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直播通古代:我带古人逛吃华夏! > 第26章 主食副食

第26章 主食副食


俞悦找出自己做的相关的功课,边整理边道:“既然我们直播间历史爱好者这么多的话,那我们先从我国古代的本土作物开始说起好了。

  华夏民族对于吃饱肚子的追求,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而且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吃其实也依托于礼,古人什么人能吃什么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礼记》有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那么,古人到底吃什么,又怎么吃呢?我们接下来以秦朝为例。

  华夏古代本土五谷的话,主要是指稻、蜀、稷、麦、菽。也就是稻谷、黄米、高粱、小麦、大豆。

  古人其实一天只吃两顿饭,不像我们一日三餐。一顿叫做朝食,大概在早上10点到11点之间,一顿是夕食,大概在下午3点到5点之间。”

  天幕下许多百姓们听到后世子孙竟能吃上一日三餐,许多老者都忍不住痛哭出声,真好啊,下辈子希望能投胎到主播所在的现代,吃上一顿饱饭。

  “秦朝大多数百姓是吃不上肉的,《诗经》里说:‘六月食郁,七月享葵,八月剥枣,九月菽苴,十月获稻。’

  老秦人的菜单里,主要就是葵、菽、枣、瓜、苴这些蔬菜。肉类的话。当时主流的就是鸡肉、狗肉、猪肉。

  这些肉类中,鸡肉放在今天也是华夏人餐桌上的常见肉类;狗肉的话现代已经没有多少人吃了,但在古代的底层却是大行其道。

  至于猪肉在当时被叫做豚,我们现代人吃的猪肉都是骟过的,因为把烦恼根都切了嘛,所以整天什么都不想,吃了睡睡了吃,自然心宽体胖长得快,也没有什么味道。

  所以做出来也特别好吃,谁不馋红烧肉回锅肉烤五花肉呢。但是古代的猪是不骟的,所以肉特别腥臭,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会吃。

  剩下的牛就不说了,华夏古代妥妥的保护动物,天子都不一定能吃上。羊肉基本上也是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吃。

  以上都是副食,接下来我们说说主食。”

  原来豚肉腥臊竟是因为没有骟过?可这主播发言也太大胆了些,哪有女子将这种话挂在嘴边的!

  这些都只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纠结的问题,有些养猪的黎庶人家想着自己饭都吃不饱,听到俞悦说猪骟过可以不腥还能长得更快,将信将疑的去骟猪了。

  “再说说主食,秦朝人的主食基本就是麦饭,秦朝时期的农业工具并不发达,只能用杵臼来舂小麦。

  但仅仅是这样是没办法把小麦完全脱粒或者磨成面粉的,也很难把小麦彻底蒸熟,所以麦饭口感特别差,到剌嗓子的地步。

  但是因为小麦产量比菽高,所以秦人还是选择大面积种植小麦。”

  九州一色的霜:所以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跟糠咽菜也没什么区别吧。

  就要芋泥波波:我小时候我奶奶给我做过糠咽菜,真的难以下咽。

  草莓奶糖:秦朝的时候烹饪的主要方式还是蒸和烤吧,调味料也少得可怜,盐都是黄色的杂质特别多。

  蓝莓芝士多:估计古人看我们整个就是何不食肉糜吧。

  晋朝以后的人点点头,可不就是何不食肉糜吗。虽然铁锅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了,可寻常百姓有几个家里能有铁锅呢,就算有也不会奢侈到跟现代人一样倒油炒菜。

  西汉时期,赵过刚从田里出来,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他看着百姓们边干活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天幕,长长地叹了口气。

  西汉—赵过:关于后世麦的种植方法及如何增产,主播可否告知一二,过感激不尽。

  赵过一问,古人们才如梦初醒,纷纷向天幕询问起来。

  俞悦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不要着急:“大家先冷静一下,之前有猜到大家会问所以我上网查了一下。

  关于小麦的增产方法以及在华夏的种植历史我都有保存,大家需要的话自取就可以了。

  另外肥地的话其实张骞从西域带回来苜宿草是很好的一种肥料,我这里把照片贴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

  除了这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山林里腐朽的叶子之类的其实都是可以当作农家肥来使用的。

  另外我还整理了我国古代农耕工具的演变历程、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感兴趣的同学有机会也可以去博物馆看看,或者可以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看看,说不定还能看到。”

  刻竹简太慢效率太低,东汉以前的嬴政、刘恒、刘彻等皇帝干脆命人用绢帛记录,毕竟这玩意实在是太重要了,操作得当绝对可以使当前国力再上一个档次。

  辛是始皇嬴政治下的黔首,他的前半生和大多数秦人一样,从十几岁就开始服徭役,然后日复一日地在田里劳作。

  成亲生子后他的孩子人生轨迹也和他一模一样,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做麻木,只是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天幕出现以后,他眼见后世之人每顿都能吃饱甚至还有一日三餐,也曾经眼红到想要关闭天幕,可想了想还是舍不得,哪怕看看那些吃食也是好的。

  天幕同时还会说一些皇家秘辛,虽说他们不敢妄议贵人,可疲乏时听听天幕也挺有意思的。

  他以为天幕也就是这点作用了,可今天,主播竟然把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具这样的知识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告诉他们,辛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真是值了。

  可他并不会作画,虽说天幕上的字他本能的能看懂,但他不会写,同他在田里一同劳作的亲朋邻里也不会。

  辛急得团团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最后干脆伏在田间嚎啕出声,怎么生活这么艰难呢,他想。

  他的儿子听到父亲的哭声也禁不住红了眼眶,这时却有小吏在田间奔走,高声疾呼:“快看天幕!陛下有旨,天幕之事陛下自会派人记录,之后会有使者从咸阳出发教大家!”

  “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

  辛眯着眼睛看那小吏奔走相告,再一次流下泪来,这次却是喜极而泣,原来他们的陛下直接在天幕让百姓莫慌,陛下自有定夺。

  辛于是又笑了起来,他就这样又哭又笑地想,他们的始皇帝陛下果然是天幕说的那个什么,千古一帝,他当得起。

  笑声在田间地头传了很远,经久不息。


  (https://www.02sw.net/3712_3712935/111111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