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48章 大宁借兵4

第48章 大宁借兵4


朱权一直热情地陪着朱棣和妙锦,弄得两人连单独相处的时间都没有,亲亲搂搂抱抱更不可能,好在朱棣懂她的心里,时而用力捏捏她的手指,表明自己心里的在意。

  通过交谈得知,朵颜三卫已被刘真、陈亨带到松亭关,现在大宁城内,除了宁王的三户卫五千多人,就是朱鉴手中的数千守城兵马,加起来共一万余人。

  妙锦提前让女卫伪造了很多商户的路引文牍,燕兵将领可用这些文书做掩护,混进大宁城,暗中结交并收买大宁城内的将官。

  朱权对这些动作不会毫无察觉,却听之任之,不声张,不赞成,不反对,态度模棱两可,装糊涂。

  朱权是杨妃的独子,正妃去世,没有侧妃,他唯一的亲人是四岁的儿子朱盘烒。

  他跟朱鉴不合,被朝廷削夺三护卫,跟刘真、陈亨的关系也谈不上多亲近。

  他没有太多的选择,朱棣对他而言,或许算得上一条出路。

  他不觉得朝廷稳操胜券,所以当建文帝下旨让他回京时,他没有立即动身,他想等到局势明朗些再做打算。

  朱棣大老远跑来大宁,绝不可能是为了请他代写奏书向朝廷请罪,他必有所图。

  朱权是聪明人,他不会点破这些,他懂得留有余地。

  对于妙锦,他是动了心的。

  再娶正妃,妙锦是不错的选择。

  出身高贵,年龄相当,貌美脱俗,天资聪颖,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绝佳人选。

  只是听说,她和朱棣早就住到了一起,传得风言风语,煞有介事。

  他不想跟朱棣争抢,明知抢不过,没必要白白浪费力气。

  因此,他找来了大宁城内医术最精湛的医生。

  妙锦仍是完璧之身,他的心高兴得差点儿跳出来。

  京师那些人,为了对付四哥,连妙锦都不放过,往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身上泼脏水,着实令人不齿。

  名声不好,他不在乎,他已经认定了她,他要把她娶回家。

  长得好看还是其次,灵魂的契合最重要。

  他看得出,妙锦懂他,懂他心里的万千风景、各种美好。

  他捧上一颗真心,献给妙锦,把她娶回家,共度余生。

  哪怕终身只是一个毫无作为的藩王,得一红颜知己,余愿足矣。

  如果四哥跟他谈条件,他唯一的条件就是妙锦。

  妙锦现在有些新思路,是用来对付松亭关十万守军的,她想尽快告诉朱棣。

  这十万兵力也全都归大宁行都司管辖,因此他们的兵马簿籍全都放在大宁行都司的库房,这些户籍军册就算现在用不上,将来也能用上。

  大宁行都司各级将领的家眷都在大宁城,而花名册记录着籍贯、亲属关系,掌握了这些信息,到了松亭关,发动亲情攻势,将事半功倍。

  朱权和朱棣走时,妙锦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他们俩可真健谈。

  妙锦一头埋进被子里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朱权就派人送来了早饭,如此丰盛的早餐,还是第一次见。

  妙锦没睡饱,胡乱吃了两口,回屋补觉。

  回笼觉一直睡到中午方醒。

  妙锦吃饱饭在池塘溜达一会儿,拿着树枝拨弄了会儿反应迟钝的鱼儿,然后去泡澡。

  她真担心,朱权和朱棣晚上再来次秉烛夜谈。

  熬夜不怕,只是太晚了,没办法洗澡。

  妙锦洗澡出来,正换衣服的时候,朱棣过来了,坐在次间喝茶看话本子。

  朱权对戏剧颇有研究,有不少作品,上午拿过一些剧本来,让妙锦解闷。

  听说妙锦仍在呼呼大睡,也没多待,就去陪儿子了。

  刚出浴的妙锦,如初绽的水莲花一样鲜艳动人。

  他痴痴地注视着,目光灼热。

  她粉脸泛红,如翩翩桃花,妩媚多姿。

  他咽了咽口水,强忍住心头的冲动,握住她的手指轻轻揉捏。

  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很多事不太方便。

  妙锦把事先写好的新想法拿给他看。

  他快速过了一遍,把纸放到炭盆中烧掉。

  那张纸在火中奋力挣扎着,似乎想挣脱烈焰焚身的命运,但是直至化为灰烬,都没能逃离炭盆。

  不是所有的挣扎都能获得新生。

  她和朱棣必须小心翼翼,慎之又慎。

  他拉过她的手,在上面写下两个字:顺利。

  妙锦心领神会。

  只待了一盏茶的功夫,朱棣就走了。

  用力紧握妙锦的手,随后猛然放开,转身离去。

  大军压境,现在不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

  借兵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慎之又慎,反复推敲。

  以一万老弱残兵,抵抗五十万大军的围攻,北平不能等得太久。

  桌上的话本子翻开了,很显然,朱棣刚才看了部分内容。

  妙锦合上一看,剧名为:《卓文君私奔相如》。

  这样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不用看完,也知道大概情节。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妙锦以前从书上看过。

  富家女卓文君嫁给了空有满腹才华的穷小子司马相如,同甘苦,共患难,可是当司马相如终于熬出头,当了官之后,却开始嫌弃卓文君。

  司马相如想移情别恋于年轻女子,想休妻另娶。

  他给妻子修书一封,里面只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

  卓文君当初不顾一切地跟着他,如今他飞黄腾达,却要惨遭抛弃。

  虽然很受伤,但是卓文君很冷静,她以这些数字作为开头,给丈夫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隔,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被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燕,八月中秋月难圆,七月半烧只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他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遇冷雨,四月枇杷未黄倚栏栅,三月桃花逐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唉!郎呀郎,但愿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收到妻子的信后,万分羞愧,放弃休妻的念头,与卓文君白头到老。

  朱权把这样一个故事送过来是什么意思?

  朱棣看后会作何感想?他明媒正娶的心意会不会变?

  妙锦气恼万分,朱权仗着有几分才华,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此人不可交。

  她和朱棣原本有很甜很美的生活前景,现在全被这个朱权搅乱了。

  朱权把妙锦一直不想面对的事实,清清楚楚地摆到妙锦面前。

  她插足了别人的感情,破坏了别人的家庭。

  或许,朱权在提醒妙锦,应懂得割舍,适时放下。

  朱棣和妙云也曾十分相爱。

  只是朱棣变心了。

  他背叛了以往的爱情。

  因为他遇到了更年轻的妙锦。

  朱权聪慧绝伦,什么都能看透。

  他想娶的是一个完完整整倾心于他的妙锦。

  他看得出,妙锦对朱棣有那么丝朦朦胧胧的情意。

  他要帮妙锦跟朱棣断得一干二净。

  同时,他也在提示朱棣,老牛吃嫩草所要付出的代价。

  你拖家带口跟妙锦谈感情,是否经过了你所有家庭成员的同意?!

  妙锦决定跟朱权这个膏粱竖子绝交。

  她从骂人词典里搜索了很多词汇,这个最解气。

  膏粱竖子!

  膏粱竖子!

  妙锦一天骂他千百遍。

  她要报复,他不是害怕失去三卫吗?她要让他一无所有,失去所有的护卫,身边一个兵丁都不剩。

  她得让他知道,徐妙锦不是好惹的。

  如果朱棣因此变心,她要把朱权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1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