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盗笔:雨村碎笔 > 第144章 我守着你

第144章 我守着你


我起来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任何可能下去的方法,一时间心凉了半截,危机感重新爬遍全身,就对下面闷油瓶道:“你是怎么下去的?”

  闷油瓶回他也不知道,他和杜三狼两个人在之前的打斗中误触了机关,杜三狼现在半死不活昏迷过去,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出去的方法,顺势就在这里休整恢复体力。然后我就也来了。

  我心情稍微平静了一点,此时也感觉到巨大的疲惫涌上来。

  人困过头首先感受到的其实是清醒,然后才是一种剧烈呕吐的感觉。接着就会进入癫狂状态,身体会自己欺骗自己,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闷油瓶沉吟一会,就道:“你休息片刻,我守着你。”

  我点头,我确实急需要恢复体力,眼下虽然我俩不在同一间墓室,但好在能听到彼此声音,闷油瓶的听力虽然不如刘丧变态,但有个万一他绝对第一时间就能察觉到。

  于是未作犹豫,靠着墓室中心那根巨木,眼睛一闭,立即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酣畅淋漓,醒来的时候人都不再癫了,之前那种神志不清的感觉消退不少,我动了下腿,爬起来,敲敲地板:“小哥,我醒了。”

  闷油瓶很快传来回音,让我查看四周,把发现报给他。

  我起来搓了搓脸,打起荧光棒去看四周。

  很快我就有了新的发现,“啧”了一声,对下面道:“不对,这好像是座古塔啊。”

  之所以我说是塔,有两个判断依据。

  其一,是基于我和闷油瓶所待的两间墓室的上下层结构。先秦两汉时期的帝王陵墓讲究封土为坟,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呈覆斗形,不会出现这样上下重叠的墓室。

  其二,我跟闷油瓶交流后发现,他所在的下方墓室,中心也有这根巨木柱,并且底部没有柱础——柱础其实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是用来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一般来说,凡是木结构的建筑,必须在柱脚处添上一块石墩,以此起到防潮的作用。

  因此,这也就说明我此前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这巨木是一直向下延伸的,下面有多少层我不确定,但至少能看出,这是座塔了。

  看样子,这还是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古塔,恐怕得有千年历史了,怎么会保存的如此完好?更何况还是在地下。它靠什么扛过千百年来的地质灾难?要知道广西地下河水丰富,如果真是深入地底的古塔,还是木质结构,早就该泡烂了。

  难道说我们已经回到地上了?

  可我并不记得广西哪里有这种规模的建筑。

  从古至今,广西到东南亚这一带历来就有诸多古国遗迹。其实说是古国,大部分都是一些已经消亡的民族,这当中就不乏有像植家人信仰的弘阳教等邪术的仪轨文化。

  严格来说,广西的地质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存在巨大的皇陵。

  所以从一开始下盲塚时,我就有种矛盾的感觉,其实就在这里。一般提到塚,虽然规模不如皇陵大,但也是高于一般达官的诸侯王的。

  也就是说,这下面的排水系统必然也是非常健全的。

  广西,佛塔。

  我第一想到的就是当年老海给我讲过的关于第三条蛇眉铜鱼的事。是陈皮阿四从广西一座北宋佛塔地宫里带上来的。

  但那地方在猫儿山附近,我们现在恐怕已经到了广西和越南交界处,那塔早就倒了。眼前这座塔,却保存的非常完整。

  想了想,我忽然灵光一闪,朝下面说道:“我知道了,这的确是一座在地底修建的佛塔,之所以保存千年还如此完整,是因为其内部的这种特殊结构。”

  我边比划边给他分析。

  首先,中间这根巨木,其实是塔的心柱,这整座塔应该都被这根心柱贯穿了。心柱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平衡器,如果塔身受到地质灾难,晃动较大的时候,它可以通过与每层塔身的接触避免某一层塔檐横向摆动过度从而引起的倒塌。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这根巨木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钟表摆锤,能够来回左右牵制平衡。

  想到这,我忽然愣住了。

  历史上早期的木塔,多用中心柱作为塔身的骨干,从上串联塔刹直通到底部。但目前中国现存实物中,我只知道宋代正定天宁寺的凌霄塔尚存在着这种结构方式。眼前这座塔,难道也是宋代的?那怎么会在这里?

  我努力回忆,是否错漏了哪段历史,但大脑已经一片混沌了。

  于是当下先不去纠结,继续道:“所以这座塔的外部结构,必然是每层塔檐向外延伸的宽度要占到塔身宽度的一半。从塔底到塔顶,塔的重量由心柱周围的其他柱子承受,而心柱不承受塔的重量。

  也就是说,这座塔身的结构是多腔空筒式的,我们只是在中间这层,往下的通道就在外面这层空腔里,这里一定有开启机关。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藏着一个面积差不多大的密室空间,能够上下相连。”


  (https://www.02sw.net/3797_3797302/111109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