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67章 苏辙

第167章 苏辙


俞悦:“我们首先来破除苏辙捞哥哥的洗脑包,虽然我也爱玩梗,不过我们还是要对历史真相有所了解。

  苏辙的文章堪称一绝,语言精练,发人深思,极富哲理,他的诗歌又元气内冲,深藏寓意,别有一番乾坤在里面。

  需要人们长久地琢磨,才能领悟其中的大美,这是和苏轼诗歌的酣畅淋漓,痛快鲜明所不一样的。

  苏轼出道即顶流,年纪轻轻就成为文坛领袖,苏辙也一样优秀,甚至比他哥更具锋芒。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以嘉佑六年的制科考试来说明,嘉佑六年的制科考试有多难,竞争有多激烈就不用多说了。

  这里面有一段插曲,很能说明苏辙的实力。

  在考试前,苏辙就病倒了,眼看就赶不上考试,宰相韩琦专门去找宋仁宗说:

  ‘这次考试的人很多,但真正有实力的人并不多,如果因为苏辙病了,没能参加考试,那么这次这课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韩琦请求推迟考试时间,宋仁宗还真就答应了。”

  九州一色的霜:不敢想象清北因为我生病了专门为我推迟考试时间等我病好我得多牛逼。

  草莓奶糖:杜甫:虽然我没推迟考试,但皇帝为我一个人重开了。

  明月松间照:天才们的人生经历都是这么朴实无华吗。

  嘉佑六年的考生们:......

  没有人为他们发声吗!

  俞悦:“所以嘉佑六年的制科考试是等病好了才举行的,如果是我的话,我感觉祖宗们得在地下火烧阎王殿。

  想想看,一个二十岁岁出头的小伙子。硬生生的让国考推迟举行,这是闹着玩的吗?

  若不是早已经下的奇才,谁有这么大的面子。

  我们都知道苏轼胸怀坦荡,有啥说啥,从不会去曲意逢迎,因此也容易遭小人记恨。

  相反,苏辙沉默寡言,不爱说话,还一路做官,做到副宰相,似乎苏辙更适合官场的政治生态,也更懂得韬光养晦。”

  北宋之前的老祖宗们疑惑地抬头,难道不是吗,苏辙听起来就是比他哥苏轼靠谱的样子。

  唐—李白:莫非有反转?

  草莓奶糖:完了,李白大大直播间蹲久了人设都快崩完了。

  九州一色的霜:沉默寡言苏子由,照着皇帝脸上扇。

  宋仁宗:?

  不是他怎么有种不祥的预感,有点不太想听这个天幕了怎么办。

  俞悦:“如果大家真这么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苏辙确实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但是!但是来了,他比他的哥哥苏轼还要直,还要刚,更不会去刻意讨好谁,苏子由上来就扔了个大招。

  这次制科考试的题目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意思就是要敢说真话,指出朝政的一些弊端。

  苏轼考完后坦言,他畅快淋漓地把朝廷的错误都说出来了,没有委屈自己的良心。

  而苏辙呢,就不止畅快淋漓那么简单了。这位猛男直接狠批宋仁宗。言辞之激烈堪比当年韩愈骂唐宪宗,令人瞠目结舌。”

  韩愈:?

  不是这里面还有他的事吗?他不就上疏了一封平平无奇的《谏迎佛骨表》吗,也没什么好记的啦。

  唐宪宗:呵呵。

  其余众人则是倒抽一口凉气,韩文公那可是就差指着皇帝鼻子骂他短寿了,这苏辙得把宋仁宗怼成什么样啊。

  俞悦马上给出了答案。

  俞悦:“苏辙共列出了宋仁宗的四大缺点,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第一,太懒,没有朝气,怠政,还说什么‘为政志勤而道远’,皇帝你根本就不配说这个;

  第二,太好色,女人太多,每天就忙着在后宫里快活,根本没时间处理政事;

  第三,太败家,滥用民财,每天收上来那么多赋税,天天赏赐这个,赏赐那个,给达官显贵发福利,没有一处用在正道上;

  第四,太没水平,一开始搞了个庆历新政,雷声大,雨点小,开始红红火火,后来不了了之,说明皇上执政能力有问题。

  并且苏辙还拿历史上几个着名的昏君来和宋仁宗作对比。真的太强了,果然他们搞文学的嘴都脏。”

  韩愈听完也瞠目结舌,他有点不太确定了,自己真和苏辙差不多?这哥们纯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二凤听到这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魏征,他总觉得这老小子也在蠢蠢欲动,准备张嘴就骂自己两句。

  刘彻则是扫了一眼大殿里的群臣,觉得他的元朔朝应该没有大臣敢这么跟自己说话。除非有人想玩九族消消乐。

  群臣:啊对对对。

  俞悦:“大家能想象吗?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皇帝主持的《御试制科策》中,直接说皇帝水平太次,没有执政能力,他的胆子得有多大啊。”

  明月松间照:反正我不敢指着我老板鼻子骂他。

  始皇大大的狗:绝了,北宋君臣:气死了,被一个叫苏轼的骂了。

  草莓奶糖:气早了,原来他弟骂的更狠。

  俞悦:“真的太勇了,要知道宋仁宗此刻已经执政40多年了,还被后世誉为‘仁宗盛治’,苏辙却说他是个昏君,确实有些攻击性太强了。

  苏辙考完后也坦言,这次肯定没戏了,果然文章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朝野震惊。

  司马光先站出来夸苏辙,说他写的好,敢说真话。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不敢说话的人要他有什么用呢?

  故而他给苏哲平了个制科三等,他说苏辙敢于直言。

  但大臣范缜不同意了,他说苏辙敢于直言,但骂官家骂得太过,不合适,还是评为四等。

  另一波大臣则认为,还什么三等四等的,这苏辙目无君父,把皇帝说成啥了?应该直接赶回家。

  还有人说都是因为宰相无能,害得皇帝宝宝背黑锅,把韩琦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秋以为期:原来宋仁宗这一朝有这么多大佬吗?!

  九州一色的霜:宋仁宗的嘉佑二年科举考试可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榜的。

  秋以为期:要听要听,悦悦什么时候讲!

  俞悦:“说完三苏吧,群臣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宋仁宗发话了。

  大概意思就是让同志们不要激动,既然要人家说真话,自己又接受不了,还把人家赶回家,那成什么了。

  这一点政治高度都没有怎么行,就应该录取苏辙。

  不得不说宋仁宗能力姑且不谈,确实对得起他的称号。

  苏辙最后被大臣们评了个四等次等。制科考试最高就是三等,然后是三等次等、四等、四等次等、五等不第。

  一等二等虚设,这一次苏轼轻轻松松拿了个三等,破了北宋制科考试的记录。

  原本苏辙也该拿三等的,但因为文章攻击性太强,才成了四等次等。毕竟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稍微给点的。

  宋仁宗不愧为千古第一仁君,江海度量。

  虽然被苏轼骂得够呛,但回宫后还是跟皇后一个劲的夸苏轼和苏辙,说他俩都是宰相之才。

  只不过宋仁宗这个美好愿望,后来只有苏辙实现了。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09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