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学院与春耕
因为他知道,北蛮王庭本身的实力就在完颜部之上,再加上其纠集起来的上百个心向王庭的部落,无论是人口,兵员的数量和素质,武器,后勤等等,都远超完颜部。
若是他不给予一定的支持,完颜部一旦溃败,虽然赢天并不怕和北蛮大战一场,但确实没有这个必要。
以夷制夷虽然不是他的既定战略,但如果能够让完颜部牵制北蛮王庭,甚至给对方造成重创,都是符合余州甚至大夏利益的。
毕竟,战无好战,只要战端一开,就必定会死人,就要消耗海量的物资,大量的钱财。
余州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发展空间和时间都将被战争拖住,各行各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而国内现在又有萧阀和几大世家的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实在是一动不如一静。
所以,经过慎重考虑,赢天还是通过隐秘的方式,同意了向完颜部提供一批装备。
不过这批装备都是特制的,绝没有任何余州兵器工坊的痕迹,形制也完全不同,质量也比余州的装备等级差了一个等级。
可即便如此,这批装备相比大夏制式的装备,仍旧要优质很多。
而且这次交易,也不是通过边境坊市完成的,而是在另一个更加隐秘的地点完成。
这段时间,完颜部也感受到了来自王庭和其他部落的敌视和压制,一直隐忍不发。
通过边境坊市,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粮草,成药,以及各种生活物资,盐糖,美酒,茶叶,布匹等等,应有尽有。
此时,再得到这批装备,立刻装备之下,整个部落和联盟的整体实力都直接提升过了一大截。
至此,呼延玥儿终于暗暗松了口气。
之前和赢天置气,也是因为完颜部的处境越发危险和艰难了,所以才想通过赢天帮一把。
哪想到赢天竟然这么狠心,一口就拒绝了。
不过她也知道,赢天之所以支援这批装备,不是好心,只是不想完颜部被北蛮王庭覆灭,让北蛮王庭的实力扩张到燕州北部,同时还能牵制北蛮王庭,这才从利益的角度同意了这次交易。
与此同时,余州的学院也终于建设完成,招生也成了重中之重。
虽然学院的先生数量不多,但是好在已经有了一些框架,以后可以慢慢充实扩张。
因此,他也不准备一开始就招收太多学生。
学院中除了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应对科举的相关科目外,还有算学,格物,军事,情报等等。
相对来说,教授科举相关知识的先生反而比教授其他科目的先生数量要少得多。
算学和格物,有赢天编写的教材,最开始也可以由他来教授,而军事和情报,他手下又都是专业的人才,真的不缺人。
其实,赢天心中还有更大的野心,想要开设更多科目,只是没有人才,这才不得不放弃。
比如他十分重视的军械研究,他现在已经有了火炮,那能不能研究出火枪?如何研究出无烟火药?
比如锻造,能不能研究出相关的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他心中有很多想法,但现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
最终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第一期学院只招收一百到二百人,具体的招生人数,以能够考上的人数为准,面向余州和燕州,江州所有百姓。
同时,他也终于将报纸这个新鲜事物重新拿了出来,安排人手在燕州和江州的各个城市之中,负责运输,售卖和分发。
而印制报纸的地方,就放在兵器工坊旁边的另一个场地之中。
而报纸的名字,就命名为【东洲周报】,每七天发售一次,首印一百万份。
而负责这份报纸的编辑都是之前从京城被贬官后,带过来的,重新获得了官位,一个个也是干劲十足,轻车熟路。
对于报纸,赢天没有太过关注,每次发售,自然会有人将报纸送到他的面前。
他更关注的,还是三州的春耕。
这不仅仅关系到百姓的利益,同样也关系到整个东部三州,以及秦王府的利益。
所以,他异常重视,亲自带着人开始在周围巡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麻烦,解决麻烦。
因为之前剿灭村匪恶霸和土豪劣绅,空闲的土地经过重新丈量整理,重新划分后,分给各个村落,让百姓们对今年的日子充满了期盼。
比起赢天,他们更加重视手中的这份土地,说是他们的命也不为过。
赢天没有厚此薄彼,无论是江州和还是余州燕州,第一年的税赋都是全免的,百姓的余粮都会以市价来收购,谁敢低买高卖,屯居积奇,私自贩运,都会受到都尉府的严查和严惩。
“浩然,这些百姓种田实在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咱们不能让他们又吃苦又受累,最后还吃不上饭,朝不保夕!所以,本王决定,每年都会制定一个官方的标准收购价,谁想收购,我不拦着,但是谁想用手段,低价收购,我必找他麻烦。同时也会根据市面的行情,制定最高定价标准,谁卖的粮食超过这个价,我一样要找他的麻烦,这件事你要安排到周报之中,尽可能的让所有百姓都知道此事。”
“殿下放心,此事我会亲自关注!”
“最近学院的事情都是你在忙活,那边的情况如何?”
姜浩然神色轻松地道:“这事还算顺利,报名的学子非常多,包括军中都有不少人参与报名,殿下安排儒生在军营授课,可以说给了不少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要能抓得住才行。对了,学院属于高端教育,受众还比较小。但是启蒙教育必须给我重视起来。春耕结束后,我打算就在东部三州都陆续建起启蒙学堂,然后是初级和中级学堂,你觉得如何?”
“殿下,属下自然是很赞成这件事的,一旦做成必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还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推广开来。最大的阻力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先生的问题。虽然在咱们夏国落地的童生秀才数不胜数,但是他们都是抱着科举当官去的,让他们安心教书育人,怕是愿意的不会多。”
(https://www.02sw.net/3824_3824237/111102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