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40章 韩愈 完

第40章 韩愈 完


俞悦是不知道古代这一盛况了,她给这位流芳百世的韩文公上了香,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后,慢慢地往外走。

  她最终在韩祠广场坐下,目光远眺,没有看镜头,继续说道:“然后宪宗在位15年就挂了,不得不说做韩愈的老板高低得需要点命硬在身上。

  宪宗去世后,穆宗即位,将他召回长安,他也一路官运亨通,做了京兆尹兼兵部侍郎。

  结果不出意外的又出意外了。

  长庆元年,镇州发生兵变,督知兵马使王庭凑杀害自己的顶头上司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后,又杀害冀州节度使,占据冀州。

  唐廷震怒,穆宗派15万大军讨逆,结果大败而归。紧接着他又围困深州,形势危急。

  于是身为兵部侍郎的韩愈挺身而出,决定孤身前去劝降王庭凑。

  群臣百姓无不为他担忧,连穆宗在他出发后都后悔了,打算将他追回,他却只留下了一句话。

  ‘止,君之仁,死,臣之义。’

  陛下阻止我,是陛下的仁,但我却有身为人臣的责任。

  到了镇州后,迎接韩愈的,是叛军的利刃出鞘和张弓搭弦。

  然而韩愈毫无惧色,甚至能和叛军谈笑风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直切叛军要害。

  长庆二年,韩愈真的熄灭了王庭凑的反叛之心,使他表面上归顺朝廷。

  他甚至还顺手捞出了被围困深州的刺史,要回了刚被王庭凑拿下的城池。”

  嬴政挑了挑眉,这韩愈倒真是个人才,要是拿给他对付那些不知好歹的六国遗民一定很好用吧。

  刘彻眼红病已经不知道犯几次了,看看人家,什么叫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啊,再看看自己的满朝文武,除了卫霍其他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其他臣子:......

  你最好有事!

  李世民听着天幕的描述,知道那个时候的唐廷怕是已经大势已去,一时间连知道大唐有韩愈这么个好儿郎都没那么高兴了。

  李二第2567次痛骂:“该死的李隆基!”

  天幕能不能让他穿越时空亲手杀了这不肖子孙啊,很急。

  俞悦说着说着就走出了韩文公祠,她站在正门口对望,目光仿佛逾越千年时光,与那个大唐的先贤对视。

  她轻声开口:“怎么样,叫他韩怼怼一点没错吧,虽然他是个儒生,但是真的很刚。

  可能大家现在提到儒生第一反应就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但是众所周知,君子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就是射箭,御呢是驾驭马车的技术。

  所以说,宋朝之前的儒生基本都是能文能武的,孔子周游列国还带佩剑呢。”

  春秋时期,正在讲学的孔夫子有些疑惑,儒生能文能武不是很合理吗,后人为什么会觉得疑惑。

  老夫子看着眼前脸有些肿,正听着自己讲学的新学生陷入沉思。

  至于脸怎么肿了,嗯,应该是他不小心摔跤了吧,跟自己可没有丁点关系。

  宋朝以前的文人们也有些惊讶,后世儒生竟连君子六艺都不学了吗,岂不是自废武功。

  宋朝之后的大多数书生则是涨红了脸,这小娘子,怎能凭空污人清白呢,他们只是...只是...

  也不知道只是了什么出来。

  俞悦:“而且他是个纯粹的儒生哦,从小学的就是孔孟之道,这点我们从他早些年的一些作品就能看得出来,比如《原道》、《原毁》之类的。

  之所以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也是其他七人公认最强,后世称为百代文宗,就是因为他还开展了古文运动。

  唐朝文学除了诗以外,当时的文章基本继承了汉以来的赋文学,基本都是词藻堆砌,美则美矣,但言之无物。

  于是韩愈带头呼吁文坛复古,也就是像先秦之前的文学一样简洁纪实,让当时整个唐朝文坛风气为之一新。

  所以苏轼才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九州一色的霜:看开心了,回头就让我学生默写《师说》。

  草莓奶糖:你可真是个活阎王。不过老师你不是教初中的吗,我记得这是高中的内容吧。

  九州一色的霜:就当是提前预习了,反正迟早要学,而且这还是高考必背古诗文。

  明月松间照:好可怜,我都不敢想悦悦播一学期下来你学生会怎么样。

  鱼鱼鱼鱼:还好我毕业了,老师加大力度。

  俞悦默默为九州老师的学生点了根蜡,对不住了小朋友们,姐姐也是生计所迫,绝不是故意讲这些的。

  她眉眼弯弯,继续开口:“说到学生,韩愈做老师也是特别负责的。

  除了前面我们说的他在国子监写的《师说》以外,他还为他的另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讳辩》。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也听过这个故事,李唐王室特别重避讳,比如鲤鱼直接改叫我鲜公了。

  而李贺,因为父亲名叫李晋肃,所以就算他在乡试中名列前茅,却还是被剥夺进士资格。

  那作为他的老师,韩愈指定忍不了,一篇《讳辩》重拳出击: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进士,那么如果父亲名字里有仁字,儿子是不是就不当人了?

  你就说攻击性强不强吧。

  后来李贺果然在老师的帮助下拿到了乡试的名次,可他在进京参加会试时,却仍然以同样的原因落榜。

  这一次,即使韩愈仍然帮他四处奔走,却还是没有改变结果,李贺最终也因为郁郁不得志早早离世,年仅二十七岁。

  我们常说诗鬼李贺的文风森冷诡谲,读来鬼气森森,但他也曾经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啊。

  他也曾踌躇满志地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样的文字。

  况且要说避讳,算起来李长吉也是正儿八经和李唐皇室能扯得上关系的宗亲呢。”

  或许是俞悦的语气太过惋惜,连直挺挺躺在床上的李贺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本来是在听悦娘子说他的老师,老师最终以“韩文公”的美名流芳百世了,真好啊。

  他正在为老师高兴呢,就听到天幕说他是“诗鬼”,原来仅以诗名也可传世吗,李贺若有所思。

  李贺的母亲看儿子似乎有了些许求生的意志,赶紧趁机把药端给他,劝道:

  “长吉我儿,你就把药喝了吧,悦娘子说了,你的诗他们现在还记得,流传了一千多年呢。”

  李贺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一时百感交集。

  这时他的私信却突然亮起许多小红点,他点开一看,最上面的赫然是太宗文皇帝给他发的消息。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长吉。你受苦了,是朝廷对不住你。

  !!!

  李贺赶紧回复:

  [私信]唐—李贺:贺当不得太宗陛下一句受苦,走到今天,是贺时运不济。

  李世民快气死了,后世子孙真是好样的,一天一个小惊喜,是怕他活的太久了是吧!

  他回复李贺:

  [私信]唐—太宗—李世民:朕已告知你的老师,让他向皇帝上书,为你重开科考,若你真是有才之人,朝廷必不负你。

  李贺:!!!

  太宗陛下说要为他一人重开科考,上一个有这待遇的还是杜工部吧,他是在做梦吗,是梦吧。

  这可是太宗陛下啊!

  杜甫:对对对,当时太宗陛下私信我的时候我就是这个感觉,你小子情绪也很到位嘛。

  等韩愈私信李贺让他赶紧进京准备考试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然后他把药麻利一口干了,直接下床收拾行李。

  毕竟还是个少年人,自该神采飞扬一些,至于这次考试结果如何,想必都能解他一生心结吧。

  俞悦最后在韩文公祠门口独照了一张,然后起身离开:“韩文公的故事我们就聊到这里啦,大家有兴趣的话一定要亲自来看看。

  真的是一走近这里就仿佛能够跨越千年对话先贤,入股绝对不亏。

  那接下来我们就去吃吃吃了,出发!”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1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