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节 纨绔的中国皇孙
对于乌拉尔王国的成立和国王的加冕礼,俄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国王夫妇之前已经在阿萨姆登基,得到了那块富庶的亚热带河谷王国。
现在迅速回国接受乌拉尔王国的王冠,国王按照中国方式进行加冕,也就是中国皇帝的册封,而女王将按照俄国传统进行加冕,也就是东正教牧首进行加冕,因为按照谈判协议,国王名义上是乌拉尔王国境内所有中国人的国王,而女王将是所有东正教民族的国王和保护人。
但这只是名义上的,王国并不组建两套行政系统,依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只是这样的宣称,更容易得到王国境内两大族群的支持而已。事实上,两国都清楚,以国王的身份,和女王的身份,乌拉尔王国名义上独立,可实际上未来一定是受到中国和俄国的双重影响的。至于亲中还是亲俄,那就看双方的政治手段了。
登基典礼同时进行,所有俄国人都看到,中国王子懒洋洋的样子,似乎对一切都兴趣缺缺,反而是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俄国公主一直保持了仪态。
对这样的情况,俄国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之前俩人在阿萨姆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这个皇子,似乎对政治严重缺乏兴趣。反倒是对玩乐,有用不完的精力。在阿萨姆的王宫中,整日呼朋唤友,不是饮酒作诗,就是遛鸟斗狗,一切政务都推给了妻子。
这让俄国对这个中国皇孙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中国皇子们跟民间的接触不多,尽管比明清时期要自由很多,但相比欧洲国家而言,他们依然较为封闭,尤其是跟政府官员的接触,是受到限制的,除了皇太子,任何其他王室成员跟政府官员的往来,都容易引起猜疑。
所以俄国人对中国皇孙周淳的理解很有限,只是坊间传闻很多。这个皇孙在文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他能做出华美的中国诗篇。而且被公认为才智远胜他的哥哥,作为嫡孙的皇孙周固,中国人一直是在拿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跟曹丕连对比这两个皇孙的。
而且周淳年少轻狂,做过不少出风头的事情。乔装混迹青楼这类的荒唐事颇多,最富有八卦性质的戏剧效果的故事是,他改办身份参加科举,甚至拿到了很好的成绩,据说直到最后皇帝殿试的时候,才发现文章最出色的是他的孙子,如果他不是皇孙,他可能就是状元。
俄国人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的专家认为,这个皇孙的性格肯定是中国最富才情的哪一类文人,清高自傲,痴迷艺术,不务正业。但不务正业到了完全对政治不感兴趣,将政治全部扔给他的俄国妻子,这就是有些过分了。但对俄国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方。这意味着,以后真正执掌乌拉尔王权的,将是来自俄国的公主,那么俄国对乌拉尔的影响力,将渐渐超过中国。
果然,登基之后,周淳依然是那副样子,将政事都交给老婆,自己则拉着从中国带来的一批权贵子弟,整日间饮酒嬉戏,而且不像欧洲的贵族热衷于军事,玩乐也多是骑马打猎之类的武力方式。中国皇孙跟中国文人一样,不热衷于武力,室外活动,最多也就是爬山,而且爬山大多是为了激发诗情诗意,全无健身和征服之类的热血情怀。
短短几个月,女王奥尔加就牢牢掌握了乌拉尔地区的政治权力,最为重要的是军权,连这个周淳都让女王处理。
乌拉尔地区人口尽管不多,中国人口增长到了四百万左右,俄罗斯人口有两百万人,加上其他族群,也不过七百余万,中国人是主体民族,俄国人是第二大族群。但人口虽少,但由于之前一直是边地,这里的军事潜力一直保持在高位。
每一个人都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动员起来,中国人中甚至能动员一百万队,俄国人中也能动员四五十万队,加上其他族群,极限动员之下,甚至能武装起一支两百万人的队。
但国王对这只强大的武装力量毫不关心,跟其他政事一样,推给了女王。而女王,则对这里的军事机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由于之前这里是中国领土,行政机构和官员构成,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俄国人虽然也有极少数开始读中国书籍,参加科举,鲜有考中的,即便考中,中国人的官员制度,也很难让他们在本地为官,结果这里的俄国官员几乎没有。
女王面对的,是一整套中国行政体系,单靠王权,是不可能马上掌控权力的。女王在一些俄国顾问的帮助下,主要集中在对军权进行调整上。军事上,虽然也主要是中国军官,而且是后备军官,但在中国的乡兵制度下,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俄国籍军官在基层任职,他们很多甚至是曾经跟中国打过仗后退役的士兵和军官。
乌拉独立后,中国正规队撤出,女王着手从零开始组建乌拉尔王国队,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面对主要由中国退伍兵和军官组成的军事体系,而且政府完全由中国官员把持的现状,女王直接打造一个俄国人队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国王虽然不管事情,身边拉着一群狐朋狗友,但却让女王给这些狐朋狗友安排职务,女王为了利用这些狐朋狗友对国王施加影响力,也不敢过于怠慢,事实上给他们安排的职务都是相当不错的。而其中几个明确就讨要军权,他们都是一些中国军事贵族后代,本身也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从中国正规军校毕业。
女王给不下十余人安排了高级军事职务,而这些人也都跟女王“沆瀣一气”,竟然支持女王,打压那些本地中国官员。
不管事的国王,国王身边都是女王拉拢的佞臣,女王身边则是精挑细选的俄国顾问,在这种情况下,女王组建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队,在行政官员的虎视眈眈下,女王“公正”的任用中国人为总司令,可副司令却交给了俄国人,女王的解释是,队主要是由中国和俄国人组成,中国人为总司令,俄国人为副司令,这是合情合理的。
但在女王的有意偏袒下,俄国中层军官可以跟中国军官分庭抗礼,人数比例是四比六,基层军官甚至达到了六比四。这可是在中国士兵是俄国士兵人数两倍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要不是那群国王身边的“佞臣”相助,女王是无法压制住高级文官们的反对声浪的。但也因此,在高级职位中,中国人比例更大,是俄国高级职位的两倍。
完成军事中的俄国化就已经十分困难,目前的情况下,女王或许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控制住军权,但对行政机构的俄国化,女王和那些俄国顾问,甚至觉得无处着手,这里实行的是科举制,无法将俄国的制度嫁接过来,也没形成一个贵族阶层,让欧洲式的推荐制度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可一直施行科举制的话,本国俄国族群天然就是劣势。女王试图改革科举制,比如同样推行比例,给俄国人保留相应比例的职务,在俄国官员中实行推荐制,或者进行俄语考试,考试内容以俄国文化为主。但却遇到文官集团的集体抗议,不惜让行政机构瘫痪,迫使女王不敢立刻改变。
女王对乌拉尔地区的掌控,中国队如约的撤退,让俄国大为放心,他们认为乌拉尔王国,已经起到了隔离俄国跟中国的作用,中国队想入侵俄国,已经无法直接从伏尔加河中游直逼莫斯科,只能从伏尔加河下游打过来,威胁程度大大降低。而且两国因为乌拉尔王国的成立,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领土争议。沙皇也在新的和平条约上签字,现在两国已经处于法律上的和平状态,中国人就算要发动战争,也总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进行战争也总会有征召的,比如调动队。
所以俄军将伏尔加河流域的边防军迅速向南线开进,这里的队一直是防备中国的,一直是最精锐的常备军,总兵力高达三十万人,老班底是斯佩兰斯基时代打造的,军官能力,士兵素质,都是最好的。
三十万队通过铁路,迅速调动到基辅,然后向第聂伯河下游推进,与毛奇队的多次接触,都取得了胜利,解穆拉维约夫的围,是非常有希望的。
战场局势似乎又一次向俄国倾斜。
另外这段时间沙皇政府还继续组建新军,动员一百万队沙皇不敢,但咬牙武装五十万队,沙皇觉得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但他绝不敢继续动员了。
因为俄国开战后,不算百万俘虏,已经动员了一百五十万人次的士兵,两百万是沙皇政府设置的安全线,认为超过两百万,俄国社会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是结合了十年前跟中国的战争教训,俄国的人力是不可能无限制的抽调的,俄国社会的承载力有极限。
经过这次征兵,俄国现役队数量达到了两百万,除掉用于维护地方的三十万队,能动用的高达一百七十万,现在七十万在南线,北线兵力加强到了一百万人,沙皇认为,俄军甚至有能力发动一场反攻。
(https://www.02sw.net/415_415621/4055917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