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高调断亲,你家祖宗老娘不认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村民卖韭菜苔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村民卖韭菜苔


张管事点头,边记上,边手拨算盘后,利索报钱。

“22斤1两,一斤10文算,共221文。”

说完从筐里抓了两吊各100文的铜钱,又数了21个铜板递给他。

“你看看有没有少。”

村民连忙双手接过沉甸甸的铜板,激动得直点头,“好好好,谢谢,谢谢。”

后面等的人也急了,忙催他到一边数钱去,别挡他们的路。

随后一个个有序排队,把韭菜换成一兜兜的银钱,喜滋滋往家跑。

虽然才几百文钱,可以后每天或者每隔一天都能赚几百文钱。

更别说后面韭菜叶也能卖。

今年这个年简直是大丰年。

都打算过两天就去杀猪匠那儿订猪肉,今年过年可以给一家老小添些油水了。

只有之前没参与肥田萝卜种植的半数陈氏族人看红了眼。

好在他们都争取到第二批肥田萝卜种植机会。

这次收下来的萝卜卖给工坊,也赚了不少银钱,总归是弥补一些。

可一旦对比起其他村人来。

看着他们年底蘑菇、萝卜、韭菜换着样赚钱,心里就猫爪挠似的难受。

上个月陈族长一家和陈三一家都被放回来了。

两家人估计在牢房里经历了什么,回来后倒是都老实了。

连陈族长的葬礼都没有去补办。

陈族长在陈家一行被抓走的当天晚上就去了。

还是隔天老族长的小孙子发现。

考虑到等陈族长家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放回来,或者压根回不来了。

尸体总不能一直晾着。

所以在陈族人商量后,帮着草草安葬。

只弄了灵位放家里,等其家人能回来,再看他们自己要不要补办葬礼。

若是以前,族人怎么说都不会这么草率把人葬了。

可现在大家对这位族长都很有怨气,自然懒得给他弄,能帮忙凑钱打一口薄棺已经算族人们厚道了。

谁知道陈家人回来后,跟没发生这事一样。

不少族人都暗自感慨,老族长这折腾一辈子,最后却落得这般下场,图什么呢。

他们都忘记自己曾经也兴致高昂地跟着折腾。

至于早被他们忘到脑后的陈文星,再无人提起,包括陈三家。

或许是他们已经没那精力和心神去想陈文星了。

这一家子回来后就被陈大柱接管。

陈大柱拿下药的事为借口,拿断亲做要挟。

如果谁敢不听话,他就断亲离家,再也不回来。

走前还会把老大老二告上衙门,让他们去跟陈文星做伴去。

陈婆子以为三儿子还跟以前一样好拿捏,想要闹。

结果陈大柱直接拿了断亲书,让几个五大三粗的兄弟帮忙押着老大老二就要上衙门。

这可把一家子都吓坏了。

最后是陈老头狠狠打了陈婆子几个耳光,让两兄弟把她关柴房,不准她再随意出来才作罢。

陈老大和陈老二被这么一吓,更加老实。

这段时间两人都被陈大柱赶去县里修路赚钱去。

两个妯娌也不敢再躲懒,带着一群儿女,和公爹每天去田里种萝卜。

种完萝卜还要干陈大柱给他们找来的一些手工活计。

比如编藤筐,编草绳,编麻绳之类。

都是姜梨花那边需要经常大量用的东西。

她都会下放给村里人赚钱去。

不过现在大部分村里人每天都乐颠颠忙田地里的活,这点手工活已经看不上了。

就都给陈大柱接过来给她们。

现在一家子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最大的追求就是天赶紧黑好睡觉。

躺床板上就睡死过去了,连做梦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去想陈文星这个人。

至于陈婆子,晚上关柴房,早上还被用草绳绑起来。

每天只能喝到儿媳妇喂的几口稀粥。

叫骂时还会被老头子拿麻绳打,不给饭吃。

这么折腾几天后,她也老实了。

有时候忍不住又想撒泼,陈老头一拿起绳子,她就吓得赶紧闭嘴。

陈老头也算是个聪明人。

知道现在这个家里只能靠老三。

老四已经废了,老大老二也靠不上。

如果再把老三气走,那他们一家子就真的要完了。

所以才狠下心来整治老妻。

不过治了一段时间后,陈老头倒是从中找到乐趣。

看着以前总喜欢对他呼来喝去的老妻现在这么怕他,陈老头就变态的觉得满足。

陈大柱可不管他们内部怎么闹。

反正只要老老实实把他安排的事干了,不去找姜梨花麻烦,他就不会去理会。

他现在也不跟他们住一起,自己跟一群弟兄也在山下盖了几间木屋。

跟镖局的兄弟们住一起。

每天也只会过来问两句,检查一下工作,看看他们今天有没有老实干活。

对于陈老头等人地讨好,直接无视。

陈家赚到手的银钱也全部由他接管。

每天固定除了给他们一点日常花销的铜板外,其他一并收走。

伙计都是他给找来,每日赚多少钱他也门儿清。

谁想偷偷藏下几个铜板都办不到。

他们再怨再恨也没法子。

谁叫陈大柱现在也有靠山呢。

何况他们还想着背靠陈大柱,以后也有机会从姜梨花那得好处呢。

自然不敢不听他的话。

话说回来。

早上马头村的村民们忙着排队卖韭菜。

中午,其他村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赶着牛车驴车,拖着一车车韭菜过来。

姜梨花宅子外已经堆起一座韭菜山。

张婆子时不时舀些水浇上去。

院子里也摆了许多打稻谷那种大木桶。

里面也堆了一捆捆韭菜,都用水泡着,能保持新鲜度。

还有一些汉子则在一边忙着打包。

这么多韭菜,姜梨花当然不可能全自己留下来吃。

平均一亩地十斤左右,六千多亩也有好几万斤。

这还不是一日收完就完,后面每天也会有。

就算分到几座工坊天天吃也吃不完。

她在收韭菜苔时就打算好。

这些韭菜大部分都是用来送人。

正好现在冬季气温低,他们这边也有县城的镖师了,方便运送东西。

今天收下来头批韭菜苔是口感味道都是最好的一批。

她让人把每捆韭菜都解开,挑出最细嫩的,十斤绑一捆。

选出三万斤,分几车装。

其中两万斤送给北朝帝,一万斤送给蕙王。

又挑了一万斤送到临安府给敖通判和知府。

县衙门这边也送了五千斤做日常吃用。

苟县令、秋师爷等平时跟她走得比较近的,私人也得到几百到上千斤的赠送。

每个衙役也分到十斤拿回家去吃。

这次韭菜苔直接被姜梨花给垄断了。

都没人拿到县里卖。

所以县民们也没法吃到。

倒是对姜大人特意花高价收的这东西很感兴趣。

听说在衙门当值的人都分到十斤。

一些与这家人交好的,就忍不住过来瞧一眼,顺便看能不能蹭两口。

要不怎么说越得不到的东西越好呢。

很快县里就传出韭菜苔非常美味,可比山珍海味等话。

让吃不上的更加心痒痒。

一些地主乡绅忍不住派人下乡,找上有种韭菜苔的人家,想要高价买一些尝尝。

不过大多数人都拒绝了。

说好都只卖给姜大人的,可不能反悔。

也有些没扛住高价的,就忍不住卖了一些。

不过也只卖这一次。

因为卖完他就要遭受村里人的白眼和奚落。

还被村长喊去训话。

这些倒还罢,他主要是怕以后姜大人那边还有什么好东西要种,他会被排挤种不到。

倒不是怕姜大人会记仇。

如今谁不知道姜大人大仁大量,心胸宽广。

之前那么多人骂她,她都能不计前嫌。

他们怕的是村长不给分配。

如果真这样,他也没脸告到姜大人面前。

再说成功买了韭菜苔的老爷们,吃过后也觉得这东西挺好。

主要途新鲜,没尝过。

不过要说多好吃,多美味也没有。

可等之后再买不到,他们反而想念起来,越想越觉得韭菜苔美味。

便也更后悔当初没有跟着第一批种萝卜。

不然他们现在的地也都种上韭菜了。

可惜韭菜这东西种子全在姜大人手中。

他们就是想偷偷种都没法。

就在马头村每天都能迎来一批又一批卖韭菜的人时。

苟县令也带着一队刚从京城赶来的钦差队伍过来了。

这次前来的钦差队伍人数比上次要多几倍,也高调许多。

长长的队伍,前头末尾的骑兵都扛着钦差出巡的旗帜。

两边都是身穿甲胄的侍卫,虽然那铠甲没有当时御林军那般拉风鲜亮。

但顶不住人多,看着就壮观。

队伍中间则是六辆马车,看起来就不平常。

至少在潼阳县绝对没有见过这种规格的马车。

一看就是只有大官贵族老爷们的专驾。

看到这样一支队伍时,不管是县民还是村民。

第一个念头是,估计是冲着咱姜大人来的。

说不定陛下又来奖赏了。

姜大人把土地治好了,若这样陛下都不奖赏,那可太说不过去。

很多人便忍不住奔走相告。

钦差队伍过来时,姜梨花宅子外正堆满载着韭菜的车辆。

幸亏苟县令提前派人来通知。

姜梨花也提前派人到村口迎接,然后把队伍迎到新农山。

新农山就是姜梨花买下的那座山的名字。

她懒得起名,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

经常有人来找都不好指路。

就干脆随口起了个新农山的名字。

反正这座山的确是她用来种植各种新农作物的试验山,取这个名字也没毛病。

钦差队伍一路过来,都能看到草木凋零,放眼望去一片荒凉。

直到他们走近潼阳县,打远就隐约看到一抹绿色。

等他们走近再看,发现不少田地里竟然都是一片稀疏的绿色。

这些都是第三批开始种植肥田萝卜的田地。

这会萝卜苗才刚长出来不久。

肥田萝卜的萝卜苗又比较细。

看起来就有些稀疏。

可即便如此,这一抹冬日的绿色,依然叫人震惊。

随行过来辅助姜梨花的司农监忍不住就带着一群下属往田里走。

基于前司农副监使屈大人回来后就被撸了官职下狱。

这次辅助姜梨花的事,老皇帝直接点了司农监过来,随行的人也让他仔细选,务必都是些干实事,靠谱的人。

司农监不敢不仔细,选的这些都是跟他在皇庄研究过营养液,种过新作物的人。

可皇庄的地毕竟是肥沃的土地。

他们实验也只能从别处运土过来,种在花盆里。

效果看起来自然没有此时一望无际的绿色壮观。

这还是因为其中夹杂着一些已经种过肥田萝卜的土地,在萝卜被收起来后就空着。

不然放眼望去,整个地面都是绿色,会更加壮观。

此行的钦差一行也忍不住下车到田地瞧瞧。

这次带队的钦差共有五人。

与上次只派一位传旨公公可不同。

这次五位都是重量级人物。

分别是枢密院院使楚大人、观文殿大学士邹大人、御史大夫曹大人,都是二品大员,且分站不同阵营。

让他们来确认土地恢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偏帮谁作假的情况。

除此外还有工部侍郎秦大人,国子监祭酒滕大人。

全都是四五十岁年纪的中老年人了,临近过年时,从冰天雪地的京城一路大老远颠簸过来,不少人都神情萎靡。

所幸路上有太医随行照料,不然怕都熬不到这里就会接连病倒。

这些人中,有的是真心想来取证,也是干实事的人。

有的纯粹是在朝堂上跳太高,这质疑,那质疑,干脆就让蕙王丢过来亲自瞧瞧。

比如御史台和枢密院这两位。

不过无论他们过来的初衷为何,此刻看到号称死地的东南土地,竟然在冬日也能出现这么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绿,也止不住地心情振动。

谁知他们看到自以为震撼的新绿只是冰山一角。

当队伍穿过县城,走下山路。

入眼所见的,就是一片片墨绿的农田,齐齐整整,几乎没有疏漏。

当初选择第一批种肥田萝卜的村庄,都是距离马头村不会太远的村。

因为平时来往比较方便,得到的消息也会比较快,比较多。

这也导致以马头村为中心,周边的所有村庄,大部分农田都拥有种韭菜的资格。

现在韭菜都长大了,放眼看去一片墨绿海洋,哪是一个壮观可以形容。


  (https://www.02sw.net/4442_4442345/140395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