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妙锦传 > 第65章 夹河之战

第65章 夹河之战


三月二十日,探知盛庸驻扎在夹河后,燕兵次日也来到夹河,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扎营。

  对于与盛庸交战,经历了接连两次失败后,朱棣变得十分谨慎。

  他召集诸将,拿着一支箭,一边在地上画,一边安排作战计划。

  唯恐诸将领会不清楚,朱棣又让随行的宦官列作一队进行示范,直至所有人都明白无误为止。

  三月二十二清晨,燕兵向夹河列阵前进,中午到达夹河。

  盛庸也摆开阵势,令朱棣头痛不已的火器再次闪亮登场,火车、巨铳、强弩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足以代表当时的火器制造的最高技术水平,同时,战车和大盾也排列于阵前,以结阵自保。

  按照原定计划,燕兵先由三名骑兵掠阵而过,引诱敌人追击,随即用强弓压住阵脚。

  然后派出万余骑兵,每两名骑兵带一步兵,直奔敌阵。

  五千步卒在阵前下马,进攻敌阵左翼,骑兵冲击中军。

  盛庸的部众在阵前用战车和盾牌遮挡,层层叠叠,遮蔽得严严实实,刀枪难攻。

  燕兵提前准备好木钻,上面横贯带逆钩的铁钉,抛出能把敌人的战车和盾牌勾起来,彼此牵引动摇,使之无法遮挡箭矢等远射兵器的攻击。

  然后趁机射箭,万箭齐发,遮天蔽日。

  盛庸左翼的将士失去盾牌保护,乱箭中节节后退,仓猝之下,来不及发射火器,双方缠斗到一起,难解难分,火器失去了效用。

  燕兵骁将谭渊见敌阵噪动不稳,尘土飞扬,立即上前迎战,冲入敌阵。

  盛庸麾下都指挥庄得,面对燕兵凶猛的攻势毫不畏惧,迎上前拼死力战。

  混战中,谭渊坐骑跌倒在地,谭渊没来得及起身,便被庄得赶上前一刀杀死,与谭渊一起闯阵的燕将董真保也力战而死。

  谭渊善骑射,力大无比,能拉开两石的弓,射无不中,在燕将中的战斗力排名仅次于张玉、朱能。

  谭渊战死对燕兵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见敌方博击甚勇,朱棣心知正面强攻难以获胜,率朱能、张武等骁将绕道盛庸的后方,趁着暮色凶猛攻击。

  庄得力战正酣,没防备对方从背后突袭,被砍伤,伤重而亡。

  在激烈的搏杀中战死的盛庸部将楚智和“皂旗张”。

  有人这样形容楚智的骁勇善战:令燕兵“望旗帜股栗”。

  楚智陷于战阵被执而死。

  “皂旗张”是一位优秀的旗手,因为每战都挥舞皂旗冲锋在前,军中称他为“皂旗张”,听说他力大无穷,能挽千斤。

  “皂旗张”死时扔执旗不倒,十分壮烈。

  第一天激战下来,交战双方各有伤亡,损失相当。

  盛庸是位小心谨慎、布阵严密的的将领,采取防守反击为主的战术,在没判断出朱棣行动方案前,不会冒然进攻。

  而谭渊误打误撞,向盛庸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

  盛庸不得不调主力围攻,击败谭渊的同时,本身的阵形也露出破绽,因兵力调动出现短暂混乱,机会稍纵即逝。

  朱棣以敏锐的战争嗅觉,立即抓住了这个短暂的战机,发起致命一击,将猛将庄得斩于马下,连砍盛庸数名战将。

  双方对弈,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动整个战局发生变化,犹如蝴蝶效应,让人惊叹不已,既为朱棣令人惊艳的军事天赋,也为这神奇的连锁反应。

  自从与盛庸交战以来,朱棣接连损失张玉、谭渊两名主将,心痛不已,火冒三丈,亲自带领十余骑不停追击,激情澎湃,竟忘了时间,直到夜色深沉,敌我难辨,才停下来。

  周围黑漆漆的一片,根本无法找到大营,只能就地露营。

  三月二十三凌晨,天微微亮,朱棣醒来才发现,周围全是敌军。

  他悄悄起身,低声叮嘱护卫别慌,暂时混在里面一动不动。

  趁敌人不备,突然飞身上马,穿营而过。

  盛庸部将压根儿没想到朱棣会宿在己方营地,惊愕不已,面面相觑,尚未反应过来,朱棣已打马狂奔,穿过敌阵,扬长而去。

  朱棣返回营地后,排兵布阵,集结军士,准备再战。

  谭渊在燕军中地位很高,他英勇战死,将士的心情难免低落,士气受影响。

  朱棣高声鼓舞将士道:“昨日谭渊见贼走,逆击太早,不能成功。兵法所谓穷寇无遏,我先戒渊,令其整兵以待,俟贼奔过,顺其势而击之,为是故也。然贼虽小挫,其锋尚锐,必致死来斗。大抵临阵贵于审机变,识进退,须以计破之。”

  谭渊昨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下手太早了,没把握准时机。今天临阵对敌,只要找到敌人的空隙,奋起一击,还担心不能取胜?

  见将士们提起了精神,朱棣趁热打铁,接着加油鼓劲。

  “两军相斗勇者胜,此光武所以破王寻也”。

  两军相逢勇者胜,昔日光武帝刘秀能以数千兵马击败王寻数十万大军,我们有什么可怕的?朱棣说得振振有词,信心十足。

  见朱棣信心十足,将士们深受感染,重新燃起了对胜利的希望,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朱棣表现出来的自信,不仅是用来鼓动别人的,他的确在尽最大努力争取胜利,他没顾上休息,争分夺秒进行复盘。

  他分析对方的弱点,总结经验教训,一改前一天硬冲的做法,令骑兵在双方混战中往来穿插,一旦发现可乘之机,立即发动突袭。

  清晨时分,双方列阵会战,燕兵在东北方向,盛庸军在西南方向。

  燕兵根据朱棣的部署,以骑兵在阵间左右冲击。盛庸的军队也尽是精锐,战斗意志坚定,阵形被冲开后,很快复合,反复数次,燕兵没收到预期效果。

  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到疲累不堪,各自坐下来休息,继而再战,仍旧僵持不下,箭矢满天飞,战斗了四个时辰,直至午后仍未分出胜负。

  实现凤凰涅盘,不仅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还要把握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能否像凤凰那样,浴火重生,关键在于你是否尽了所有的努力。

  如果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永远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只要你没坚持到胜利的终点,不管你曾距离胜利有多近,不管你付出过多少努力,在旁人眼里,你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因此,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别无他法。


  (https://www.02sw.net/3796_3796100/111110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