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61章 撤围

第61章 撤围


收到济南告急文书后,建文帝派尚宝丞李得成带着诏书到燕兵大营,同意赦免燕王叛逆之罪,令其火速退兵。

  藩王是否有罪,应以朝廷律法为依据,建文帝如此反复,简直如儿戏一般。

  朱棣没有理会,李得成也不再返回京师,留下来为燕王效力。

  白沟河之战后,平安率部撤退至单家桥扎营,为了帮济南早日解围,平安企图派兵出大运河,夺取燕兵运粮船,阻断燕兵运粮通道,同时选出五千名水性好的将士渡河进逼德州,伺机攻取。

  朱权运送粮草途中受到平安袭扰,虽然有惊无险,但也说明,平安等朝廷将领的蠢蠢欲动,心知不妙,回北平回急忙找道衍商议。

  道衍听后,立即给燕王修书一封,劝其退兵。

  “师老矣,请暂还北平,以图后举。”

  朱权回到德州后,带上妙锦一起去济南送信。

  济南城下的燕兵已陷入被动,将士疲累,士气转弱,如果建文帝趁机调兵遣将发动攻击,燕兵将两面受敌,形势危迫。

  这些道理,朱棣不是不懂,只是不甘心。

  想不出破局之策,无奈之下,只能安排撤退。

  朱棣让朱权、妙锦速回北平,令朱高燧率万余兵马南下接应,以备不测。

  八月十六,燕兵被迫撤围而去。

  走之前,朱棣又回头深深地看了眼济南城。

  虽然执念很深,但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里。

  人这一生,有很多迫不得已的选择,放弃只是其中一种。

  铁铉、盛庸趁机追击,陈亨在交战中身受重伤,不治而逝。

  燕兵的德州守将陈旭在朝廷兵马的攻击下弃城逃走,这是早已定好的策略,燕兵抽不出过多兵力守城,只能放弃新取新地。

  合兵一处,集中力量,才能更有力的回击敌人。

  回到北平,朱棣心中不快,终日闷闷不乐。

  就连跟妙锦亲热,都显得心不在焉,心事重重。

  妙锦想尽办法哄他开心,但收效甚微。

  何以解忧?唯有大获全胜。

  妙锦决定撒一个谎,一个弥天大谎。

  她不愿朱棣整日愁眉苦脸、意志消沉,这样根本于事无补。

  人要想牢牢抓住生活的主动权,就得不停想办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人生,如果没遇上点儿难事儿,那将多么无趣。

  她让朱棣知道,妙锦是他的,天下是他的,他想要的都是他的,只要他肯努力。

  朱棣肯定会问,你怎么知道?

  妙锦会拿出一封早已伪造好的信来回答,是朱有炖的回信。

  花了大价钱才找到一个模仿功力很高的人。

  的确很像,足可以假乱真,反正妙锦看不出破绽。

  她要激发他身上所有的活力和斗志,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地打下去,直到建文帝毫无还手之力。

  平安拥有二十万部众,驻扎在河间,其目标主要在于夺取德州,并不敢径直北上,直捣北平。

  燕兵撤退后,铁铉身边的宋参军主张趁机调集周围朝廷兵力,抢在燕兵前面攻打北平。

  济南守军疲累至极,分布在周围的朝廷兵马,缺乏良将,难以倚重,铁铉感觉力不从心,没有采纳。

  细想起来,在围攻济南失利后,燕兵之所以能顺利撤回北平,主要在于建文帝团队行动迟缓、应对失当所致,并非因为燕兵实力强悍。

  每当想到这一点,朱棣的心中都无比沮丧。

  两军交战,每一个弱点都可能致命。

  他之所以能从济南全身而退,不是因为自己多强,而是由于对手更弱。

  一旦遇到更强的对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是妙锦不这么认为。

  两军对战,为的是获胜,而不是变得多完美。

  人无完人,各有各的缺点。

  不需要多完美,只要能赢对手就行。

  若是遇到更强的对手,就想办法逼迫其露出更多的破绽。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总会有所收获。

  妙锦的这套歪理,虽透着股邪气,但很实用,最起码,朱棣笑了,笑得很开心。

  其实,妙锦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为的只是触动他的内心,让他不再纠结。

  “老太太吃柿子,捡软的捏?”他帮她把头发撩到耳后,笑问道。

  “没错,吃一个算一个”,妙锦忍俊不禁,也笑起来。

  有时候,她觉得,为了朱棣,自己都快坏透了。

  他停止了笑,凑过来,以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凝视了片刻她笑弯的眉眼,轻啄了一下她的唇。

  顿了顿,再次覆上来,强行挤开贝齿,勾着她的香舌吮吻缠绵,如春风化雨,温柔而绵密。

  她被亲得头脑发热,迷迷糊糊地搂上他的脖子。

  他心口一紧,气血翻涌,灼热的唇急急地寻找她的耳垂,喘着粗气不停吻舔。

  难以言喻的舒服感,散逸开来,蔓延全身,渗入骨髓,颤悠悠,魂儿快要飘起来,她不知所措地去解他的衣服。

  济南之战是建文帝团队取得的首场大胜,意义重大,说明燕兵虽然强悍,但并非不可战胜。

  捷报传至京师,建文帝精神振奋,大行封赏,提拔铁铉为兵部尚书,任命盛庸为大将军,代替李景隆,统领北征兵马。

  让燕庶人的三十多万兵马灰溜溜地回了北平,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建文帝终于出了那口压在心头已久的恶气。

  朝廷兵马士气高涨,大换血后的建文帝团队,摩拳擦掌,准备乘胜北征。

  当妙锦觉得时机成熟,要拿出那份伪造的回信时,却惊讶地发现,他已经满血复活,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选择题。

  定州的平安,德州的盛庸,沧州的徐凯,先打哪一个好呢?

  “妙锦,你来选,哪个柿子最软?”他把妙锦拉到近前,指着沙盘问道。

  让妙锦参与战前兵事决策,这还是第一次。

  似乎发生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变化,妙锦说不清,道不明。

  把平安、盛庸、徐凯当成柿子,只有他敢这么想。

  妙锦随手一指,“徐凯”。

  “为什么”,他饶有兴趣地问道。

  “德州城池坚固,平安骁勇善战……”

  妙锦还没说完,他便接了话,“好,听你的”。

  怎么能听我的?这么大的事,岂可儿戏?!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