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12章 造纸术

第112章 造纸术


俞悦:“说完了司南,接下来就是造纸术了,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说到造纸术,就不得不说东汉的蔡伦了。永元十四年,皇后邓绥下令郡国进献纸墨。

  当是时,蔡伦负责御用器物的制造,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各地进贡纸张,为其改进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蔡伦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心造出比前人所制更好的纸,乃使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等原料造纸。

  元兴元年,蔡伦献纸于汉和帝,由于质量提高,得到和帝重视,受到和帝赞誉,并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

  纸张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人们都知道蔡伦造纸,实际上,在东汉蔡伦大规模造纸之前,华夏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20世纪在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西汉时期的古纸片,可以证明这一点。不过这并非否定蔡伦造纸之功。

  而是说蔡伦的造纸术并非是突然之间的发明,它有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

  东汉时期的蔡伦听到天幕提到自己时,有些惊讶,随后便是狂喜。原来他的纸真的改良成功了。还被后世称为“蔡侯纸”吗。

  东汉前的皇帝们更是高兴,原来这纸用什么树皮,破布。烂渔网就可以制成,成本这么低,听起来就大有可为啊!

  大家记笔记更起劲了。

  俞悦:“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华夏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华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华夏南方,并且和岭南地区特别是环珠江口周围6000多年前涌现的丰富的树皮布文化体系有密切关系。

  华夏自上世纪90年代环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

  其中,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石拍,科学测年表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树皮布制作石拍,揭示出华夏岭南地区是世界树皮布文化起源地。

  研究证明树皮能通过拍打,做成像纸一样的载体,其存在可能已有数千年之久。树皮布在南华夏很早已存在,东南亚和中美洲也有使用树皮纸的传统。

  在古代,埃及有纸草纸,欧洲有羊皮纸,华夏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

  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研究,蔡伦造纸术的基本点,归纳起来就是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

  没有经过造纸基本步骤处理的纤维薄片,不具备纸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传统概念上的纸。

  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埃及的纸莎草纸,而欧洲中世纪则普遍使用羊皮纸,这两种纸因为原料单一,改进余地有限,被使用复数种类材料的华夏纸所取代。

  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个别的地方还使用造纸术来造纸。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华夏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

  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公贵族使用。”

  东汉前的古人们又连连点头,可不是吗,他们也是苦简牍笨重久矣,也不是谁都能如惠施一般随身携带五车竹简出门啊。

  明月松间照:说到惠施,是跟天天庄子辩论还说不过的那个惠子吧。

  九州一色的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吧。

  俞悦:“华夏古代能被称为‘子’的可都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更别说从春秋战国的巅峰赛里杀出来的狠人了。

  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与孔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惠施既是朋友又是辩论的对手。

  《庄子》一书里多次提及两人的辩论,九州老师说的就是‘濠梁之辩’,其文字记录出自《庄子·秋水》。

  翻译成大白话大概就是: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听起来很像两个好朋友互相吵架抬杠对吧,用今天的话来说,庄子好像个‘杠精’。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对世界的不断认识,不断假设和不断求证,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天幕下惠施想起自己的那个好友,咂咂嘴,天幕说得真对啊,他可不就是个‘杠精’吗。

  刘彻一个头两个大,这俞悦怎么又跑偏了!

  汉—武帝—刘彻:悦娘子,可还记得你是要说四大发明。

  俞悦一拍脑袋:“抱歉抱歉,说道华夏哲学的开端一下子没忍住,我们继续说回造纸术。

  西汉时期出土的植物纤维纸,是蔡伦造纸的前身。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破布、鱼网、树皮、麻头等都可以造纸。

  其中树皮造纸更是他的发明。他的造纸工艺更为精细,造纸术到他这里,摆脱了纺织品附庸的地位。

  此前都是利用纺织之后抛弃的副产品来造纸的,蔡伦将造纸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工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华夏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稍等我去拿个饮料,回来告诉大家蔡侯纸具体制作方法。”

  古人们:!!!

  不是你这后辈,说这么久了差这会儿功夫吗!

  俞悦:“来了来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4个步骤:

  首先是分离:使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其次是打浆:使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最后是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啦!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听起来确实很简单,皇帝们满意了。

  “宣墨家,公输家觐见...”

  “宣少府...”

  “工部..  ”

  既然有作业可以抄那都别闲着了,动起来!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