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在现代留过学大结局 > 第22章 忽闻暗箭来

第22章 忽闻暗箭来


第22章  忽闻暗箭来

        今天的早膳,依旧丰富。

        奶酪香甜,鸡蛋煮的粥,浓稠可口。

        赵煦吃完,在宫女服侍下,擦干净了嘴巴。

        “冯景!”赵煦忽地想起了一个事情,问道:“今日是什么日子了?”

        “启殿下,今日是二月二十四日戊子!”冯景回答着。

        “二十四日了啊!”赵煦低声呢喃着:“八天了呢!”

        重归少年,已有八天。

        距离他被确定立储,只剩下五天,距离父皇驾崩,也只剩下十天了。

        赵煦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他望向福宁殿的方向,他知道的,他的父皇的身体在日渐恶化。

        如今,每天清醒的时间,恐怕只有不到一个时辰了。

        也就是还能保持神志清醒,还能对外界的声音做出反应。

        可赵煦却只能在这庆宁宫中枯坐,也只能在这里,等待着命运的那一日降临。

        就像他上上辈子那样。

        可,和上上辈子不同,现在的赵煦,很清楚他的父皇正在经历着什么?

        所以,赵煦在庆宁宫中,其实备受煎熬。

        他的内心蠢蠢欲动,但他的理智,让他克制也让他冷静。

        赵煦很清楚,自己究竟背负着什么东西?

        父皇的厚望、熙宁以来百万沿边将士的血汗牺牲、还有那一个个熟悉的人,都在指望着他,也都将希望系在他身上。

        所以,他不能有半点行差踏错。

        冯景看着赵煦凝重的神情,只能低下头去。

        许是为了消解沉重的气氛,也许是为了在赵煦面前卖个乖。

        冯景低声说道:“殿下,臣方在御厨中,听人提起了一个事情,不知道当不当讲……”

        “说!”

        “臣听人说,今日早间,有御史递了弹章,弹劾李都知奏报不实,欺君罔上……”

        赵煦惊讶的看向冯景:“谁?御史弹劾谁?”

        “熙河兰会路的李都知啊!”冯景答道:“听说是去年的事情……好像当时大家已经下诏,下御史讨论,但后来不知为何就没了消息,如今又被人提起了……”

        “是今天吗?”赵煦问道。

        “确实是今天早间!”冯景肯定的回答:“御厨里的人,都在说,这肯定又是哪位边帅嫉妒李都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冯景明显表现出了义愤填膺和同仇敌忾的神色。

        内臣在外,是很不容易的。

        不止受文臣歧视,还要受到武将非议和责难。

        元丰四年,五路伐夏,河东出发的王中正就和鄜延路出发的种鄂,互相指责,相互攻仵。

        最终,王中正被认定,承担大部分责任。

        这个事情,在大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觉得,王中正就算有责任,种鄂难道就没有吗?

        而作为内臣旗帜,李宪自熙宁初年,与王韶开边熙河以来,已在熙河路经营十余年,十余年间,屡战屡胜,罕有败绩。

        特别是元丰四年之后,熙河路就几乎成为沿边诸路的明星!

        五路伐夏,唯熙河路出发的兵马不仅仅获得了空前胜利,更拓土千里,收复兰州、会州,火烧西贼行宫,然后越过天都山,兵锋一度直指兴庆府。

        永乐城兵败后,又是李宪,力挽狂澜,五次兰州会战,五次战胜。

        去年更是以区区一路兵马,坚守住了西贼酋首秉常倾举国之力而来的入寇,战而胜之,奏报‘杀伤贼众十数万、斩首五万有奇,筑京观兰州城下’。

        大宋百年来,拢共才筑了几次京观?

        上一次筑京观夸耀武功,还得追溯到国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自然,李宪受到了朝野上下内外的不断攻仵。

        一点小问题,都能被无限放大。

        可冯景不知道的是,在赵煦心中,此刻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是在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吗?”赵煦在心中呢喃着。

        在赵煦上上辈子的记忆里,李宪的被贬,是在他即位之后。

        所以,他醒来后一直认为,此事的发作,当是在四月。

        但现在,冯景却告诉赵煦,那个事情现在就已经开始发酵了。

        在赵煦眼中,四月动手和二月动手的差别是无限大的。

        四月动手搞李宪,姑且还可以被认为是‘党争、朝争’。

        现在动手搞李宪,在赵煦看来只有一个可能——

        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是在意图剪除父皇留下辅翼他的羽翼!

        “也是,要贬黜一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哪怕是内臣,又岂能没有铺垫和准备?”

        “这么说来,动手的人,就绝不是旧党大臣了!”赵煦心里盘算着。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亲政后,召回章惇、李清臣、邓润甫等人,旋即开始给在元祐中被污蔑、贬黜的大臣翻案。

        李宪,自然也在其中。

        在章惇的力主之下,李宪贬黜被强行和司马光、吕公著拼凑在一起。

        为什么要贬黜李宪?

        因为奸臣司马光、吕公著卖国!他们要将先帝拓边的成果,拱手让给西贼,而李宪就成了这些奸臣乱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于是,李宪案被推翻,进而赵煦下诏,恢复李宪的一切勋位、官阶,追赠武康军节度使,并荫李宪养子,录为三班借职。

        而哪怕在当时,赵煦其实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司马光、吕公著都是元祐元年前后上的位。

        在赵煦即位的当年,这两个人一个在洛阳,一个在扬州。

        就算司马光、吕公著是长手罗汉,手也伸不到汴京城里的都堂上。

        所以,彼时的赵煦其实也明白,章惇属于是先射箭再画靶,怎么都能命中靶心。

        但,李宪已经是一个死人。

        而且,他是内臣。

        能够恢复勋位、官阶,荫及子孙,已经是天恩浩荡!

        故而,无论赵煦,还是朝堂内外,都无人关心。

        直到,赵煦在现代醒来,直到他开始阅读史书,开始在帝都大学跟随着老师翻阅那些宋代研究资料。

        赵煦才明白,李宪对于大宋,对于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代名将,含冤蒙尘。

        不止如此,受到李宪牵连,整个熙河兰会路上,上上下下无数人被打入另册。

        曾在兰州城内外,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的猛将,从此被埋没。

        其中,最强的一个人叫:王文郁!

        大宋张辽!

        古有张辽逍遥津,八百勇士破十万吴军,让孙权从此荣膺孙十万的称号。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宋,在兰州城下,王文郁亲率七百轻骑,夜袭西贼十万大军的壮举,这一战直接导致西贼发生营啸,落入黄河而死者不计其数,也让王文郁的名字,在西贼境内变成了活阎王,可止小儿夜啼。

        然而,李宪被贬,王文郁随之被投置闲散,从此再不能领军!

        一代名将,一代猛将,就此老死于病榻之上!

        除了王文郁,熙河兰会路上,李宪在十余年中提拔、培养出来的,数十员熟悉当地地理,知兵善战,敢战能战的大将,也大都是类似下场。

        毫不夸张的说,李宪被贬,直接导致了,过去十几年来,大宋在熙河兰会路方向的投入和心血,几乎付之东流。

        几千万贯的财富打了水漂,十几万人的牺牲,从此无人问津。

        直到后来,赵煦亲政,直到大宋重新执行河湟战略,不得不再次兴师十余万,不得不再用几千万贯的投入,再走一遍李宪的路。

        这简直是胡扯!

        ……

        注:王中正是个傻帽,不重复。

        但,冯景是内臣,所以会天然倾向于王中正。

        注2:神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帝王,他做过很多错误的选择,他也很喜欢微操,权力欲和控制欲特别强大,但他同时生活俭朴,志向远大,胸怀宽广,待臣下宽厚,关心百姓,而,主角是他儿子,子不言父过,所以书里面,凡是主角视角描述的神宗言行和事情,都必然被美化过、夸大过,请读者注意甄别。

        注3:王文郁真的猛,七百破十万,要不是史书记载,几乎就是在看玄幻小说。

        注4:李宪派皇甫旦出使青唐吐蕃的时间,可能是在第五次兰州会战前,也可能是在定西城大战前,这里采用第五次兰州会战前。


  (https://www.02sw.net/4170_4170668/1177290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