗”,妙锦要为朱棣留下这位才子,让他终身为朱棣所用。

  “就算我现在答应了,你怎知我以后是不是真心?”朱有炖被一句承诺牵着鼻子走,可是他没有足够的钱。

  “凭我一眼能看出,你是真心还是假意”,妙锦站起身,结束谈话,”明天会把银子备好“。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6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