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75章 灵璧之战

第75章 灵璧之战


见朱棣被逼入绝境,妙锦顾不得许多了,她豁出去了,要拿大哥的清誉赌一把。

  妙锦给大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信,洋洋洒洒,表达出大哥的无限思念之情,然后真诚地表示,大哥的计划,燕王愿意全力配合,包括再次诈败,直到朝廷把统兵权交到大哥手上。

  然后让女卫按照信中的大致意思和笔迹,誊抄数份。

  接下来,她让人把纪纲叫来,让纪纲集结暗卫,从中挑选出身手最好的十个人,穿上燕兵服装,每人发给他们一件首饰和一封信,每隔一个时辰派一人去魏国公大营送信,行事务必张扬,务必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

  纪纲领命而去,一刻钟后,第一位燕兵信使出发。

  送出去两封信后,朱棣才知晓此事,反应太迟钝了。

  妙锦顽皮一笑,冲她促狭地摇头。

  朱棣一把将她拽进营帐,低声喝问道:“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会把你大哥害死,建文帝本来就不信任他”。

  “没那么严重,建文帝不敢害大哥,他顶多就是不再重用大哥,他要是处置了大哥,所有武将都将寒心,他没那么傻。”

  朱棣轻轻松开手,“你不能这么帮我,我能打赢,我已经想好了计策”。

  “什么计策都比上让大哥撤回京师”,妙锦飞速扫了眼账内,见四下无人,上前环住他的腰,笑嘻嘻道:“放心吧,大哥不会有事,只要你答应我,进入京师后不为难大哥,大哥今天所的委屈就算没白受”,妙锦收起笑脸,正色道:“你答应吗?”

  朱棣定定地看了她片刻,郑重抬手道:“我朱棣发誓,一定会善待徐辉祖,魏国公的爵位永远世袭罔替”。

  妙锦调皮地与他击掌,“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他握住小丫头的手,心里暖意盈盈。

  对于朱棣而言,的确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无法尽快击退朝廷兵马的阻挡,直取京师的计划将宣告失败。

  自此接连好几天,朱棣昼夜不解甲胄,随时准备决战。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

  两日后,建文帝的诏书到达军中,魏国公徐辉祖即刻返回京师。

  据说,召回徐辉祖的理由如下:燕军已经溃败,京师不可无良将。

  哎,建文帝的疑心当真很重,妙锦重重地叹口气,她为大哥感到委屈。

  反过来一想,如果他对大哥深信不疑,事情反而难办了。

  大哥脑子里想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建文帝在意的是,徐辉祖的两个妹妹都是朱棣的女人。

  也许是君臣缘分不足吧。

  实际上,何福、平安的处境也并不轻松。

  虽然前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后军不继,而且饷道已被燕兵切断,粮草供应不上。

  在河边扎营不易防守,为长远之计,何福不得不移营,于四月二十五移至灵璧,与平安合兵一处,修筑高深堡垒,加强防御,固守待粮。

  为确保粮草安全运达,平安亲自率六万精兵护送。

  如此良机,朱棣岂会放过?

  他率燕兵精锐,全力以赴,突袭平安,将平安的运粮队伍一切为二,各个击溃,彻底切断其粮草供给。

  何福率全部兵马出动,赶来救援,而朱高煦早已设下埋伏,带伏兵击退何福。

  粮草之争,成为了此战胜负的关键,双方皆倾巢出动,拼死力战。

  粮草完全断绝后,被困在堡垒中的朝廷兵马,定然无法再坚守。

  熬过了重重艰难,朱棣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没有粮食,坚持不了多久,何福、平安只得设法突围,赴去淮河获取给养。

  他们传令全军,次日突围以三声炮声为号。

  没承想,意外发生了。

  无巧不成书。

  四月二十九黎明,何福、平安还没来得及发出突围信号,朱高煦已率燕兵前来猛攻,顿时炮声四起,连续不断。

  守军听到炮声,以为是何福、平安在下令突围,纷纷争先恐后,夺路而出。

  但是刚出营门就迎面赶上了燕兵的截杀,这时才醒悟过来,刚才的炮声并非行动信号,但为时已晚,进退不能,一片混乱。

  前面的人刚退至营垒,后面的人就疯狂挤压过来,互相紧挨着,差点儿挤成了肉饼,朱高煦率众猛冲猛打,凶狠压缩着他们的立足空间,不少人挤得掉入深深的壕沟之中,乱成一团,惨不忍睹。

  守军营垒很快被燕兵攻破,总兵官何福慌忙单骑逃走。

  平安、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多名高级将领全部被擒。副都御史陈性善、大理寺丞彭与明、钦天监副刘伯完,以及随行内官全都没能逃走。

  一百五十多名指挥以下的将领同时被擒,朝廷死命阻挡燕兵的主力几乎全军覆没。

  朝廷兵马的主力被彻底击溃,从此,燕兵在长江以北再没遇到大规模抵抗。

  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之争的垓下之战也发生在这一带,历史惊人的巧合,妙锦感慨万千。

  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密令辽东兵马南下与铁铉在济南会师。

  但是,朱棣早有防范,辽东兵马五月一日行进到直沽时,被燕兵击溃。

  灵璧之战是靖难之役的关键一战,很多偶然因素在灵璧之战中起作用,朱棣再次宣称是上天眷顾。

  妙锦紧密配合,指挥女卫连夜印刷了很多传单,到处散发,为朱棣大力造势,争取民心。

  粮草争夺失利,让何福、平安慌了心神,乱了阵脚,很多事情考虑不周,欠谨慎,仓促定下三声炮响为信号,没考虑到燕兵偷袭等紧急情况。

  建文帝团队虽然知道朱棣志在京师,却没竭尽全力,阻挡其南下,也没调动北边各地兵力进窥北平。

  数月之内,朝廷诸将各自行动,缺乏统一调度、总体规划,使燕兵有机可乘,切断粮道。

  朝廷兵马各自为战,没能聚成合力,虽然接连小胜几场,但最后以溃败告终,

  当年徐达、常遇春统兵北伐,父皇在应天坐镇指挥,调兵遣将、运送粮草,并先后两次去开封面授机宜,时刻关注战事进展,及时供给所需,片刻不敢懈怠,终于成就千秋功业。

  父皇的雄韬伟略、神机妙算、谨慎持重,远非建文帝所能及。

  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朱棣心潮澎湃,总是想起父皇的英明神勇,壮志激荡于胸,决心更坚定。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