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人人可杀
第四百一十一章人人可杀
青州城内,一辆黑色马车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慢慢驶过,王廷锡坐在马车中,身子随着车厢的摇摆而左右晃动,刚才在高府中的得意之色早已消失不见,此刻他皱着眉头,目光不断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廷锡的对面,坐着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干瘦文士,此外还有个体型强健的大汉也坐在车中,面色极为凶恶,一看便不是什么善类。
这个中年文士是王廷锡的幕僚郑师爷,那个大汉是王廷锡的家丁队长,也是他最忠实的打手兼走狗,名叫于健,他原是江湖上有名的巨匪,手上有几十条人命,由于他树敌太多,仇人遍布江湖,最终不得不投靠了王廷锡这棵大树,王廷锡见他武艺高强,便提拔他做了家丁队长,这些年他跟着王廷锡,暗中为他做了很多肮脏见不得人的事,是王廷锡心腹中的心腹。
王廷锡想了一会,望向于健,“高煜这个饭桶,胆子越来越小,指着他做事是不成了,你这几天多带人手,小心隐蔽,寻个机会,把赵无忌做掉,一定不要留下什么线索。”
于健目露凶光,对王廷锡抱拳说道:“请老爷放心,小人定会取了那狗官性命。”
王廷锡又看向郑师爷,说道:“赵无忌嚣张跋扈,身为文臣,公然插手军中事务,似有不臣之心,这几日他便会前去巡视青州左卫军营,郑师爷,你看,本官若是以他野心勃勃,插手军务之事上奏朝廷,能不能扳得动他?”
郑师爷摸了摸小胡子,想了半天,轻轻摇头:“大人此计不妥,属下窃以为,此举怕是动不了赵无忌分毫。”
“这是为何?当今皇上,可是最担心地方官吏做大,仿效唐代藩镇故事。”王廷锡阴阴地说道。
郑师爷自衣袖中摸出两份邸报,伸手递给了王廷锡,“大人请看,这里有两份邸报,其中一份昨日刚刚收到,想必大人还没有来得及看,监军左良玉的汤开远汤大人,被皇上一怒贬斥了,其中内情,大人一看便知。”
王廷锡接过邸报,打开后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原来汤开远上了一道折子,直指崇祯对待文武大臣待遇不一,对待文官抚臣,若是犯了过错便会加以惩罚,贬去官职甚至逮捕下狱;面对武将镇臣,则优待之,姑息他们的错误。
以至于造成文官不敢作为,唯恐犯错,而武将拥兵自重,日益骄横,一旦有敌袭警报,只是逡巡退缩,即使皇上严词下旨,也装作充耳不闻。
汤开远提出,只有文武赏罚平等,才能发挥文官的主动性,将士用命。
崇祯见到汤开远的奏折,勃然大怒,当即便将汤开远免去官职,贬为庶民。
第二份邸报则是说因总兵左良玉等人共同上奏,乞留汤开远,崇祯皇帝便让汤开远恢复原职,戴罪立功。
王廷锡看了这两份邸报,又思索了一会,便向郑师爷问道:“你的意思是?”
郑师爷无奈地看了王廷锡一眼,“大人,汤开远不过是要求文武平等而已,却被皇上贬斥为庶民,你可知皇上为何如此生气?”
“莫非是说到了皇上的痛处?”王廷锡想了想,说道。
“正是,”郑师爷又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如今不是乱世,更似乱世,这些军将拥兵自重,遇敌不前,皇上何尝又不知道,皇上敢随意贬斥文官,却不敢对那些武将们加以颜色,就是怕他们含恨在心,起兵造反。”
郑师爷长长叹了一口气,“如今的武将,皇上已经不大能控制得动了,这是亡国之兆啊。”
“你是说,皇上如今也不敢动赵无忌了?”王廷锡似有所悟。
“大人说的不错,赵无忌绝非普通文臣,此人外有察哈尔部为强援,内有西北葭州的雄兵在手,其实力相比左良玉只强不弱,皇上连拥兵自重、遇敌不前的左良玉都不敢惩处,大人你想,皇上肯为了你,贬斥赵无忌吗?”
郑师爷觉得赵无忌当真是大明的一个异类,身负文臣之名,却又有武将之实。
“那本官只能坐视他步步紧逼,束手待毙不成?”王廷锡目光更加阴冷了。
郑师爷不禁也哆嗦了一下,“属下只是说,大人想在官场上对付赵无忌,难度很大,他现在还是皇上的红人,还有为皇家赚钱的任务,圣眷深厚,只要他不谋反,皇上很难下定决心来对付他。”“不过,此事也并非无法可解,”郑师爷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王廷锡,“大人命于健刺杀赵无忌,便是一步好棋,此人最爱名声,喜欢收拢人心,听说他最近时常深入民间,此人轻身出行之际,正是于健下手的好时机。”
“嗯。”王廷锡点了点头,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此外,大人也不必担心,属下手脚做的一向干净,如今谢元、汪文圭都已死去,此案虽有疑点,却也牵连不到大人身上,大人只要不被他拿住把柄,他实力再强,却也奈何不了大人的。”郑师爷信心满满地说道。
次日,青州府衙内,赵无忌的书房中,看罢了手中的邸报后,赵无忌摇了摇头,“皇上糊涂啊,如此纵容下去,这些武将怕更是要翻了天了。”
“文官随意贬斥,武将尾大不掉,皇上似乎已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操纵力,如此下去,只怕这大明,十年之内,种种矛盾必然会一起爆发出来,至于是什么后果,属下不敢想象。”这份邸报夏允彝也看过了,他对崇祯的作为也是不以为然。
赵无忌不动声色地瞥了夏允彝一眼,如今是崇祯八年,再过九年,便是崇祯煤山上吊之时,正好在夏允彝所说的十年之内。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端起一杯香茗,品了一口之后,赵无忌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这样一个勤政的皇上,为何最终说出‘文臣人人可杀’的话?把自己和手下大臣完完全全地切割成了两个阵营?
按道理讲,皇上拥有四海,官僚阶层则帮助皇上统治天下,二者本应是一体,而如今的状况却是,崇祯拼命地想挽回局面,少数忠良辅臣紧跟在他身后辅佐他,而大多数的朝中大臣却集体抱团,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朝廷的利益。
赵无忌又想起了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子孙群,这些耗费了大明财政几乎三分之一银钱的宗室,以各地藩王为首,他们占据了大量的良田,从事种种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过着米虫一样的腐朽生活,他们对大明的贡献,全部是负面。
东林党为了一己之私,阻挠对地主阶级征税,而那些被财政供养的宗室们,却是大明开国以来,便从不纳税。
崇祯临死之时,为何不说‘宗室皆人人可杀’呢?
(https://www.02sw.net/4075_4075728/7739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