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13章 活字印刷术

第113章 活字印刷术


俞悦:“说到造纸术,肯定就不得不提印刷术啦。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亦称‘雕版印刷术’)。

  原理就是之前我们看的综艺《典籍里的中国》里《天工开物》的那一期,对传统工艺感兴趣的可能也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

  九州一色的霜:我小时候家里这边好像还有那种背着一堆活字到处印刷的手艺人。

  明月松间照:我也见过,每次走到哪带到哪,小时候可爱看了。

  草莓奶糖:不过现在基本上都失传了。

  俞悦:“毕竟现代工业太发达了,机械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人工嘛。

  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来出现的拓印碑石等。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之后,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技术。

  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

  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展与早期的印章无直接关系,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腊、两河流域都有使用。

  美国考古学家在中亚土库曼斯坦安纳乌曾于2000年10月发掘出距今4300年的中亚印章,其文字仍有待考。

  唐朝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始皇大大的狗:这个《金刚经》我之前刷到过。

  始皇大大的狗:它全郑长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张粘连起来而成一卷。卷首有释迦说法图,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题记。

  始皇大大的狗:原藏于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发现。1907年为英国人斯坦因盗去,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老祖宗们:!!!

  好好好,看来这群西洋人没少冲他们的后人下手,这些红毛鬼子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们不知道的。

  俞悦:“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中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11世纪以后由阿拉伯传到欧洲。

  先后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树叶以及欧洲的羊皮等,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晚于中国约600年。

  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昇晚了400年。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修道士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在所着《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

  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

  中世纪欧洲书写都用羊皮纸卷,并无‘书籍’和‘印刷’的概念。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们的印刷的蓝本。”

  老祖宗们再次:!!!

  这群西洋人的行事作风和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有什么区别?老祖宗们表示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嬴政眉头皱的死紧,怎么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欧洲,自从俞悦开始说四大发明,每一样都会强调先是华夏领先再被洋人反超。

  始皇陛下很是不爽。

  不过不爽归不爽,他相信很快就能让这些欧洲人后人对他们后人做的十倍百倍地奉还在他们的祖宗身上。

  俞悦:“总之,造纸术的出现让华夏人能够妥善地保存自己的文明,而印刷术的出现,对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

  至于它为什么最终没有在古代华夏大范围地流传开来,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世家大族并不想让它为人所用。

  因为古代的知识是只掌握在上层人手里的,很多古代的所谓世家流传的底蕴之一,就是书籍。

  如果书籍人人可读,知识人人可学,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地位。毕竟对他们来说,底层的愚民只需要知道为他们所用就够了。”

  俞悦这一番话对古代许多世家来说可谓诛心,他们终于意识到,俞悦始终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

  因为她在后世人中,只是千万个普通人之一,真要类比,她在古代,也是他们眼里的“愚民”,她的立场天然和他们对立。

  一时间许多人有喜有忧,不知道天幕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百姓们就没这种担忧了,自从天幕出现,俞悦说的那些美食也好,旅游的城市也好,各个朝代的名人轶事也好,对他们来说,都是黯淡无光的日子里难得的调味品。

  更何况除了她,这些后人们基本对他们这些祖宗有求必应,比如你要是问如何堆肥,后世农业专业的学生恨不得查上三天三夜的资料给你一点一点说。

  按后人的话来说,这就是保姆级攻略。

  所以那些大人物想什么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希望天幕存在的时间久一点,再久一点。

  俞悦:“好啦。最后活字印刷术我们就以沈括大大的《活板》结束吧。知道你们懒,我直接放译文。

  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广泛使用。从五代时冯道雕版印《五经》开始,以后的典籍,就都采用雕版印刷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厚薄,每一个字做成一个印,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要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将字密密地排上。

  排满一铁框为一板,拿着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蜡等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上面,这样铁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

  如果只印两三本的话,还不算简便,如果印数十、成百上千本,就极为神速了。

  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一块板进行排字,这块板刚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排好。两块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例如“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是为了防备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

  不用的时候,就用纸贴好标签,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字印储存起来。

  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

  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

  不如烧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来,完全不沾药料。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至今珍藏着。”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