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测字有道 > 第94章 闻香识病

第94章 闻香识病


三舅说起来这个神医杜申忠

  那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讲述起来‘六神杜’的逸闻趣事,让人忍俊不禁。

  三舅说:“一般我们中医看病,都讲究‘望闻,问,切,四诊’。

  但是这个杜申忠不一样,他有一套自独特治病方法,就是‘闻味疗病’。”

  “闻味疗病?”

  “这也太扯了吧?哈哈!”我听完,哈哈大笑!

  三舅听到我这样反应,倒也没有感觉意外。

  三舅告诉我:“每个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治病手法,这也不足为奇。”

  “我刚开始也感觉,他这样治病方式好像有点特立独行。

  但是后来我曾经请教过他,他就说:“不同的人,每个人生下来时候都有不同的秉性。”

  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饮食的习惯不同,作息的习惯也不同,工作的习惯也不同。

  这样的话,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不同的气味。

  我们不是常说:“婴儿有那种奶香味;

  然后少女都有那种清香的少女气息,我们叫它青春气息;

  还有强壮男人都有那种荷尔蒙的气息;

  爱喝酒抽烟的男人,身上都有烟酒味;

  而老年人,大多都有老人味儿,就是一腐朽酸臭的味道;

  我听完之后,对三舅说:“这样一想,好像还有那么一点道理。”

  三舅说:“”我当年,也是有一个从不理解,到慢慢接受的过程。”

  杜申忠说:“当官人身上的味道和老百姓身上的味道也不一样。

  “因为当官的身上经常有烟酒味,还都是好酒好烟的味道;

  而老百姓身上,都是那种和土地打交道的味道;

  甚至有人身上有猪马牛羊的粪便味道。”

  “而女人身上的味道也不同。经常干农活的女人身上,都是庄稼的气味;

  经常从事一些特殊职业的女人,身上都有很俗的胭脂水粉的味道。

  我对着三舅说:“这一个杜申忠啊,还真是研究人性的高手!”

  我此时也从心里暗暗佩服。

  三舅告诉我:“其实说白了,人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研究的方向各有不同,但是殊途同归。”

  我补充道:“这个道理好像还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

  每个人研究的方法不同,就像人们杀猪,有的人杀头,有的人杀猪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三舅说:“对呀,所以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偏执一端,如果说我们过于习惯性的否定别人,就容易让我们自己也失去探寻一些新方向的可能了。”

  说话之间,我们就快到达杜先生所在村庄了。

  这个杜申忠,他不去省里面去从业,反而在一个比较偏僻的乡镇里面从医,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

  我问三舅:“为什么杜先生,他不去城里面行医,反而在这穷乡僻壤里行医呢?”

  三舅哈哈大笑道:“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了,一般在城里行医自然同行也比较多。人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一个杜先生呢,他在镇上行医,这里就是他宗族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关系时间长了就根深蒂固了。

  在这里行医,他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有很多人都需要提前排号预约,才能在这里来看病。

  时间长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反而给人们营造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感。

  中国人比较相信高手在民间呢,正是因为这样神秘感,塑造的从众心理,反而让人们趋之若鹜。

  我微微一笑道:“这个杜申忠啊,竟然还是通晓心理学的人性高手,了不起。”

  三舅告诉我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呢,高手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些时候我们只是没有去发现他们而已。”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人,他们一年的营业额,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呢。”

  所以三舅叮嘱我:“学得杂,不如学的专,一技在身,就可以独步武林。”

  所以你以后还是要专心的学几门最实用的技术,做到烂熟于心,自然可以熟能生巧。

  我这时候才明白了,师傅带我来拜访杜申忠的意义。

  正在我开车的过程中,我听到有人给我打来电话,发现给我打电话的原来是上次的老曹,我就戴上了耳机接听。

  老曹电话中给我说了一个非常令我震惊的消息,我听到他的消息后久久沉默。

  因为我正在开车,我告诉他稍后有时间我会给他回话。

  下了高速以后,我们在国道上行驶。

  三舅告诉我,往前前行七八里,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牌坊,看到牌坊以后再往东边转。

  再行走七八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度杜先生门诊部了。

  因为提前已经和杜神医进行了电话的联系,等我开车到达三舅所说地点,发现杜先生已经在路边等候了。

  我把车缓慢停稳,发现来人,竟然是一副农民的打扮。

  因为他头发是比较厚重,况且还不修边幅,胡子就那样东倒西歪的倒在脸上。

  而他的胡须呢,就像我们传说中的‘关二爷’的胡须一样,美髯飘飘,面若重枣。体型也不胖不瘦,感觉中气十足!

  来人朝着车中三舅打了招呼,然后三舅给我介绍:“这就是我给你经常提起的杜神医。”

  “杜先生好”。

  我下车,躬身向前握住杜先生的手,示意邀请他上车坐定。

  杜先生上车后,和三舅一起坐在后排,边走边叙旧。

  在他指挥下,我继续往东边开。

  不到三分钟,我们又右拐,走上一条水泥铺就的小路,直接通到了半山腰的一个院子里面。

  这是一个非常清幽的院子,有三层小楼,都是那种古色古香的青砖小瓦。

  整个小别墅区看起来环境清幽,背靠青山,前面有一汪碧水,环绕而过。

  我看到山上长苍松翠柏林立,下面还有很多银杏树在两边,还有川楝树,还有国槐,郁郁葱葱。

  整个建筑也是古色古香,小桥流水,让人顿生安静之感。

  进了院子,我们走上左边的大厅,这里面前面是诊室,屏风后面还有一个茶室。

  是那种典型的居家办公连为一体的布局,更注重实用功能。

  杜先生邀请我和三舅走到里面,里面的实习的女孩,已经给我们泡上了上好的茶水,是当地特产的一种‘云峰毛尖’。

  我这时候环绕着整个茶室和外围的诊室,悉心观察了一番。

  越看就越为这个诊室的独特布局,感觉赞叹……


  (https://www.02sw.net/3603_3603731/111110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