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老朱:嗯,懂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少詹事。”
当两个硕果仅存的东宫庶务官来到太子书房,顿时战战兢兢的向他们行礼。
整个东宫官属被眼前这两位一气清出去了。
就剩他们两个。
今日诏他们来,八成是他们这几日的工作没能让面前这两位小爷满意了。
天怜可见。
他们这几日为了筹银,那可真是一刻都没闲着。
就连做梦也在想从哪弄银子,每天起来,那头发真是一把一把的往下掉啊。
要是这都不能让这二位爷满意。
就算被清出东宫,他们也认了。
常升才没那时间闲工夫和他们计较,径直的问道:“给几家不出名的学社筹办文会是谁的主意?”
两人对视了一眼。
最终,那个在三日前勇敢和好友共赴难关的人站了出来。
“少詹事,这是下官的主意。”
“你们叫什么名字?”
“下官钟离(许浊)”
“你们赚的五百两呢?”
“禀少詹事,大部分已经采买了印刷所需的油墨和纸张,现余二百两。”
常升盘算了一道物价:“够用了。”
“从即日起,你们原本的刊印之务暂且放下,太子会与你们再调配些人手,独立一司,重拟官职。”
钟离和许浊抬头看向常升,眼里满是意外之色。
这意思是不撤他们官了,还要对他们委以重任!
甭管新成立的新部门职权有多大,以他们二人为核心重新构建的部门,官职定级怎么也比他们这正九品要高的吧。
说罢,常升就打发他们先去一旁站着。
不多时,内侍就从天界寺将道衍带了过来。
一见面,道衍与常升对过一眼,便对朱标施以佛礼到:“贫僧道衍,参见太子殿下。”
“大师不需多礼。”
“今日有人向孤举荐了大师,称赞大师的才华,故才让人将大师冒昧请来。”
简单寒暄了几句。
朱标就邀请道衍坐下聊了起来。
作为面试者的举荐人和面试的陪审,常升自然是要闭嘴以避嫌的。
好在道衍的道行够深。
即便是经过了常升的“演技”进修班,朱标到底也没能从道衍这试探出什么弱点来,反倒被他不论天文地理,经史术算,兵法为政都独到的见解而深深叹服。
这么个大才。
当初是怎么被他爹刷下来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爹的评语没下错。
这就是个不务正业,却学识渊博的“妖僧”。
看到考察结束,常升也适时的接过话茬。
吩咐内侍给钟离安排了一张条案和纸笔后,常升说道:“人都到齐了,接下来本官为主讲,安排一下各自的分工。”
“钟离,你用白话文做好全程会议记录。”
说着,常升就在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块中选中了钟离和许浊,用二十点摸鱼值,给两人分别开了一个小时的“融会贯通”的buff。
要是不开。
面对道衍和朱标两个聪明人,
常升实在有理由担心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进度。
“会议时间:洪武十三年三月八日。
“会议地点:东宫书房。”
“参会人员:太子,少詹事常升,试科举主考道衍,大明报社社长兼钟离,报社副社长许浊。”
“会议记录:钟离。”
“会议主题:成立一个专门为朝廷发声的咽喉,同时为正在进行的试科举保驾的机构——大明报社。”
“今日召集诸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操办这间报社。”
“在有人发言时,请在坐列位都保持安静,等上一人发言完毕之后,再行举手发言。”
“它的形式,类于朝廷分发各地的邸报,但面相的群体不同,邸报是给官员看的,而报社将要发行的报纸,面对的群体则是老百姓和读书人。”
“本官知道寻常老百姓看不懂邸报。”
“其实也不需要他们懂。”
“只要遍布大江南北,以说书为生的那群下九流能够读懂,这报纸上的内容,便能或早或晚的传到千家万户的耳中。”
“以上部分,可有疑问?”
道衍是个老江湖,阅历又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报纸的职能,以及其中蕴含的能量。
结合参会人员中,常升对他的介绍。
这老小子瞬间就明白常升想要让他做什么了。
朱标举起了手。
他倒不是听不懂。
一来是照顾一下在后面奋笔疾书,边记边写,满头细汗的钟离,二来他也确实好奇这有别于朝会后奏书,却极富秩序性和易理解的开会模式。
“设立有司,如案牍司之例,少詹事向孤报备即可,何故专门召开此会?”
“回殿下。”
“设立案牍司,乃从成制中整合优化。”
“精简机构,发挥成效,且不影响朝廷运转。”
“故以殿下职能,当可自决。”
“而大明报社与案牍司不同,是为从无到有。如今虽挂名东宫之下,游离六部之外,然其职能规划涉猎朝廷喉舌,且要为太子殿下如今主持的试科举之制保驾护航,迟早要纳入朝廷节制。”
“遂必须划分职务,职责。”
“一旦出了纰漏,不能牵扯到太子殿下的头上。”
“故臣作为主导,以白话文书写会议记录,清晰传达会议各人发言及精要,合众人计长,向陛下阐述设立有司的必要和职权官属的划分,以作请示,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
“不仅能让陛下更加直观的了解臣下所求,作出批复。”
“也能从各人的发言中,辨明人才。”
说着。
常升还所有所意的瞥了一眼道衍。
见道衍微微颔首,常升才继续到:“同理,这种会议记录的方式,也适用于朝廷向下下达政令政务。”
“会议的方式,能更加直观的阐述政令的用意。”
“白话文的记录,能避免有人恶意解读,曲解政令。”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开会讨论和会议记录的方式,更能让朝廷官员直观的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弊病,集思广益,力图解决。”
“但为防有人假托会议之名施行懒政,如例会的频率,紧急召开的条件,值得到会上议论的政务的标准等等。”
“都需陛下御笔圣裁。”
(https://www.02sw.net/848_848478/105903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