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50章 郑村坝之战

第50章 郑村坝之战


他随意撩拨着她的渴望,她再也受不住,冲着他的肩膀狠狠咬下去,甜蜜的,娇憨的。

  坏人,  知道不能出声,还这样,肯定是故意的。

  他闷哼一声,搂着她就势一转,在床上滚动。

  真想他,想得不得了。

  一路上,朱权不停地往这边张望。

  朱棣听了卉心的回禀,策马过来,见妙锦精神萎靡,让人把马车赶过来。

  这辆宽敞的马车是给宁王嫡长子朱盘烒坐的。

  妙锦和采琪坐上去,朱盘烒的奶妈便了车,去坐骡车。

  小屁孩满脸的不高兴,翻白眼,撇嘴,各种无声的抗议全都用了个遍,也没能改变什么,最后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歪在榻上。

  妙锦靠在采琪身上补觉。

  妙锦的小身板,虽然说不上特别强壮,但也绝对不属于风一吹就倒的柔弱不能自理类型。

  之所以这么累,是因为全身心投入。

  行军途中,他若再想亲热,配合便是,不用过于认真。

  妙锦醒后半眯着眼瞎琢磨一会儿,便再也坐不住,出去骑马。只要吃饱喝足,她就又变得生龙活虎。

  所幸,朱棣的全部心思都花在了李景隆身上,没再对妙锦想入非非。

  虽然在诸将面前把李景隆批得一无是处,但是他并未掉以轻心。

  他要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一举击溃,使李景隆在明年开春前无法再组织大规模进攻,给北平的将士和百姓留下足够的休整时间。

  前线的情报源源不断送来,他要提前把对手的兵力布置、作战思路、后勤补给都摸得滚瓜烂熟。

  每天与他一起和衣而眠,听着他的呼吸声入睡,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种恬淡相守的感觉,像极了寻常百姓家夫妻间的小日子。

  温馨踏实,心心相印。

  朱棣带兵火速入关,打造奔袭决战的假象。

  李景隆被迫分兵迎击,北平的压力得以缓解。

  入关后,朱棣却有意放慢了行军速度,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与李景隆决战,牢牢掌控战事的主动权。

  李景隆知道朱棣要来,却又不知何时来,只能被动等待。

  昼夜戒备,不敢放松,部众精神高度紧张。

  连续二十天不得安稳,时刻提防,疲惫不堪,难免放松警惕,士气转弱。

  再加上,冬季严寒,保暖衣物准备不足,战斗力必然下降。

  朱棣巧妙运用士气变化、寒冷天气,造成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

  燕兵将士边行军,边休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只待向对手发出致命一击。

  所谓善用兵者,正是如此。

  综合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各项因素,为我所用,削弱对手,壮大自身,使双方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

  妙锦对朱棣的佩服之心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就是一只嗅觉灵敏的猛虎。

  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是猎物。

  猎物再庞大,也只是猎物。

  妙锦想着想着,不禁心旌动摇,浮想联翩,脑中闪过的那些画面,羞得一张粉脸如花开正艳的桃花。

  不得不承认,她和他之间,是她对他的想法更多更浓一些。

  十一月初四,燕兵抵达孤山,粮草、后勤、宁王家眷全都留在这里。

  妙锦虽不情愿,为了不拖后腿,也只能听话。

  十一月初五,朱棣率军踏冰渡过白河,列阵而进,随时应战。

  与此同时,李景隆在郑村坝大营,下令部将陈晖带领万余骑兵,往东寻找燕兵踪迹,并伺机迎击。

  由于路线不同,双方竟然没能遇上。

  随后,游哨发现了燕兵主力。

  陈晖见对手阵势凶悍,没敢正面交锋,而是调转马头,尾随其后,企图与李景隆的主力前后夹击。

  燕兵很快发现了坠在后面的骑兵。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朱棣派精锐骑兵击溃陈晖,然后下令猛攻郑村坝大营。

  荒原上,燕兵将士阵容整齐,喊声震天,如利剑一般刺破苍穹,惊心动魄。

  李景隆下令,列阵迎击。

  多日来双方等待已久的决战终于爆发,厮杀声响彻天际。

  朵颜三卫骑兵冲锋在前,风驰电掣,穿透李景隆的军阵。

  朝廷步兵在骑兵过后重新集结,阻截后继的燕兵。

  双方数十万兵马展开激烈的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天际。

  妙锦,呆呆地看着远处,不知不觉,泪水滑落。

  他们全是大明将士,本为一本,现在却刀兵相向。

  如果先帝能预料到现在的场面,会不会册立燕王为太子?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为了嫡长子继承制,放弃才能最出众的燕王,削足适履,是否值得?

  她想不透,头快炸了,忽然倒地。

  采琪惊呼着,将她抱入营帐。

  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军医说是受了惊吓。

  朱棣骑着龙驹宝马,冲锋在前。

  箭矢如飞,铺天盖地,龙驹中箭,仰天嘶鸣,险些将朱棣掀落,幸亏护卫上前拔箭,龙驹带伤继续猛冲。

  三保奋勇上前,不畏生死,拼命护卫着朱棣。

  他本是安王朱楹的大伴。

  为了妙锦的安全,朱楹让他跟着来到北平。

  后来,他又被妙锦派到朱棣身边。

  无论跟谁在一起,他总是舍生忘死地保护。

  激战一直从午时持续到傍晚,直至夜幕降临,双方才收兵回营。

  燕军虽占优势,却并未获胜。

  冬日的深夜,寒冷刺骨,随时会被冻僵,都指挥火真捡来几只旧马鞍,为朱棣点火取暖。

  疲惫的燕兵将士看到火堆,情不自禁地靠过来烤火。

  护卫连忙喝止。

  朱棣大声对护卫说:“此皆壮士,听来勿止。饥寒切身,最难忍者,吾拥重裘尚犹觉寒,吾恨不令其附火,而忍呵叱之乎!”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1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