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 第两百零三节 第二块殖民地

第两百零三节 第二块殖民地


  负责去非洲开拓殖民地的,是谢清高,他是去年夏天从美洲回来的,在北美地区整整待了一年时间,写了厚厚的游击,记录下了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语言和风俗等等,这些书籍回国之后,也由周琅帮忙安排刻印出版,增加中国人对外界的好奇心,这非常重要。

  谢清高休养了半年时间后,周琅授命他去非洲开拓,建立了一个中国非洲公司,任命他为非洲总督。算是对他这些年来辛苦工作的回报,可实际上这个人对这些东西并不太关心。

  谢清高的航行,也不是盲目探索,周琅聘请了葡萄牙人帮助他,还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到了非洲一些地区的海图。对于周琅去非洲探索,葡萄牙人并没有看作是威胁,这些年欧洲人对非洲还没有什么兴趣,否则非洲距离欧洲就近在咫尺,欧洲人却千方百计来亚洲,而不去占领非洲,这完全没有道理。如果葡萄牙人那么在乎非洲的领土,他们也就不会想要用马普托换取澳门。非洲的领土,对于葡萄牙人来说,就只有奴隶贸易的据点而已,沿海占领一座港口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对非洲内陆地区完全不感兴趣。

  由于周琅答应让葡萄牙人继续留在澳门,并且在积极跟葡萄牙人谈判贸易扩大的问题,现在他们跟周琅政权处于蜜月期,只是在一些技术问题上还没有谈好,大方向都已经谈妥,没必要为了非洲这块黑土地得罪周琅,更何况周琅是掏钱买的。

  中国人是要去非洲流放犯人的,怎么看都跟葡萄牙人没什么关系,所以他们痛快的出售了一部分周琅感兴趣的海图,而且愿意提供向导。

  有海图,有向导,中间在印度还有中转基地,这等于将航行的困难降到了最低,谢清高需要做的,只是在周琅认为合适的区域,考察并确定几处可行的立足点,建立港口,然后将旗人移民送上去而已。

  周琅为谢清高同样提供了二十艘战舰,以后非洲公司想要继续扩张,就需要他们自己经营了,但周琅觉得,恐怕很长时间他们都不需要扩张舰队规模,甚至养活这只舰队都很难做到,除非旗人移民很快就发现了黄金。

  为了让谢清高可以长期维持非洲公司的运转,周琅除了给他垄断性经营权之外,还让他在沿途挑选合适的区域建立中转港口,这些中转港口并不局限于非洲,而是从中国到非洲这条航线上的任何区域,包括印度。这些港口可以对外开放,收取税收来支撑非洲公司的运营。周琅亲自为谢清高提供了几个备选地区,一个是淡马锡,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在淡马锡建立一座港口,这样来往中印之间的贸易,都会选择这里停靠休整,到南洋的贸易航线在这里进行休整,也是最合适的地方,应该可以获取不费的收入。

  在新加坡之前,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贸易往来,都是经过马六甲中转的,马六甲港最早是当地土著苏丹的领地,葡萄牙人率先占领,统治了一百多年后,被荷兰人占领,一直到现在。

  但荷兰人对这里的管理很不上心,马六甲存在着严重的淤积问题,所以后来才被新加坡超越。历史上新加坡是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建立的,也就是十几年后。周琅抢先了一步,赶在英国人从欧洲腾出手来之前抢占这里。

  谢清高已经到过马六甲海峡许多次了,对这里的水文十分熟悉,他还懂得马来语,登陆新加坡之后,马上跟当地苏丹建立了联系,提出购买淡马锡的问题。

  土著首领狮子大开口,要价一百万银币,这要是欧洲人那就直接开抢。谢清高不是一个合格的殖民者,他选择跟对方砍价,硬生生砍到了三十万银元,咬着牙成交。他不知道他的慷慨会给他招惹多少麻烦。

  在淡马锡这座小岛上放下了一些施工和防卫人员后,谢清高继续向非洲挺进,三个月后才抵达非洲海岸,途中在印度短暂停留,卡拉奇已经颇具规模,而且中国官员组建的当地乡团武装,彻地打垮了信得省的防卫,将三个回教王国彻底灭亡,合并成一个省份,成为中国东印度公司一个极为可观的领地。

  在这里谢清高跟亨利皮特久别重逢,叙旧了一番后,约定互相帮助,谢清高要在非洲立足,印度洋这边的印度将是比中国更方便的后方基地,对于亨利皮特来说,谢清高主持的非洲公司能到他管理的领土上进行贸易,那是一件好事,至于中国人向非洲流放囚犯,此时一心扑在印度扩张事业上的亨利皮特,完全不关心,控制了信得省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把印度河中上游的旁遮普收入囊中了,跟信得省相比,旁遮普才是一个值得征服的对象,才是他的孟加拉啊。

  此时英国在两年多以前,已经打败了马拉特联盟,但由于马拉特个别领主的抵抗,英国东印度公司陷入长久作战,导致公司红利受到影响,这引起了公司高层的不满,将扩张主义的总督韦尔斯利召回了英国。韦尔斯利这个声称要“在印度斯坦和德干每一个地区,建立一个广泛的联盟和政治关系的体系”,“把英国人的政权提高到印度的最高权力地位”的总督离任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政策再次转向保守,开始消化胜利果实。

  这是亨利皮特最好的机会,他不愿意看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再次扩张,垄断整个印度,虽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就是英国的利益,可不是他亨利皮特的利益,他坚定的认为,他比英国东印度公司那些尸位素餐的管理者,更能代表英国的利益,他在这里的每一份开拓,都是在为英国国王增加荣耀。

  另外信得省其实也不属于印度,东印度公司开始扩张之后,这里属于强大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这个王朝在最兴盛的1747~1770年间,两次入侵波斯,先后征服赫拉特、内沙布尔、马什哈德,占领阿姆河以南地区,迫使布哈拉纳贡。曾9次入侵旁遮普,两次掳掠德里,击败了马拉塔人和锡克人,迫使莫卧儿帝国皇帝割让了旁遮普、木斯坦、信德和克什米尔,并掳掠了大量财富。杜兰尼王朝在全盛时期,疆域东起印度旁遮普,西至里海,南临阿拉柏海,北包巴尔赫,是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二大回教强国,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并驾齐驱。

  但印度这里的历史一直重复,兴衰更替比中国要频繁的多,中国好歹能维持个几代人,而这里往往就是一代人的命运。杜兰尼王朝王国帖木儿·沙在1773年继位并迁都喀布尔,然后王室就开始发生内讧和各部族之间产生矛盾,地方势力开始割据,巴尔赫和信德等行省总督相继独立。信得省接着又一分为三,成为三个独立的小领地。结果轻易被中国东印度公司政府。所以占领的这块土地,地理上不属于印度次大陆,行政上归属阿富汗,可以说跟印度是毫不相干的。

  占领信得省之后,他也有了足够的兵力,公司直属的由中国士兵组成的雇佣兵队伍,虽然只有三千人,可是那些中国官员组建的当地民团却多达三万多,这些民团还是不需要工资的民兵武装,这让亨利皮特的军事征服成本十分低廉。

  当然这些平时进行农业劳动,战时临时招募的民团无法提供太强的战斗力,但用来防守是足够了。此时旁遮普的情况,让亨利皮特有充足的信心分化瓦解,将其征服。

  此时的旁遮普跟印度其他地区一样,四分五裂,分成十多个锡克教军事首领统辖地,其中最强大的首领是西旁遮普的苏卡尔恰基亚锡克教公社的兰吉特·辛格,此人野心勃勃,几年前占领了旁遮普最大的城市拉合尔,然后自称摩诃罗(大王),不断用武力攻击其他首领和势力,图谋一统旁遮普。

  历史上这个兰吉特确实实现了旁遮普的同意,还征服了克什米尔,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旁遮普锡克教国家,被称作锡克帝国。可惜他死后不久,他那些军事领袖就相互攻击,他的后代为了笼络军事领主们,不断将国家直属土地分封出去,导致国家力量大为削弱,兰吉特死后不到十年,他的帝国就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征服了。

  印度各路势力,从莫卧儿王朝到大大小小的领主,全都陷入这种靠军事将领崛起,分封给他们土地,然后造成分裂,互相内战,最后被人征服的命运。如果说中国两千多年来是一直重复王朝建立——王朝兴盛——王朝灭绝——新王朝建立这样的兴衰率的话,同为农业文明的印度,则重复的是新势力建立,然后分封,分裂,内战,灭亡,新的势力再次建立这样的怪圈。跟中国做对比的是,其实就是重复的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体系,这么算印度在政治上几乎比中国落后了三千年,还没达到中国战国时期大诸侯国推行郡县制的水平。

  由于兰吉特辛格这个势力崛起,周围其他锡克首领恐慌不已,亨利皮特已经跟其中不少达成了协议,共同对抗兰吉特,亨利皮特愿意出兵帮助他们,而他们则提供军费支持,并且跟中国东印度公司签订条约,接受公司的保护,给予公司大量贸易特权。推行的其实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那一套体系。

  这是一种不流血的政治征服。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执行了几十年的政策,海德拉巴这个曾经跟迈索尔王国、马拉特联盟在印度三强并立的王国,就是这样被东印度公司征服的。

  亨利皮特选择政治征服,也不完全是模仿英国东印度公司,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分裂得如此细碎,要对每一个王公都实行武力征服是公司力量所不及的,对大批弱小的王公也并非都需要武力征服。所以亨利皮特必须考虑到采取另一种征服手段,即用驻军和订立条约的办法把他们变成自己的附庸。

  野心勃勃的亨利皮特还在暗中对旁遮普锡克教领主们进行外交联络的时候,谢清高已经抵达了非洲,他沿着南非东海岸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进入了一条可通航的河口。

  这条河后世称作布法罗河。


  (https://www.02sw.net/415_415628/4110258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