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111章 指南针

第111章 指南针


俞悦喝了口水,继续道:“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

  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华夏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华夏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华夏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老祖宗们更气了,不仅气这么多外国学者一再强调他们华夏的这些发明是有多么重要,又踩在他们华夏先贤的基础上把这些发明发扬光大。

  更气这些后世朝代,既然手握如此大杀器,却又不屑一顾,任凭西方世界后来居上,最后用华夏自己的发明来对付华夏。

  就很难评。

  俞悦继续说道:“第一个就是指南针了,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俞悦说着,上网找了一张司南的图放在视频的右侧,天幕下所有古人都能直观地看到它的构造。

  俞悦:“指南针的发明是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在战国时代,华夏人就已经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

  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着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说到这里,俞悦想到什么,面色古怪地道:“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刘野猪的受害者经历呢。

  司南发展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

  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

  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刘野猪。”

  刘彻:?

  不是朕已经知道方士炼丹都是骗人的了,能不能不要再提了啊!朕堂堂一个天子朕不要面子的吗!

  刘野猪马上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暴击。

  九州一色的霜:也是刘野猪自己上有所好,底下的人当然会迎合他,揣摩他的心思说些他爱听的了。

  俞悦:“没错,当时的栾大除了被封为五利将军外,还佩六印,贵振天下。

  他得刘野猪信任,当官封侯名噪一时,又权柄煊赫至此,才得以迎娶已孀居的卫长公主。

  刘野猪送女儿卫长公主万斤作嫁妆,将其汤沐邑改名当利,举办盛大婚礼嫁女于栾大。”

  草莓奶糖:然后刘野猪发觉栾大的方术大多不验,栾大并不能通神,皇帝的信任换来的是欺骗与失策。

  蓝莓芝士多:愤怒的刘野猪将栾大腰斩。栾大的推荐人乐成侯丁义也因此获“不道”罪,被弃市,侯国被除。

  就要芋泥波波:他亲自给女儿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又亲手把她再次变成寡妇,真的很难评。

  刘彻勃然大怒:“你们这群不肖子孙,再叫朕刘野猪朕就砍了你们!”武帝陛下气势到位了,就是听着多少有点色厉内荏。

  同时他也开始自我怀疑了,自己以后真的会仅仅因为天幕说的磁铁的小把戏就对一个骗子深信不疑,还把女儿嫁给他?

  不,不会,他马上推翻自己的猜测,平行世界的刘彻干的,跟这个世界的我刘彻有什么关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俞悦:“只能说封建迷信害死人,关于始皇和刘野猪的求仙问道被骗经历可以写成一本血泪史了,虽然血是别人流的。”

  嬴政:?

  不是你踩刘彻就踩刘彻,为什么还要提一嘴朕!朕没错!都是那群方士胆大包天胆敢欺瞒于朕!

  朕劝你这后辈好好组织语言!

  俞悦:我错了,下次还敢.jpg

  她继续说道:“到了北宋时期,人们发明了用人工磁化铁针的方法,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南宋时,指南针传到阿拉伯。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感应说’。

  南宋人的指南针原理,仍认为“指南针之所指,即阳气之所在”,他们认为,一旦测量地点不在这条南北线上,指南针所指向自然“少偏”。

  直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科技知识。

  受其影响,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此过程中,阴阳五行的作用不断淡化,力学角度的分析不断增加。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漂浮法指南针——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指南针——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指南针——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指南针——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秦汉不少科学家听到这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

  既然知道原理,皇帝们自然就让相关专业人士们马不停蹄地去研究了,西方列强?哼,朕会让你们知道,到底谁才是强者。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0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