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全文小说 > 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

第350章 时代的需求


第350章时代的需求

回到家,陈景恪就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在得知淡马锡出事后,他一直在反思。

这件事他也有责任,最大的责任自然就是用人不当。

不是因为推荐了许柴佬,当时确实没啥特别好的人选。

真正的问题在于,推荐了许柴佬之后,又让岑信通去做配合。

当时他想的是,两人都了解南洋,关系还不错可以更好的配合。

推行新政要得罪很多人,有锦衣卫这张虎皮在,是能镇得住那些人的。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前世看过的影视小说。

两个领导有矛盾,往往会相互拖后腿,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

当时他就在想,上面会不会用人啊?

用人之前就不调查一下性格?

为啥要把两个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人放一块儿?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后来他以为,是编剧故意这么安排,制造冲突和对立。

现实中用人,大概率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他却忘记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两个人合得来,在做实事的时候,确实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然而在贪腐的时候,起到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一百。

许柴佬和岑信通就是如此,他们虽然没有贪腐鱼肉百姓,却在对方失误的时候互相遮掩。

把一個小错误变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错误。

试想,如果两人没关系,岑信通会替他隐瞒吗?

两个人不合,或许会因为内斗互相掣肘,可只要他们不掀桌子事情早晚能办成。

最多就是费一点周折而已。

毕竟他们上面还有人压着呢,想升官发财就必须把工作做好。

这就叫用人的艺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不服不行啊。

这种失误,换成从小就接受系统政治教育的人,大概率不会犯的。

可惜,陈景恪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

当时朱元璋等人对此并不了解,因为他一直以来的高瞻远瞩,对他的能力有所高估。

以至于阴差阳错犯下了这个错误。

至于如何处置两人,他还没有想好。

不过他也没有打算推卸责任,肯定不会将过错都推到两人头上。

等两人回来再说吧。

倒不是他多么高尚,实际上他也是个俗人。

还是个非常俗的俗人。

上辈子碰到老人摔倒了,他都要看看周围有没有摄像头,才决定扶不扶。

看到美女,他也会多瞅几眼,心里还会YY一番。

穿越后变得和圣人一般……

还真不是因为穿越一次,将他的灵魂给洗礼了,而是他有了更大的追求。

金钱?美女?口腹之欲?

和名垂青史比起来,这些都太低级了。

一个当圣人的机会摆在面前,你会视而不见,还是牢牢抓住?

现在,陈景恪面前真有这么一个机会,他选择搏一搏。

正因为他有更大的野心,所以才会表现的如此克制。

所以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当他下意识的选择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

就说明他至少不是一个坏人。

将笔记检查了一遍,将其中的几处瑕疵进行了修改。

这里面全是他从政的经验心得,是留给孩子还是公之于众,就看最后大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吧。

就在这时,福清拿着一个小书匣走进来:

“郎君,幻游记定稿了,你看看可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陈景恪将书接过来,却并没有翻开,而是放到一旁笑着说道:

“咱们福清现在也是名满家了,肯定没有问题。”

福清喜笑颜颜:“都是郎君的功劳,我只是润润色罢了,可不敢居功。”

陈景恪笑道:“夫妻一体,何分你我。”

福清走到他身后,瞅了一眼笔记,有些气愤的道:

“那许柴佬太不中用了,枉你如此信任他。”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商人群体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罢了,许柴佬出身商贾之家,难免会沾染上这种性格。”

“希望经历过此事之后,他能醒悟过来。”

这个时代还没有资产阶级这个概念,他简单的将其用在了商人身上。

其实这是极其不准确的,不过也无所谓了。

在重农抑商的思想氛围下,中国商贾群体的腰杆子,确实硬不起来就是了。

福清却听出了他的话外音,有些惊讶的道:

“你还准备用他?”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用,若就此将他放弃,之前的投入就全亏了。”

“不过这次不会让他主政一方了,去给别人当个副手吧。”

还是缺人闹的。

虽然淡马锡那边没弄好,但也让他积累了大量的执政经验,至少知道如何搞好商业。

而这种经验,正是朝廷需要的。

“朝廷即将设立特区,需要一些懂商业经济的人才,让他去试试吧。”

福清虽然很担忧,却依然没有反对,而是说道:

“也好,先让他去给人当副手,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吸取教训。”

“如果真的成长了,倒也不枉你如此栽培他。”

“不过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不能再给他骗第二次了。”

陈景恪点头说道:“这一次特区的官吏将由陛下亲自任命,没人会包庇他。”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别的。

自然也谈到了朱樉,福清很是叹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个二哥怕是改不了嗜杀的性子了。

其实对于朱樉一次性屠杀九万人,陈景恪也感到震惊。

然后就是深深的庆幸,还好将他弄到小亚细亚那地儿去了,否则不知道还要惹出多大的祸端。

至于他去了那边会不会大开杀戒……

陈景恪表示,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他只需要对华夏人负责就可以了。

之后又谈起了其他的事情,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朱橚身上。

“五哥最近也忙,又要组织人手做试验,又要编写医书,听说最近还准备开医学院……”

“说起这个,他可没少唠叨你。”

陈景恪笑道:“唠叨我什么,我可没得罪他。”

福清说道:“本草纲目的事情啊,那是你的心血,他可不敢不上心。”

陈景恪毫不愧疚,大笑道:“哈哈……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吗。”

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道:“医学院一直拖这么久都没开办起来,可见他确实抽不出手。”

“不若伱去给他帮帮忙如何?”

“我?”福清连忙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我又不懂医术,怎么帮他啊。”

陈景恪认真的道:“教学生需要医术,管理医学院不需要啊,你只需要负责行政管理就可以了。”

福清依然不同意,除了不懂医术外,她还有另外一重顾虑:

“哪有女人家抛头露面的,别人会传闲话的。”

陈景恪决定,好好给她上一课。

“女人的地位并不是生来就低,礼法对女子的要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要给我上课吗?

福清很是开心。

成婚前她听过几次讲课,成婚后反而一次都没听过了。

还是挺怀念的。

“根据对周边蛮夷部落的社会形态研究,我们对华夏的社会形态演变,也有了一定的推测。”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过着男人狩猎,女子采集的生活。”

“因为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狩猎获得的食物不稳定,很多时候都空手而归。”

“而采集获得的食物就比较稳定了,所以女子的地位比较高……我们称之为母系社会。”

“即便到了现在,大明周边很多原始部落,依然以女子为尊。”

福清追问道:“后来呢?为何女子地位变低了?”

陈景恪回道:“后来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生产力也逐渐提高。”

“男人的身体优势得到发挥,成为了生产的主力,因此双方的地位开始转变。”

“而且在战乱年代,男人也是战争的主力,用生命保护族群的劳动成果。”

“不过即便到了此时,女性地位依然很高。”

“男人出去打仗,耕作的重任就落在了女人的肩膀上。”

“因为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国家需要大量新生儿补充人口。”

“所以才会规定女子必须多少岁出嫁,有些时候甚至规定寡妇必须改嫁。”

“所以,当时女子抛头露面做事、改嫁,都是社会的常态,一直到唐朝都是如此。”

福清若有所思的道:“到了宋朝,因为理学的兴起,女人地位再一次降低是吧?”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是理学思想降低了女子的地位,它是女子地位降低后的结果。”

福清很是不解,那是为什么?

陈景恪解释道:“不论男女,社会地位皆取决于,他们在生产活动中起到的作用。”

“宋朝之前,要么因为乱世人口稀少,要么国家强大疆域辽阔。”

“比如大唐就是两者兼有,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五千多万,可是国土面积非常辽阔。”

“平均一下堪称地广人稀,所以总体依然是缺人。”

“总之就是,国家缺人所以鼓励女子早婚和改嫁。”

“因为缺人,女子也要参与生产活动,是很重要的劳动力。”

“所以,当时女人的地位虽然不如男人,却也并不算特别低。”

“你想想宋朝是什么情况?”

“最强大的北宋,也就占据中原和江南,巅峰时期人口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巅峰时期人口达到八千余万。”

“所以,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他们发愁的是人太多养不活。”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变了。”

“放宽了女子结婚的年龄,当时女子都是卡着十六岁的门槛成婚,十七八岁成婚的都大有人在。”

“寡妇改嫁,就成了被人鄙视的事情。”

“朝廷虽然没有明令禁止寡妇改嫁,却鼓励寡妇守寡,还给她们立什么贞节牌坊。”

“其实就是在变相的鼓励女子守寡。”

“还有就是,人口多国家就不缺劳动力,女人参与生产活动的空间被压缩。”

“不参与生产活动,彻底变成男人的依附品,又哪里还有社会地位可言。”

“所以,到了宋朝时期女人的地位一落千丈。”

“要知道,在北宋初年寡妇都能当皇后,可是没多久连改嫁都不允许了。”

“其变化之大,不可谓是不让人唏嘘啊。”

他说的寡妇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先是嫁给了龚美。

龚美没钱就将她给卖了,不知道周转了几次后被赵恒纳入后宫,最后更是成为皇后。

虽然在封后这件事情上,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但最终她依然成为了皇后,更是在真宗死后临朝称制,离武则天只差一个名而已。

也正因为她没有走最后一步,再加上政绩相当优秀,世人盛赞其为女中尧舜。

和武则天的口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至少在刘娥时期,女人的地位还没有下滑到妖魔化的地步。

之后就提不成了。

一旁的福清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作为女子她感同身受,自然很难受很憋屈。

然而,她虽然聪慧,却并没有打破世俗的勇气。

所以也只是感到难受,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

对此陈景恪倒也不失望,如果她真的能悟到某些东西,对他这个当丈夫的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也有。

虽然他不介意让福清出去做事,但依然不愿意丢失一家之主的地位。

停顿了一会儿,等福清差不多消化完那些话,他才继续说道:

“经过元朝荼毒以及元末乱世的杀伐,大明至今人口不过七千万。”

“可是大明的领土却数倍与北宋,而海外分封制度的实施,又变相的让大明的土地扩张数倍。”

“七千万人口看起来不少,均摊到如此广大的地域,依然显得过于稀少了。”

“接下来百年,如何增加人口都是朝廷首要考虑的大事。”

“事实上,朝廷的风向已经开始转变了。”

“虽然朝廷没有明文要求寡妇改嫁,但你仔细想想,陛下自登基之后再没有立过一块贞节牌坊。”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多适合女子的工作接连出现。”

“比如纺织,比如看顾店铺……”

“看顾店铺,就要求女子识文断字懂算数,所以未来女子读书也必然是大趋势。”

“还有就是医学的进步,更多的科目被细分,未来必然会出现独立的妇产科。”

“很多隐私病女子都羞于对男医师讲,酿成了无数的悲剧。”

“未来,必将会有大量的女子学习医术。”

“这是时代的需求,不是某一种学说所能改变的。”


  (https://www.02sw.net/3338_3338263/111108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