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文豪1978 > 第347章 轰动性效应

第347章 轰动性效应


“多少份?你说多少份?”

  “450份了?这就450份了?”

  “你们中影的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过?”

  沪影厂厂长办公室里,徐桑楚手握着电话听筒站在办公桌前,脸色激动,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此刻他正与中影的人在通电话,《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十天,35mm拷贝发行数已经突破了450份。

  这是什么样的成绩?

  1982年《少林寺》上映,曾经创下过480份实发拷贝的记录,是国内电影界35mm拷贝发行量的里程碑。

  如今《高山下的花环》上映才十天,拷贝发行数量已经逼近《少林寺》。

  按照中影现在的说法,现在全国各个省级发行公司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电影拷贝的需求巨大,他们仍在要求洗录厂加班加点的制作拷贝,《高山下的花环》发行拷贝数打破《少林寺》的记录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巅峰时期,在那个没有其他娱乐手段的年代里,电影是广大老百姓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娱乐方式。

  也因为有着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在那个时候许多电影上映后观影人次破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动辄几亿观影人次的电影每年也会有那么几部。

  电影看的人多,需要的影片拷贝数自然也多。

  现如今的电影发行拷贝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35mm、16mm和8.75mm,对应的是不同的胶片宽度,从宽到窄适用的放映场景也不同。

  35mm拷贝基本都是为大城市的电影院准备的,16mm拷贝适合中小城镇电影院放映,而8.75mm拷贝则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

  单以数量来论,一般电影的16mm和8.75mm拷贝的发行数量是远超35mm拷贝的。

  毕竟中国的城市电影院数量是远远无法和小城镇电影院以及广大的农村放映队相比的。

  但发行公司和制片厂还是会更看重35mm拷贝的发行量,因为在中影的放映系统里,只有35mm拷贝才是能够赚钱,真正实现商业利润的。

  16mm拷贝和8.75mm拷贝肩负的更多的是丰富广大小城镇、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使命。

  进入到八十年代,尤其是83年开始,国内的观影人数和人次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下降,但行业内的人对于这种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前些年打下的底子实在太厚了。

  放下了电话,徐桑楚的表情仍带着震撼,他用惊叹的语气对坐在沙发上的谢靳说:

  “450份,这是奔着500份去了。我们这部《高山下的花环》,放了个大卫星啊!”

  谢靳听着徐桑楚的话,心中也难掩激动。

  前些天他还为在法国接受的超规格接待而沾沾自喜,可自从《高山下的花环》上映之后,他每天的惊喜就从来没断过。

  《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他执导的电影一部比一部成功,丰硕的成果如同美酒一般让谢靳陶醉。

  “老徐,那奖金……”

  谢靳今天来找徐桑楚,是为了奖金的事。

  《高山下的花环》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剧组人员们的集体智慧和辛勤付出,理应有所奖赏才对。

  去年《牧马人》上映大获成功,剧组的工作人员们也收到了奖金,谢靳这个导演得了1000元,林朝阳这个编剧也得了800元。

  今年《高山下的花环》上映,产生的轰动效应和影响力比《牧马人》更进一步,谢靳自然得替大家争取点福利。

  “发!发3万!你这个导演拿3000块,朝阳同志也拿3000块,《高山下的花环》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他的原著居功至伟。”

  徐桑楚大手一挥就是3万块,谢靳感到万分惊喜,没想到他出手如此大方。

  谢靳犹豫道:“厂里其他领导那边……”

  3万块不是小数目,沪影厂拍一部长片,中影方面的买断价格才90万,《高山下的花环》投资不菲,本身就是赔钱的买卖,现在又要大手笔的发3万块奖金,很容易引起厂里一些人的不满。

  人嘛,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件事你不用操心了!”徐桑楚语气笃定。

  “《高山下的花环》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已经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了。

  它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是非同一般的,不仅对你的导演生涯是如此,对于我们沪影厂来说也是如此。”

  谢靳点了点头,心中认可徐桑楚的这番话。

  “我刚才没跟你说,部队方面一直在等着中影的拷贝,这部电影是要全军观看的,总政文化部刚刚下的通知。”

  听到这句话,谢靳脸上露出笑容,《高山下的花环》拍的是军人、拍的是战争,当然要给部队看。

  只是由总政文化部下通知,这个规格可不是一般电影能享受的。

  谢靳遥记得,当年《高山下的花环》原著小说好像也享受过这个待遇。

  徐桑楚和谢靳这两位电影的缔造者在为《高山下的花环》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欣喜,电影界的同行们也在为这部电影引发的效果感到惊讶。

  《高山下的花环》原著小说79年发表之后风靡中国,早在电影拍摄之际,电影行业的许多人都认定这部改编电影上映的成绩一定不会差。

  可真当电影上映了,在它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还是出乎了行业内人们的预料。

  太轰动了!太震撼了!

  哪怕是当年的《庐山恋》和《少林寺》上映也未曾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每一座电影院里,观众座无虚席,走廊里、进出口都站满了人。

  为了看电影,有的观众偷偷从办公室溜出来早退,有人是专门与人调了班来的,还有些人是从很远的郊区和农村地区赶来的,就为了看一场电影。

  虽然这些人很清楚,也许不久以后《高山下的花环》的放映范围还会不断扩大,他们可以很轻松的看上电影,但他们图的是先睹为快。

  这些人静静的坐在电影院放映厅的位子上,或者默默的站在过道里、进出口处,大家人挤着人。

  谁也不在乎这些,只顾着把眼睛牢牢的盯在银幕上,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镜头、一个细节。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拥挤的人群里,有一个人开始掏出手帕,紧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开始只是默默流泪,后来又有人发出了抽泣声,最后有人控制不住的哭出声来,而这哭声好像会传染一般,你传染我,我传染你,可大家谁也不会觉得难为情。

  因为这眼泪是献给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烈士们的。

  许多热心观众深受电影感动,向沪影厂和谢靳写信来表达内心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喜爱。

  首都钢铁厂二车间的工人张卫国在信里说:“我读《高山下的花环》小说时还是个中学生,感动的哭湿了被子。

  现在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了,我看得更加感动,小说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谢靳导演的镜头下似乎真的活了过来。

  这是一部伟大的、震撼人心的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谁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可爱的人!”

  山东师范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倪慧萍在给谢靳写的信里是这样说的:

  “我希望未来我的丈夫是靳开来、梁三喜那样的英雄,他们也许长的不漂亮,也许行为举止并不文雅,也许文化程度不高,但像他们这样的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在国家有难时,他们会挺身而出,我相信在陌生人遭遇困难时,他们也会伸出援手。

  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们这些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向英雄敬礼!”

  除了给沪影厂和谢靳写信,这些热心读者还踊跃向报刊投稿,以表达内心对于《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的喜爱。

  电影上映以来,各地报纸、杂志上陆陆续续刊登了上百份读者的观影感受和评价,全都是对电影一边倒的好评。

  铺天盖地的好评里不仅有热心观众的,也有电影界的评论家们。

  电影评论家钟惦?在《电影评论》发文称:《高山下的花环》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军事题材佳作,影片感人至深,必将成为中国军事文艺的里程碑作品。

  1979年曾因一篇《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而在影坛名噪一时的李拓在《大众电影》的“电影评论”栏目发表文章――《中国电影的‘许灵均年’》。

  在文章中,李拓先是以《高山下的花环》为切入点,盛赞了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

  等到文章中段,他笔锋一转,又谈到了过去几个月里上映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将这三部电影联系到一起,点出了这三部电影背后的无名英雄许灵均。

  “我们搞戏剧的人总喜欢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我认为这句话放在许灵均同志身上是十分恰当的,他所创作的优秀剧本奠定了电影成功的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编剧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导演。

  从九月的《火烧圆明园》,到十月的《垂帘听政》,再到十二月的《高山下的花环》,许灵均同志编剧的电影如此密集的上映并且广受欢迎,体现的不仅是他作为编剧的高产,更展现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

  身为一位欣赏过这三部影片的从业者,我深感这几部作品的优秀与成功。

  我想说,1983年的中国影坛是属于许灵均的,他用自己的才华缔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再过二十年,也许人们会忘了这一年上映了哪些电影,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许灵均的作品和属于他的‘许灵均年’。”


  (https://www.02sw.net/5_5048/8095600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